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战:向着元帅目标前进的李云龙 > 第448章 准备更改作战计划,推迟进攻时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8章 准备更改作战计划,推迟进攻时间

恼怒之下的李云龙会做出什么样可怕的事情?这个事是有先例的。

想要依靠自己这边的指挥和步兵拿下这个防线损失实在是有可能太高了,所以对于李云龙来说这是不被允许的,他还需要利用这支部队继续向前进攻,绝不能在这样的防线面前损失过多的部队。

为了减少部队的损失,他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火力覆盖!

李云龙噌的一下就从自己的凳子上站了起来,最后快步来到了电话旁边。

“给我接炮兵纵队!”

“炮兵纵队吗?现在把你们的火炮通通准备集结对准大同的日军防线在4小时后做好作战准备。”

下达完指令后,李云龙就挂掉了电话,然后重新再次打了一个出去。

“给我接空军指挥部。”

“空军指挥部吗?从现在开始,所有的飞机在4小时后对日军大同防线进行无差别轰炸,在没有我的命令让你们停止之前,绝不允许停止!”

随后李云龙再次挂掉了空军那边的电话,再一次接通了一个电话。

“召集所有的军官来我的指挥部开会,现在有一个新的提案要进行翻译。”

在做完一切后,李云龙这才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里,开始整理起了自己的着装准备开会。

到现在为止距离对小鬼子发动进攻,还有7天的时间。

今天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为了应对小鬼子这坚固的防线,李云龙决定将进攻的时间再次向后推延7天。

如此一来,距离全面发动进攻,那就是整整有14天的时间,而在这14天的时间内,不管是空军还是炮兵。都会对小鬼子的防线进行无差别的全面性质的轰炸炮击。

也就是说等他这个会开完之后,4个小时以后,炮兵部队就会一直开火,直到军队正式要发起进攻为止!

同时多出来的7天时间,李云龙还会安排生产新的大口径火炮K3加榴炮!

该炮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于1934年启动研发,1939年完成首门样炮,1941年转由克虏伯公司继续生产。其设计初衷是突破敌方坚固要塞,成为德军攻城作战的核心装备。

结构与技术特点

K3采用锥膛炮技术,炮膛底部口径240毫米,炮口缩至180毫米,通过渐缩炮管提升弹丸初速。炮管配备热护套,并采用液气双后坐系统以控制射击后坐力。此外,还测试过滑膛炮管、增加膛线数量等改进方案。

性能参数

标准型:口径240毫米,总重54.8吨,全长17.26米,炮管长13.1米,炮口初速970米\/秒,最大射程37.5公里。

增程型:使用锥膛技术后,射程提升至51.5-52公里,可覆盖柏林至易北河的距离。

弹药包括152公斤高爆弹和混凝土穿甲弹,装药量17.6公斤tNt

K3加榴炮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攻城火炮之一。

当然了,它的强大也是建立在它高昂的价格上,一门k3加榴炮它的建造价格为10万。

也就是说这么一门火炮需要两座军用工厂进行生产,才能做到一天生产一门。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它的战斗力还是对得起它的价格的。

同时从系统的报价上来看,这东西其实也并不是那么贵,毕竟也就是三门105毫米榴弹炮的价格,但是换来的却是一个能打50多公里的k3加榴炮。

这已经是足够便宜的价格了,同时还有配套的弹药车和装甲车。

李云龙的想法很简单,等到自己原本都已经准备好的武器装备全都生产出来之后,那么剩下的7天。时间他将会抽出所有的步兵班产能,坦克产能,防空炮产能全部全力生产这种重型火炮。

如此一来,他有18座军用工厂会在生产这个k3加榴炮,一天就是整整9组。

至于榴弹炮的生产产能则是让它继续生产榴弹炮,毕竟这个榴弹炮在开战之后肯定是会出现损耗的,刚好用来补充损耗。

7天的时间足够他生产63门k3加榴炮,配合上自己原本已经计划好好的炮兵集群。

到正式发动进攻的时候,小鬼子不仅要承受了14天的火炮击群炮击同时正式攻击的那一天,小鬼子还要承受整整63门k3加榴炮再加上700门100毫米以上的各式火炮进攻。

要知道这里面200毫米以上的火炮加上火箭炮加起来已经超过100门了。

这将是小鬼子发动这一场侵略战争以来,第1次遭遇到如此规模的炮击,也是第1次遭遇如此规模的炮兵集群对他们发起进攻。

这李云龙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并且重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20分钟过去以后这场战役的旅级以及上的指挥员都来到了李云龙的指挥部内。

突然被李云龙召集过来,大家还是有些懵的,不过李云龙本身就不是什么卖关子的人,所以在人全部集齐之后,他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准备延迟我的进攻计划,从预定时间开始,向后推迟7天的时间。”

……

寂静是一般的寂静,但是下一秒旅长和师长就反应了过来,随后异口同声的开口道。

“李云龙,发生了什么了?”

两人的语气中带上了浓浓的担忧。

李云龙的这句话实在是太突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导致战争需要向后?推迟推迟进攻计划是不是意味着有什么大的变故发生了?

关于这两位自己的老领导反映李云龙先是愣了一下之后就明白过来他们两位误会了。

“两位老首长不用担心,并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主要是由于我现在已经确定了日军的防御力,还有他们要调。过来的军队针对他们的动向,所以做出了一些些许的改变。”

为了防止这两位再次误会,刘玉龙干脆就打算把自己的计划给全都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