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应对了中部地区的地震灾害后,杨明还未来得及松一口气,新的难题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他应接不暇。
首先是税收问题。由于国家频繁遭遇灾害和战争,财政支出巨大,为了弥补亏空,朝廷不得不提高税收。然而,这一举措却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抵触。
“陛下,各地百姓对新增的税收怨声载道,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抗税事件。”负责税收的大臣神色焦虑地向杨明汇报。
杨明坐在御书房内,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百姓的负担已经很重,但国家的财政困境又迫在眉睫。
“传朕旨意,派遣官员前往各地,向百姓解释税收增加的缘由,并承诺一旦国家财政好转,便会降低税收。”杨明无奈地说道。
然而,官员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困难。一些地方的豪绅大户不仅拒绝交税,还煽动百姓对抗朝廷。
“陛下,那些豪绅仗着自己的势力,根本不把朝廷的旨意放在眼里,还说这是对他们的盘剥。”一位官员气急败坏地说道。
杨明听闻,怒不可遏:“朕倒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立即下令,严查这些豪绅的不法行为,如有反抗,严惩不贷!”
在杨明的强硬手段下,一些豪绅被依法惩处,税收工作得以艰难推进。但与此同时,国家的商业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由于税收增加和市场混乱,许多商人纷纷破产,商业活动急剧萎缩。
“陛下,如今商业凋零,百业不振,若再不采取措施,恐怕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命脉。”商务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杨明决定降低商业税,鼓励商人重新开展贸易,并设立专门的商业监管机构,规范市场秩序。
“务必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让商人能够安心经营。”杨明说道。
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商业逐渐复苏,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对朝廷的统治产生了不满,开始蠢蠢欲动。
“陛下,边境部落时常骚扰边境村庄,抢夺财物,百姓苦不堪言。”边境将领送来紧急军情。
杨明深知,对于少数民族部落,不能一味用武力镇压,而应采取安抚与威慑相结合的策略。
“派遣使者前往部落,传达朝廷的善意,同时加强边境的军事防御,以防万一。”杨明说道。
然而,部落首领对朝廷的使者态度傲慢,谈判陷入僵局。
“陛下,部落首领根本不接受我们的条件,还扬言要与朝廷对抗到底。”使者无功而返。
杨明决定亲自前往边境,与部落首领会面。
“朕要让他们知道,朝廷有足够的诚意和实力维护边境的和平。”杨明说道。
在边境,杨明与部落首领进行了一场艰苦的谈判。双方各执一词,气氛紧张。
“朕理解你们的诉求,但叛乱绝非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你们归顺朝廷,朕保证你们的权益。”杨明义正言辞地说道。
部落首领陷入了沉思,最终在杨明的威严和诚意下,同意与朝廷和解。
但就在边境局势刚刚稳定之时,国内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疫病。
“陛下,疫病传播迅速,许多百姓染病,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太医令神色慌张地向杨明奏报。
杨明心急如焚,立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隔离区,组织太医研制药方,调配物资救治患者。
“无论如何,都要控制住疫病的蔓延,拯救百姓的生命。”杨明说道。
然而,疫病的控制并非易事。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医疗资源,疫病仍在肆虐。
“陛下,我们已经尽力了,但疫病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太医们面露难色。
杨明决定向民间征集名医和偏方,同时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
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控制疫病的方法,疫病逐渐得到控制。
但这场疫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人口减少,经济衰退。
“陛下,如今国家百废待兴,我们该如何重振雄风?”大臣们纷纷向杨明请教。
杨明望着满朝文武,坚定地说道:“只要我们君臣一心,百姓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杨明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鼓励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
但改革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一些旧贵族和保守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暗中破坏改革。
“陛下,改革的许多政策在地方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有人故意从中作梗。”负责改革的大臣向杨明诉苦。
杨明深知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
“对于那些破坏改革的人,绝不手软。朕要让所有人都明白,改革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百姓的幸福。”杨明说道。
在杨明的强力支持下,改革逐渐取得了成效。农业丰收,手工业繁荣,文化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然而,就在国家刚刚呈现出繁荣景象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又降临了。
“陛下,旱灾持续,农田颗粒无收,百姓又陷入了困境。”地方官员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
杨明再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