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我当D级人员那些年 > 第399章 海底六千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倒是教过我潜艇上的各种操作,可“纸上得来终觉浅”,最后还是要捣鼓一番,才能弄清大致的操作,将门顺利地弄开。

还好这艘潜艇平时进行科考的时候,也有水下进出的需求,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顶着六百多个大气压的压差,把门硬生生顶开。

开门,关门,完全离开潜艇后,整个潜艇就完全交由AI控制,先我一步,踏上了归途。希望中途便利贴不要失效吧,不然搞不好下次还有深海的项目,到时候...不能真就抱个石头下来吧。

脚落实处,眼观前路,和我想象中的,与外太空没什么差别的情景不同,这深海之下,更有被全宇宙疏离的感觉。

在外太空里,好歹还有各种或明或亮的星光,而在这里,即使探照灯的灯光十分明亮,也依旧会迅速被深海吞没,更不用说那些可能存在的,发光动物的微光。

而且和无法传声的真空相比,通过水流传来的震颤,总让人心里有种毛毛的感觉,就好像不远处的阴影里,藏着一个长满巨大触手的怪物正在窥探着自己。

因为在水下,加之“safe”的作用,即使再陡峭的裂缝,下落的过程都不算艰难,所以相对于那些洞穴探险,这真的有点无聊。为了排解无聊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我又开始自问自答,胡思乱想了。

“这要是水下真有失落城市的话,他们到底该怎么生活呢?”

“搞不好附近,有不少逃脱几次大灭绝的遗老。”

“现在几点了,海底有昼夜一说吗?”

“......”

我不知道那个裂隙会通向何处,但感觉深度每下降一米,我就往过去的纪元多走了几十上百年——如果是专业的学者,可能会从周边地质的变化,推断出它们究竟来自于哪个“过去”。

“还往里面走吗?”

看着眼前收窄,堪堪能塞进一人的通路,我看向那几只不可能回应我的沙丁鱼。同时也十分费解,那个大家伙是怎么被这么个穷乡僻壤里的存在抢走零食的。

因为前面的路实在没法过人,我只能用手里的铁球强行砸开那些没有那么结实的岩石。

本来那铁球只是用来抵消浮力的,没想到用来开路也不错,没费太多工夫,我就从“初极狭,才通人”的状态,过渡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阶段。

因为能见度十分有限,我只能通过岩石的走向,大致判断这里是一个巨大的“空腔”。就在我附近不远处,几个“海底烟囱”,正缓缓地吐出淡蓝的烟,想必有不少微生物生活在这周边。

如果把水排空,这里应该很适合发展什么水下文明,只不过科技树和人类点的应该是天差地别了。

“这就...到了?”看着一路陪同的沙丁鱼化作泡影,我不免心生疑惑,“人呢?”

我好歹算是人类的代表,作为第三方来谈判的呀,怎么没个‘人’来迎接——本地的文明,实在是太不讲礼貌了。

诧异一会后,我知道自己不能干耗着,既然那个大家伙把我介绍到了这里,自然有它的理由...额,会有的吧?但它...行吧,来都来了,先看看吧。

先往那些间歇性热泉的附近走走,除了可能又是什么新物种的,难以观察的微生物,就是一些奇怪的物质碎屑。

再沿着岩石的走向向空腔深处走,脚下的地貌在通过一个明显的界限后发生了改变,大大小小的洞穴,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前方的山丘上,不知通向何处。

不会,这就是个水下文明吧?

简单地猜测一下,这些洞穴会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繁杂的洞穴系统,由一个“蚁后”,统领着数不胜数的“蚂蚁”,以开采地底的“小零食”为生,安然地在世界的一隅过着“不咸不淡”的普通生活。

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我只需要和一个个体谈,不需要平衡各方势力,但问题也是这个,如果它“一票否决”了,感觉就很难继续斡旋了。

不过忧虑这些的前提是,我的那些猜想得到现实的验证,但可惜,这次剧情的走向,不在我的各种胡思乱想内。

我刚准备找一个大一点洞往里钻,就忽然撞到了什么东西,然后是接二连三的冲击,让我倒在地上。

面对附近水域毫无变化的情况,我才想起来,自己应该切换观察模式,用红外或者别的模式去观测,仅是肉眼看着似乎没有问题的水域。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本“空荡”的四周,其实有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当然,也只是外形一样,本质上,应该都是一种和海水没有区别的物质构成的生物。

诶,那这样,就和之前那个大家伙很像呀。也许不是什么邻里纠纷,而是兄弟相争?还是得聊一聊才知道。

但我一时不知道该和谁聊,忽略掉那些“小虾米”,大型的生物有很多,鲸类,鲨类,还有沧龙,鱼龙,一个个看着都是扛把子,不知道究竟谁才是老大。

算了,随便挑一个先问问,就算问不出所以然,也能问出谁是老大吧。

从一个精巧的小装置内取出“共鸣戒指”,找一个躺平的“螃蟹”,一次改变一个种族命运的对话就开始了。

“你好?”

“?”

“你...好?”

“?”

“hello...哈?”

“?”

很无奈呀,人和动物沟通都那么难,何况是和一个生命形式都无法确定的生物,硬试呗,反正还有不少时间。

我本来以为它和那个大家伙没什么太大区别,但事实上,从我尝试建立沟通的过程来看,它俩并无任何联系。就像一个说的是汉语,一个只会“歪比巴卜”一样。

就在我头疼之际,一只巨大的“鲨鱼”将我和“螃蟹”一同吞了进去,它的思维,明显好了很多——某种意义上,还挺符合刻板印象的,越大的体型,思维就越是丰富,也更聪明点。

由于先前已经和“螃蟹”对齐了挺久的颗粒度,再和“鲨鱼”细聊的过程,明显顺畅了不少。

虽然依旧没有那种清晰可述的对话,但借由情绪的表达,和我那丰富的想象力,我大致知道了它们生活在这里的缘由。

一句话总结:它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接近枯竭,却无法从这颗星球上得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