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 第17章 准备南征 商议家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依依在李氏兄妹这里碰了钉子,有点泄气。她想了很多,却没更好的出路。还是徐徐图之吧。于是每天恢复了以前的生活,该锻炼就锻炼,该吃饭时吃饭。有空时,到她母亲那里看看抄写进度。再有空了,去大姐二姐那里坐一坐。

日子一天一天飞快。转眼间,南征的大军要出发了。出发前,英王与长子杨荣回了一趟王府,拜别母亲,与妻儿话别。

杨依依穿书后,第一次见到这位大伯,杨松今年五十二岁,生的高大英武。长年练武的身板显得特别笔挺,胸膛厚实。可能在军营操练的缘故,皮肤晒得较黑,但五官非常深刻清晰,一双眼睛特别有神,透着威武与智慧。穿着紫色的圆领袍服,围了一条金虎头的革带,用青玉冠束了略有些花白的头发。

大哥杨荣,今年二十五岁,生得与父亲相像。身材精瘦笔挺,五官深刻俊美,面目微黑,唇红齿白。金冠束发,显得意气风发。穿着一身黑色劲装,腰上系了金兽首扣的黑色革带,悬把短剑,显得肩宽腰细。

兰老夫人出身名门,又是将门虎女,见多识广,倒不如别的老人一般,见了久别的儿孙,就激动流泪。显得很镇定,微笑着看儿孙向她行礼,亲切地说声辛苦了。

英王妃与英王老夫老妻了,没了少年时的激情,对视微笑,相敬如宾。大嫂王氏就显得非常激动,眼睛一直看丈夫,脸都红了。老夫人与英王妃看了也不说穿,都微笑着寒暄。

晚上在宴客院设了家宴。王氏知道丈夫要回来,这几日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只操心为丈夫准备出征用的东西,晚宴是大小姐杨芙让人准备的。杨芙与杨依依交好,小丫头的主意在杨芙这里基本都能得到回应。正好家里今日宴席,杨七一高兴就准备露一手。又是在大厨房一通指挥。准备了八菜一汤,一主食,一点心,一个大果盘。

杨芙也在大厨房院子里呆了一刻,看众人忙活。准备的是麻酱拌胡瓜,白灼浇汁小白菜,香油姜醋拌皮蛋,琥珀核桃仁,卤牛肉片,红烧肉,炙烤羊肉串,烤鸭配葱白丝小薄饼蘸甜面酱。主食是精米饭。点心是槽子糕。

皮蛋是两个月前杨依依指挥厨房的王厨娘做的。前些日子,杨依依在小厨房做实验,用了几车柴炭,才制了十几斤白糖。她嘴有点馋,就让府里的杂工坊给做了三十个梅花形的小铜槽子,借口说是准备给老夫人与弟弟杨蒿做些槽子糕。

今天趁兴就让毛厨工做了一回,槽子糕一出炉,甜香味飘了满院子。杨依依也不小气,让人给陈氏和杨蒿送去一大盘,还给大姐和厨房众人每人发了一个尝尝。众人一看就很有食欲,外表烤的金黄,掰开一看,浅黄心,很细腻。尝一口,甜蜜蜜,软绵绵,众人都夸好吃。

晚宴时,两府的家人都来了。李夫人以前不怎么愿意参加家宴,她是平妻,一向与英王妃相看两厌,在正妻面前座次靠下,受礼时也次一等,总有些不自在。只是英王马上要出征了,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这场家宴是出征前的欢聚,不管真正关系如何,装也要装上一装。连英王的妾室也来了,坐在最末席。

老夫人对今天的菜式很满意,蔬菜果品新鲜,红烧肉炖得绵软可口。尤其是槽子糕很让她喜欢。毕竟年龄大了,牙口不如年轻人,喜爱甜烂的食物。年轻人对烤鸭的吃法很感兴趣:用小刀把烤鸭的皮肉薄薄片下来一片,放在烙好的小面饼上,夹上几丝葱白,一小条胡瓜,卷一卷,蘸点甜面酱,沾些白糖,吃起来别有风味。那个拌皮蛋看起来难看,味道也有些许腥,吃起来倒是别致,浓郁的姜醋味中有一股特别的细腻口感。一家人有说有笑,又吃又喝,过得欢欢乐乐的。

宴罢,众人回住处。英王送老夫人回屋。老夫人与英王在客厅里闲谈。谈了家中诸事,最后说了杨依依最近做的事。开头说起与陈氏大战,夺回月例,英王有点想笑。又说了改良饮食,制作牙刷牙粉等趣事。英王也是微笑点头,很感兴趣的样子。

然后老夫人又随口问了句:“依依说,过几年可能开科取仕,你听到点风声没?”

杨松听了有些诧异:“杨七说的?她从哪里知道的?您有空跟她说说,让她闭嘴。这圣意是能胡乱猜测的,弄不好要掉脑袋的,甚至祸连家族。”

老夫人道:“皇帝确实厌烦那些世家豪族,他们像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虱子。很多世族已经存在几百年了,势力庞大,有些不服朝廷管束。有些家族衰落了,却尾大不掉,妄想投机取巧,重振辉煌。有些家族兴起了,却企图把持朝政,兼之疯狂敛财。”

英王点点头,饮了一口茶,又道:“皇帝想实行均田制,让耕者都有其田,民富则国强。那些人却坚决不同意,他们手里有大量的庄园土地,怎么肯均田。他们对上隐丁逃税,对下欺侮压榨,只管自家得利,不顾大燕总体的发展。之前有人建议开科取士,广纳贤材。皇帝没表态呢,太子反对,晋王十分支持,其他几个亲王也都在观望。但我觉得,皇帝的意思应该是赞成的。这次南下,是晋王监军,我军士气正旺,凯旋指日可待。待大军回来,储位之争就要开始了。”

老夫人大惊:“不管是国还是家,自来都是嫡长继位。太子已封,动摇不易。帝后偏心次子,要是晋王起了争储之心,大燕怕是要乱了。”

杨松道:“太子娇狂,不但宠妾灭妻,还花天酒地,帝后都不喜欢他,他也不知道韬光养晦。晋王文武双全,礼贤下士,夫妻和美,更得帝心,尤其是得辜皇后喜爱。咱们这位皇后,生生压了皇帝一头呢,皇帝什么事都听她的意见,我也是希望晋王真能得偿所愿。毕竟咱们一直跟晋王走的近,五弟头一个媳妇还跟晋王妃有亲。万一太子最后登位了,对咱家不利。如果晋王成了太子,以后开科取仕,是必然的走向。”

老夫人打住话头道:“快别说了,夺嫡这等事,不是咱们能议论的。”老夫人又着重说了雕版印刷与图书馆拟建两件事。

英王听的认真,听罢叹道:“杨七这孩子果然不凡。之前慧姑说陈氏能生贵女,又说杨七将来造化大。我将信将疑的,一直在观察这孩子,实在看不出她有何异处。没想到到现在才显出与众不同来。”

老夫人道:“是啊,我现在是半喜半忧。喜的是七丫头脑子灵活,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懂拉拔兄弟。忧的是她对父母不服不信,甚至非常厌恶,对家族也没什么好感。别看她光说好听的,只相信我啊,不瞒着我啊。其实嘴里没几句实话,只怕是哄我呢。”

英王道:“五弟夫妇确实做的不好,父不慈,子不孝。五弟从小外表看着文秀,内里十分草莽。他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他作人夫不称职,对萧氏过于宠溺,财产外流。对陈氏却不知爱护,弄一屋子小妾胡混。作人父亲也不合格,才四个孩子就管不明白了。大的两个让他惯的不知所谓,小的两个对他则是不以为然。陈氏那个母亲也没个样子,我现在还能记起当初小七出生时,她哭嚎的动静。女儿这么大了,她还是一幅偏心又贪婪的嘴脸,怎么让孩子亲近敬服她。”

老夫人道:“别说那些,那都是枝梢末节的小事。如今,两件事要你表个态。一是雕版印刷的事,咱们要不要插手?要不要告诉皇帝?二是建图书馆,依依与李家好像没谈成。但依依不死心,在想别的法子,咱们办还是不办?怎么办?”

英王静思半晌才道:“杨七分析的对。荣儿是家里嫡长子,我的王位必然要他继承。芮儿现在已入仕途,表现尚可,很得上官赞赏。蔚儿在国子监,我已托人着重培养照顾,将来找个合适的机会荐入朝中。我这次出征要能大捷,皇帝必然有所封赏。我这般年龄,又已封王,这封赏我就推辞了。尽量引导着偏向芮儿蔚儿那边,给他们换个好前程。如此我这边三个嫡子都安排妥当。五弟那府里,荀儿文采不行,但他尚武,身高体胖的,我回来就让他进入右威卫大军中锻炼,混个武官最好。最不济也有五弟的爵位让他继承。”

老夫人点点头道:“如此,安排的很妥当。其他那些男孩子怎么安排才好?”

杨松叹口气道:“荆儿,茴儿是平妻所出,比一般庶子不同,高不成低不就的。因王妃与李氏不和,所以我也暂时没有管这俩儿子,还要等个时机再说。可李氏已经很不满了,去年扣了我三成的分红,只说操心儿子,没心管事,导致经营不善。李氏的产业中有我私下入的股,太多利益纠葛,也不能太慢待她们母子。”

老夫人点点头,才道:“老五不仁,不会理事。那府里的蒿儿是继妻所出,虽是嫡子,过得还不如咱府里的庶子。好在他年纪还小,以后总有机会。还有杨七这么利害的姐姐拉拔,想来无碍。”

英王微笑:“杨七与荆儿、茴儿、还有蒿儿这四人合伙搞雕版印刷,正趁我意,我大力支持。我觉得是好事,利于几个孩子的前途。不用主动去告诉皇帝,等印的书在世面上多了,影响大了,皇帝自然就知晓了。等他问起来咱们再说,省得现在说了,还不知皇帝有什么心思呢,别影响孩子们名利双收的计划。”

老夫人点点头,英王忽然想起幼子,开口道:“荃儿是我的幼子,林氏没有王妃的家世和名份,也没有李氏的财富与底气。可她谨慎又懂事,跟了我这么多年了,我不能亏待她母子俩个。图书馆的事我赞成,不管李家合作不合作,建图书馆的钱我出一半,但荃儿要占股。出征前我会把钱放在母亲这里,具体的事你跟杨七合计合计。”

老夫人道:“也行。依依前些日与我分析,我也是半信半疑。如今听你一说,你对她这些兄弟的的安排,她真是料的一点不差。也怪不得她对家里没有好感呢,你为儿辈都打算的很好,咱家的女孩们就不管了?”

英王无奈道:“我平日事多,家务事都是王妃在管。我一个大男人的,还是军中的粗人,这女孩们的事向来都是母亲与王妃做打算。母亲如今问我,我也不知道该如何。”

老夫人道:“芙儿是嫡长女,今年都二十二了,她必须尽快嫁出去。蓉儿已经二十岁了,也要尽快相看人家。家里也不能耽误两个女孩,不管你此去多久回来,这两件事我与你媳妇就做主了。这次出征,虽然必胜,但战场形势,变幻莫测,务必小心。”英王连忙点头称是。

老夫人盘算道:“我们家是宗室成员,女孩子不必与皇家联姻了。芙儿是个好孩子,善良能干,就是长得平常了些。那些大族嫡系眼高于顶,凡人不入眼。你媳妇托人挨家问了,都不愿意与咱家结亲。那些来求娶的人家,要不是孩子本身不大成器,要不是对咱家所求过高。总之,目前没合适的。”

英王道:“我琢磨着,家境好坏其次,可以考虑一下那些书香门第。万一以后开科举了,读书人能通过科举直接入朝为官,我的芙儿就是官夫人了。无论如何不能嫁土豪或商家。”老夫人点点头。

老夫人想了想又道:“荞儿与老五家的茭儿今年都十八岁了,也应该相看了。我想着荞儿的事还是让李氏自己办,李氏那人可不好说话,我不想自找麻烦。上次你两个媳妇闹气,李氏就干脆买了宅子,搬进了江南院。不在家住了,也不在家吃了,不赴家宴,行事自专,这还算家里的媳妇吗?想起来心里别扭。茭儿那个孩子长的不行,脑子也不行,脾气又大,心眼又歪。叫老五惯坏了,我也没法子。茭儿的婚事就让老五拿个章程来,我就在边协助协助。”

英王道:“母亲说的是。李氏的三个女孩让她自己看着办,我也不想管。要是需要母亲出面镇镇场子,还求母亲务必赏脸。五弟家的事我不插手,只要他别犯了王法,能顺手帮的我肯定帮,其他的随他去。只是杨七这孩子我喜欢,将来肯定成大器。母亲一定要看顾好,别让五弟两口子耽误了。”老夫人点点头都应承了。

英王从老夫人屋里出来,先去了林氏的小院,与她温存了好一会。把准备建图书馆的事简单跟她说了,强调这件事对荃儿的前途有好处。告诉她在聚贤院的书房中的暗室内,留下一大笔钱财。是给杨荃入股图书馆用的,等老夫人发话时,交给杨依依安排。并写了一封手书说明此事,让林氏把手书保存好。疼惜地摸摸林氏的头,给林氏留下两个能干的暗卫,自己回聚善院去了。

英王去了英王妃的聚善院时,都后半夜了。英王妃看见丈夫自然高兴。两人聊起家里的事,英王跟她道了声辛苦。把刚才跟老夫人商谈的话挑捡了一些又说与英王妃听。没提杨七与杨荃那些事。主要说起英王妃几个孩子的事。英王妃听了几个儿子的前途安排,还算比较满意。

两人说起三个女儿,霏霏还小不着急。英王妃也是为长女、次女的婚事操心的,就对英王唠叨:“芙儿的年龄可有点过,她的婚事可愁人了。我托人跟那几家望族打听,想结个亲。其他几家婉拒了。你不知道,荥阳郑氏最差劲,他们家居然说咱芙儿个子矮小,面目平庸,怕影响了他们的后人。不愿意结亲无所谓,怎么能说这样难听的话呢。芙儿的事不定下来,蓉儿的婚事也不好越过姐姐去。”

英王道:“你也别太挑拣,那五望七姓的人家就甭想了,一个个眼高于顶,连皇家的公主都不肯轻易去尚,何况咱家。再说,皇帝也不喜欢这些世族。我心疼芙儿,她是我的长女,咱不去那些大户人家受气。咱找个书香门第,让女婿谋个中等的清闲官职。小夫妻吟诗作赋,风花雪月的过一生也好。我这个当父亲的,对孩子要求不高,只他们都平安康健就好。”

英王妃想了想道:“不好吧,女盼高门。咱家是宗室,王爷有爵位,还有实职。不但弘农杨氏是名门望族,外祖清河崔氏也不是无名之辈。芙儿是咱家的嫡长女,怎么可以低嫁?开了这个头,后面的女孩婚事就不好说了呀。”

英王手一摊:“家里的事一向都是你做主,我一个军中粗汉,哪懂这些小女孩的婚姻事。我刚才已经与母亲说了,你那三个女孩的事由你和母亲商量着办,你们拿主意,我一概支持的。只是李氏的三个女孩,母亲与我商定让她自己管着。五弟那边的茭儿也让五弟自己管,你就别操她们的心了。”

英王妃一听心里有气:“我是一家的宗妇,全族的女孩我都可以辖管。这个也不让管,那个也不让动,怕我亏待了她们吗?我哪是那样的人,你们信不过,就换个人当家吧。”

英王道:“半夜了,我有些困,不想与你吵。你虽是宗妇,但那几个女孩却不是你亲生的。婚姻这种事,管好了道句谢,管不好,大家都埋怨你。现在有人管,且让别人操心去,你何必多事呢。重要是抓住财权,把自己的儿女安排明白,懂吗?”

英王妃愤愤不平,不停抱怨。英王正色道:“你还说不是那样人,我觉得你就是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人。我的荆儿,一向宽厚大度,我的茴儿,英武过人。李氏想让他们进国子监,你为什么多加阻拦?你安的什么心,真当我不知道吗!”

英王妃道:“自古嫡庶有别,两个庶子,还想越过我儿去。我的蔚儿在国子监表现很好,什么时候入仕了,稳当了,才轮得上安排他们。”

英王道:“李氏是皇帝亲自做媒,族里同意的平妻,她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庶子。总之,她的事,她孩子的事,特事特办,你不要插手。”

英王妃冷笑:“是啊,平妻啊。连皇帝也才一位皇后,你们英王府比皇家还厉害呢。皇帝做媒,宗族同意,死后我葬你左侧,她葬你右侧。她一个商户女,待遇几乎与我比肩。她的孩子,我哪里能管呢?罢了,她如今不住王府,不吃王府,又有老夫人和你纵着,我想管也管不了啊。”

英王道:“你知道就好,李家虽是商户,内里富可敌国。李家与皇帝也有些交情,几位妻兄、内侄个个捐了官职,又有泼天富贵,不比那些世家贵族差的。她肯做平妻,已是低你一头,何必弄太僵呢。”

英王妃十分无力,叹口气,族里的老人都抬举李氏,李氏能给他们更多好处。要是现在让族里选择,估计十有八九宁肯要李氏,也不稀罕自己这个出身清河崔氏的王妃。英王这人心眼太多,表面上与嫡妻相敬如宾,可他让着李氏,偏着林氏,当她是个傻子看不出来呢。好在儿子的前途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别人的事不管也罢。不如趁着管家权还在,多往手里抠些财帛。在孩子们嫁娶时多给他们准备些,日子定能过的不差。

自己心里琢磨,既然王爷开了口,女儿可以嫁书香门第。自己娘家就是清河崔氏九房,不错的书香门第。自己小哥的两个幼子,年龄到是与长女相当。不如去打听打听,这两个小侄儿的性情如何,看能不能挑一个好的,做成姻亲。

英王躺在床上,也是满腹心思。想着明天回营前,必要去见一见李氏。这几年不知怎么了,与李氏的关系有些紧张。想来是孩子大了,李氏有些着急,怨恨自己不给孩子们安排。自己也是为难,嫡长不安排好,也不能越过嫡子,先安排几个庶子吧。明天去了,安慰她一番。一是明确告知,让她为三个女孩操心婚事,家里不插手。但是需要家里的态度与押阵,他与老夫人肯定站出来。二是对荆儿、茴儿搞雕版印刷的事表示支持。需要什么人脉,出了麻烦需要大人出来摆平,他都是当仁不让。三是压一下李家的气焰,促成图书馆的合作事宜。

英王两夫妻,这晚上是同床异梦。英王想的更全面,毕竟是一家之主,每个孩子都希望他们好。英王妃却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自己的长女婚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