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像是蓝玉,徐达这种,那是根本就排不进前十的,从历史的名将来看,其声望,不如韩信白起那么大。

按理说,也不是没有打过硬仗的。

然而,武将对比,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比的就是了,时代都不一样。

这会儿,大明已经没有什么能战的将军了,都被宰了。

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将军就很危险,仗那是需要他们来打的,但是和平不允许他们享受。

哪怕是交出了兵权,想要得到善终,也是很难的事情的。

现在吧!能打的就是朱棣了,其他人,好像不太行吧!

出征安南这事,已经是在准备的了。

民夫,兵马和粮食都需要调拨,当然是就近调拨了。

八万军,所耗费的也是不少的。

骑兵的话,应该那是用不上的,主要就是地形的限制,那安南国的地形,属于山峦密林的那种,骑兵的话,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

向来都是这样,南方从来就不适合骑兵驰骋,北方一马平川,才适合的。

韩辰当然也不会劝了,朱棣那可是好大喜功,他怎么劝啊!劝了也不会听的,也是懒得多费口舌。

这分明就是捡软柿子捏了呗,本来,现在面临的军事威胁就来自于北方,应该对北方出兵才是,可是这等于那是南辕北辙了啊!

没办法,谁叫安南国弱呢。

过了几天,韩辰还给朱高炽分析了一波。

排在第一位的敌人,是瓦剌部落,而排在第二位的敌人,是倭寇。

排在第三位的敌人,那就是宦官

“宦官也是敌人吗?”

朱高炽很懵,瓦剌和倭寇的话,那毫无疑问是敌人,可是这怎么宦官也成了敌人了呢?

要知道,这宦官算是比较忠诚的了,是皇权的坚定维护者,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子女。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那个苗头,但是这个宦官,是需要注意的,宦官的确是比较忠诚,维护皇权,但是吧!他们要弄权,从而跟大臣们,形成两个利益集团,互相争斗,这难免是会削弱国力的,到时候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韩辰觉得宦官这个群体,对于皇权的话,那是有好处,也是有坏处的就是了。

好处就是,这些家伙,不会犯上作乱的,他们没有儿子,因此对于皇位,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追求,无非就是追求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已罢了。

对于皇帝,还是忠诚的。

坏处那就是弄权呗,可以说对于权力的渴望,那是挺大的就是了。

宦官们弄权。大臣们不干啊!这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肯定得争权夺利啊!

“老师未免过于忧虑了,宦官无权。”

朱高炽笑了笑,他认为这是杞人忧天。

“现在是没有权,以后就说不定了,你爹就很信任宦官的,难道不是吗?他派了个太监率领船队下西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了。”

“当然了,宦官是要用,也要防。”

韩辰咧嘴一笑。

在他眼里,宦官还是比较有气节的,大明亡国的时候,紫禁城内,拼到底的还不是宦官吗?人家拿着刀在打。

反而是那些文臣,一个个的软骨头,人家还没有打进来,就准备投降了。

宦官没有儿子,天生就可以说,不会造反,但会弄权。

朱高炽点了点头,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啊!皇帝是不能绝对的相信任何人,只能相信自己。

“学生受教了。”

朱高炽拱了拱手。

“还有一件事情,你要抓紧时间来办。要加大煤矿的开采力度,从而解决掉环境的问题,不能总是砍树,到处光秃秃的,一旦下暴雨,就会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水位暴涨。这也是出现水灾的根本原因。”

韩辰觉得烧煤不是一个问题。

砍树才是一个大问题,这光砍不栽哪里能行。

“大多数平民百姓,买不起。”

朱高炽说道。

韩辰当然清楚这一点了,也的确如此。

白送不行,开采运输也是要成本的。

也不能说是以此解决所有的燃料问题。

“价格自然不能太高了,这可是不行的,煤炭主要是解决城里的燃料问题,至于乡下,就随他们去吧!”

韩辰说道。

煤炭作为动力,其实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了,还可以发电。

不过,搞这种建设,也是太过麻烦了。

朱高炽点了点头,表示他会安排工部,加大煤炭的开采力度,这事情,那是工部的事情的。

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了,到了春耕的时候了。

这个春耕,那是很重要的,今年收成能够有多少,就全靠春耕了。

其实产量也就是那个样子,主粮的产量根本就不高的,这是由于土地肥力的问题,没有化肥,主粮产量能高才是怪事。

所幸现在有高产作物,倒是没有爆发出什么饥荒来,有多余的粮食,那是还可以喂喂家禽什么的。

然而,靠老天爷吃饭,还是不行,指不定什么时候,给你来一个大旱灾的话,那就完犊子了。

朱棣要做出表率来,他要亲自带头耕田。

还把文武大臣给叫去了。

韩辰也去了,由牛三陪同。

一干人等,站在田埂上,耕牛都已经准备好了的。

韩辰那是不会参与进去的,他一个瞎子,怎么耕田的啊!他觉得这根本就是在这作秀的,不是很显然的事情吗?

你一帮人,那是高高在上,来这里耕田,不是胡闹吗?

文武大臣们也不会耕田,他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那种,耕田,那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朱棣带头耕田,其他文武大臣是有样学样,沾了一身的泥,有的还被牛给踢了。

韩辰低下头,抓了一把泥土,那是放在鼻子下闻了又闻,这土壤,有一些肥力,但是不多。

“老师,怎么了。”

朱高炽也待在韩辰的身旁,看着韩辰的举动,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土壤,肥力根本就不足,粮食产量那是不会高的。”

韩辰摇了摇头,化肥是一个问题,可是,他又不知道化肥怎么弄的,那是化学方面的知识,他是研究历史的。

这个化肥的话,那是伴随着工业化出现的,似乎也不太难,不过制作办法他不知道。

因此,也根本就没有办法推出来的。

朱高炽愣了一下,这主粮的产量向来不是很高的,不过现在有高产作物,倒是不足为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