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昨日,渣打银行股东大会惊爆股权争夺战,董事长桑德斯黯然退位,香江首富张启明以 30%股权,荣登董事长宝座!”南方日报重磅报道。

“渣打银行董事会惊现惊天巨变,香江首富张启明出任新任董事长!”东方日报震撼发声。

“渣打银行停牌真相大白,竟是华资携手成功控股渣打银行,华人自此拥有港币发钞权。”信报深度揭秘。

“张首富联合包船王、南洋首富邱得霸,成功控股渣打银行!”星岛日报独家报道。

“张首富………”

7 月 1 日,清晨时分!

香江市民的目光,被各大报纸头条上报道的渣打银行惊变牢牢吸引。

这段时间,渣打银行停牌的原因,一直是香江市民津津乐道、猜测不断的话题。

今日报道结果一出,无数市民迫不及待地抢购报纸,急于知晓其中缘由。

此前,大部分市民猜测是劳埃德银行不甘收购失败,对渣打银行发起新的收购行动,导致停牌。

仅有少部分人敏锐地察觉到,张启明、包船王等华人大亨可能正在谋划收购渣打银行。

当看到报纸上确凿地报道张启明、包船王、邱得霸三人联手收购渣打银行时,无数市民对他们的壮举钦佩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我早就说过,肯定是张首富、包船王等人在收购渣打银行,实在是太厉害了!”

“哈哈哈…从今天起,港币发钞权不再是英伦人的专属,张首富、包船王、邱得霸三人才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张启明他们是被桑德斯请来做白骑士,拯救渣打银行的。

现在却将桑德斯赶走,自己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这样做会不会有失商业道德呢?”

“呸,你个圣母婊!”

“张首富手握渣打银行30%股权,是第一大股东,坐上董事长位置,那是名正言顺。”

“就是,今天渣打银行公布的十大股东名单当中,那个桑德斯都没有在其中,连十大股东都不是,凭什么做董事长。”

“说的太对了!我就支持张启明做渣打董事长,今天我就去渣打银行开户!”

“我记得张首富、包船王他们可都是汇丰银行的股东!

你说他们接下来会不会联手把汇丰给收购了呢?”

“这应该不太可能吧!毕竟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还是有区别的。

香江政府之前允许我们华人收购渣打银行,已经算是破例了,他们肯定不会再允许我们华人去收购汇丰银行。”

“确实如此啊!如果我们华人真的把汇丰银行也收购了,那整个香江的金融市场不就都被我们华人给控制了吗?

英伦人怎么可能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话虽如此,万一要是真的发生了呢?”

渣打银行被张启明等华人成功收购的消息,不仅在香江的普通市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议论纷纷。

就连香江的各方势力,也都开始了各种猜测和担忧。

而其中最为紧张的,当属那些英资势力。

他们就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十分震惊和不安。

渣打银行的变故实在是太快。

只是还传出已经不会被劳埃德银行收购的好消息。

可谁能想到,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渣打银行竟然就被华人给收购!

对于在香江的英资势力来说,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结果。

在他们看来,渣打银行被劳埃德银行收购,总好过被华人收购!

渣打银行与其他洋行相比,确实有着独特之处。

在香江开埠以来,从未出现过华人成功收购英资银行的先例。

一直以来,都是英资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们不断地收购华资银行,巩固自身的金融霸权。

这一次情况却发生了逆转!

华人竟然真的成功收购了渣打银行,这无疑是一个破天荒的事件。

香江这些英资企业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英伦本土政府会同意这样的收购。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

普通市民们甚至都认为,张首富有可能会继续收购汇丰银行。

更不要说汇丰银行的英资股东们。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汇丰银行的英资股东们,立刻展开对公司股份去向的调查。

想要确保张启明有没有偷偷收购汇丰股份。

其他英资企业也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纷纷效仿,开始调查自己公司的股份状况。

尤其是那些曾经被狙击过的洋行,如怡和、太古等,更是如临大敌。

它们迅速采取行动,在股市上回购股票,以增强对企业的控股权。

…………

张启明可不知道,自己和包船王等人收购渣打银行,会让英资势力如此胆战心惊。

此时张启明正在渣打银行办公室,和梁靖嵩、袁天樊、郑嘉豪三人开会。

准备对渣打银行进行整顿。

袁天樊手持一份资料,向张启明汇报渣打银行情况:

“董事长,经过详细调查,渣打银行目前总资产为 150 亿美元,但公司的负债情况却有些令人担忧。”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渣打银行在地产项目贷款方面投入过多,其占比总贷款的七成,金额超过 300 亿港币。

尤其是在前几年地产行业处于低谷时期,银行出现了不少坏账。”

张启明没想到渣打银行,竟然会在地产行业上下如此大的赌注。

贷款业务作为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适当的投资是可以理解。

但将如此大比例的资金,都押注在一两个行业上,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张启明心里很清楚,没有哪个行业能够永远繁荣昌盛。

一旦所押注的行业遭遇危机,银行必然会受到牵连,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问题。

从60年代,香江的银行业经历第一次银行危机开始。

这20多年里,又陆续经历了几次。

每经历一段动荡的时期,许多银行纷纷倒闭。

张启明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到倒闭的银行,还都是华资银行。

银行的坏账问题,大多与地产公司有关。

自 60 年代末以来,香江的地产行业逐渐崛起,并迅速成为香江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短短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这个行业竟然已经遭遇了两次严重的地产危机。

张启明根据前世记忆,知道第三次地产危机最多再过一年,就会再次爆发。

每次地产危机都会给香江的地产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行业大洗牌。

银行作为与地产行业紧密相关的金融机构,自然也难以幸免。

在每次洗牌之后,英资和外资银行往往会趁机兼并不少华资银行,进一步巩固它们在香江金融市场的地位。

众多小型地产公司,也在这场风暴中摇摇欲坠,最终被大型地产商吞并。

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香江回归前。

使得香江的小型地产商几乎销声匿迹,四大华人家族则在这个过程中崛起,成为了香江地产界的巨头。

经过多次危机的冲击,香江本土的华资银行数量已经所剩无几。

这些银行虽然表面上仍然被视为华资企业,但实际上它们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每一次危机,这些华资银行为了自保,都会引入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

外资趁机大量涌入并占据了大部分股权。

这种情况让张启明不得不深思,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阴谋?

前世,张启明站在局外,看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现在谈亲身经历,感觉又有所不同。

张启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开始怀疑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

这很可能是英伦人与外资联手,对华资银行进行的一场有预谋的绞杀行动。

渣打银行超过七成的贷款都流向了房地产行业。

如果渣打银行仍然掌握在英伦人手中,那么即使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他们也有能力承担风险并进行兜底。

现在渣打银行已经落入了他手中,一旦房地产行情出现波动。

这将成为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给他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张启明想到这里,目光看向袁天樊身上,吩咐道:“袁总裁,渣打银行的贷款结构,地产占比太重。

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优化和调整。”

袁天樊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不解地问道:

“董事长,渣打银行的地产贷款业务,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重要业务板块。

目前地产行情正处于火热阶段,这些贷款可都是非常优质的项目。

如果现在将它们打包出售的话,我们恐怕会损失不少利息收入。”

“没有哪个行业能够永远长盛不衰。

虽然现在地产行业看起来很火爆,但这并不代表它会一直如此。

有时候,及时止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至于那点利息损失,根本算不了什么。

现在地产行情火热,我们的地产贷款业务也是优质资产。

出售头衔,也能大赚一笔。”

袁天樊听了张启明的话,心中虽然仍有些疑虑,但他也明白董事长的决定肯定有其深意。

于是,点了点头,应道:“好的,董事长!我明白了,我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的。”

在得到袁天樊的回应后,张启明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

记住,只保留部分大型地产商的贷款,其余的全部打包出售。”

袁天樊再次点头表示明白,暗道:看来之前香江传闻老板不喜欢地产业,果然是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