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掌柜早早就来到了绸缎庄,掌眼的活计必须赶在开门前完成。他捧着一匹新到的苏绸,在晨光下仔细查看。四十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批货有问题。

\"李掌柜,\"伙计小王急匆匆跑来,\"程先生来了。\"

李掌柜放下绸缎:\"这么早?\"

\"说是要看新到的货。\"

李掌柜整理了一下衣装,快步走出去。程远山正站在店门口,年轻的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程先生,\"李掌柜笑着迎上去,\"您来得可真早。\"

程远山点点头:\"最近生意不好做,总得多上点心。李掌柜,新货怎么样?\"

李掌柜面色一沉:\"恐怕不太好。这批苏绸,品相差了些。\"

程远山皱眉:\"又是这样?看来得换个供货商了。\"

---

四十年前,十五岁的李福安还只是绸缎庄的一个学徒。那时的上海滩正值鼎盛,各地的绸缎商人云集于此,一条南京路上就有大大小小数十家绸缎庄。

\"小李子,\"当时的掌柜对他说,\"这行当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多着呢。\"

李福安牢牢记住这句话。从此,他不但用心学习验货技巧,还特意去结识各路商人,了解行情。渐渐地,他成了绸缎庄里最得力的伙计。

十年后,老掌柜退休,李福安接任了掌柜的位置。那时他才知道,做生意远比想象的复杂。不但要会看货,还要懂得经营之道。

\"李掌柜,\"一个老主顾说,\"现在不比从前了。洋货进来,咱们的生意不好做啊。\"

李掌柜却看得很清楚:问题不在洋货,而在于商人们不愿改变。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人,早晚会被时代淘汰。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程远山。这个年轻人虽然经验不足,但眼光独到,而且敢想敢做。更重要的是,他身边还有个得力的谋士——沈若兰。

第一次见到沈若兰,是在一个雨天。她来绸缎庄选料子,说是要绣一幅《牡丹图》。李掌柜一眼就看出这是个内行人。

\"这位姑娘,\"李掌柜拿出一匹上等绸缎,\"您看这个如何?\"

沈若兰接过来仔细端详,然后说出了一连串专业见解,把李掌柜都说愣住了。

\"姑娘好眼力,\"李掌柜由衷赞叹,\"不知是跟谁学的?\"

\"在王师傅绣庄学艺。\"沈若兰说。

李掌柜更加惊讶。王师傅绣庄的名声他是知道的,能在那里学艺的,都不是简单人物。

从那以后,沈若兰经常来绸缎庄。李掌柜渐渐发现,这个年轻姑娘不但懂绣品,对经商之道也很有见地。

有一次,沈若兰看着账本说:\"李掌柜,我觉得咱们可以试试新的经营方式。\"

\"哦?说来听听。\"

\"现在洋行里的太太小姐们,都喜欢新潮的样式。咱们何不把绸缎和绣品结合起来,做些新式旗袍?\"

李掌柜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很好,不但能开拓新市场,还能提高利润。

就这样,绸缎庄开始了转型。在沈若兰的建议下,他们不但开始做新式服装,还和王师傅绣庄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精美的绣品。

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太太小姐们慕名而来,绸缎庄的名声在上海滩越传越响。

\"李掌柜真是好眼光,\"外人都这么说,\"这么早就看准了新式服装的市场。\"

但只有李掌柜知道,这都是沈若兰的功劳。这个年轻姑娘虽然出身农家,却有着过人的商业头脑。

\"李掌柜,\"有一天,程远山找到他,\"我想请您帮个忙。\"

原来程远山想扩大生意,但苦于资金不足。李掌柜想了想,答应帮他引荐几个老主顾。

\"程先生,\"临走时李掌柜说,\"我听说您和沈姑娘......\"

程远山神色一黯:\"是啊,她帮了我很多。\"

李掌柜欲言又止。他看得出来,程远山对沈若兰的感情很复杂。但商场如战场,有些事情不是光靠感情就能解决的。

---

\"李掌柜,\"程远山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这批货退了吧,我另外找人订。\"

李掌柜点点头,心里却在想:这个年轻人变得越来越急躁了。以前有沈若兰在身边时,他还能保持冷静,现在却总是想着快速发展。

\"程先生,\"李掌柜忍不住说,\"做生意要稳扎稳打啊。\"

程远山笑了笑:\"李掌柜,时代不同了。现在的上海滩,机会稍纵即逝。不快点抓住,就什么都没有了。\"

送走程远山后,李掌柜坐在柜台后面,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已经看到了风暴的征兆:程远山最近的扩张太快了,而且手段越来越激进。

这时,沈若兰来了。她还是那么安静,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沉稳。

\"李掌柜,\"她开门见山地说,\"我想跟您谈谈。\"

李掌柜把她让到内室。沈若兰开门见山:\"我想请您帮我一个忙。\"

\"沈姑娘请说。\"

\"我需要一些可靠的供货渠道。\"沈若兰说,\"最近程远山那边可能会出问题,我得未雨绸缪。\"

李掌柜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女子。他突然明白,沈若兰早就看出了程远山的问题,所以才提前做准备。

\"您放心,\"李掌柜说,\"我认识几个老实可靠的商家,可以介绍给您。\"

沈若兰感激地点头:\"多谢李掌柜。\"

送走沈若兰后,李掌柜站在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四十年了,他见证了太多商场的起起落落。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有人崛起,有人衰落。

但他知道,像沈若兰这样既有能力又有远见的人,终究会在商场上站稳脚跟。而像程远山这样急于求成的人,往往会在顺境中迷失自己。

晚上收工时,李掌柜又检查了一遍账本。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深知在这上海滩,不但要会做生意,更要懂得审时度势。

\"李掌柜,\"伙计小王问,\"您说沈姑娘和程先生,谁会赢?\"

李掌柜笑而不答。在这商场上,成败得失,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但他相信,像沈若兰这样稳扎稳打的人,最终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

收拾完铺子,李掌柜最后看了一眼匾额上的\"瑞生绸缎庄\"四个大字。四十年来,他见证了这个铺子的起起落落,也见证了太多人的成败得失。

但他始终记得老掌柜的那句话:\"这行当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多着呢。\"

是啊,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人,都是这个道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上海滩,能够始终如一地走下去的,才是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