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广袤的大地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席卷着无数年轻人的命运。陈星回,便是这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他告别了熟悉的城市生活,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踏上了前往农村插队的征程。
当陈星回乘坐的长途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许久后,终于停在了一个小村庄的路口。他背着简单的行囊,走下车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田野,田野里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欢迎他的到来。远处,错落有致的农舍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给这个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生机。
村支书早已在路口等候多时,他热情地迎上前去,紧紧握住陈星回的手说:“欢迎你啊,小陈同志!咱这村子虽说不大,但乡亲们都很朴实,你来了可得好好锻炼锻炼。”
陈星回谦虚地回答:“支书,我一定好好干,还请您和乡亲们多多关照。”
支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先带你去住的地方安顿下来。”
陈星回被安排住在村子中央的一间土坯房里。房间里只有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一张破旧的桌子和几把椅子,但收拾得还算干净。他刚放下行李,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几个村里的年轻人听说来了知青,都好奇地跑过来看热闹。
其中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的小伙子笑着对陈星回说:“你就是从城里来的知青吧?我叫柱子,以后有啥事儿尽管找我。”
陈星回连忙笑着回应:“柱子哥,你好,以后还得多跟你学习干农活呢。”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陈星回就被一阵清脆的公鸡打鸣声吵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穿上衣服,走出房门。此时,村子里已经有不少村民开始忙碌起来了。他看到柱子正挑着水桶从河边走来,便走上前去帮忙。
柱子笑着说:“你还真早啊,走,先跟我去把水挑到田里,今天要给麦苗浇水呢。”
陈星回跟着柱子来到田边,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接过柱子递过来的水桶,学着柱子的样子,将水桶放入河中,装满水后,用力一提,却发现水桶格外沉重,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水桶提到田埂上。
柱子在一旁笑着说:“刚开始都这样,多练练就好了。这浇水啊,可得均匀着点儿,不能有的地方浇多了,有的地方浇少了。”
陈星回一边点头,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水浇到麦苗上,嘴里还念叨着:“麦苗啊麦苗,你们可要茁壮成长啊。”
在田间劳作了一上午,陈星回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他看着自己浇过水的麦苗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翠绿,心中又充满了成就感。
中午,陈星回来到村里的食堂吃饭。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虽然只是简单的粗粮和蔬菜,但他却吃得格外香甜。
吃饭的时候,他和几个村民坐在一起聊天。一位年长的大叔好奇地问他:“小陈啊,你在城里都干些啥呀?为啥要来咱这农村插队呢?”
陈星回放下碗筷,认真地回答:“大叔,在城里我也就是上学读书,没干过啥体力活。我来农村插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想锻炼自己,也想为农村的建设出份力。”
大叔笑着点了点头:“好啊,有这想法就好。咱农村虽然苦点累点,但只要肯吃苦,肯定能有收获。”
下午,陈星回又跟着村民们来到田里除草。他拿着锄头,看着眼前茂密的杂草,有些不知所措。这时,一位名叫阿竹的小伙走过来,笑着对他说:“星回哥,我来教你吧。除草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伤到麦苗,要把草根挖干净。”
陈星回感激地说:“阿竹,谢谢你。”
阿竹一边示范,一边说:“你看,像这样,把锄头轻轻插入土里,然后用力一翻,草就出来了。”
陈星回照着阿竹的样子做,可刚开始总是掌握不好力度,不是锄得太浅,草没除干净,就是锄得太深,差点伤到麦苗。
阿竹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星回哥,别着急,慢慢来。你感觉一下这个力度,多试几次就好了。”
在阿竹的帮助下,陈星回逐渐掌握了除草的技巧。他弯着腰,认真地在田里劳作着,嘴里还哼着小曲儿,似乎忘记了疲劳。
有一次,村里要修建一座小型水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对于改善村里的农田灌溉条件至关重要。陈星回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修建水库的队伍。
在工地上,他和村民们一起搬运石头、挖土、砌墙。一天下来,他的双手磨出了血泡,但他依然坚持着。
村支书看到他的样子,心疼地说:“小陈啊,你累了就休息会儿,别把身体累垮了。”
陈星回摇了摇头说:“支书,我不累。这水库早点修好,村里的庄稼就能早点受益。我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刚刚砌好的一部分墙被雨水冲垮了。村民们看着被冲垮的墙,都有些沮丧。
陈星回却鼓励大家说:“大家别灰心,这只是一个小挫折。我们重新把墙砌好,加固一下,以后就不会再被冲垮了。”
于是,在陈星回的带领下,大家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加班加点,终于在雨季来临之前,将水库修建完成。
看着水库里蓄满了清澈的水,村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星回也感到无比自豪,他知道,自己为这个村庄做出了一点贡献。
在农村插队的日子里,陈星回不仅学会了各种农活,还了解了农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他经常和村里的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陈星回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几位老人聊天。一位老人感慨地说:“小陈啊,你赶上了好时候。现在国家重视农村建设,你们这些知青来村里,给村里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文化。不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日子可苦了。”
陈星回好奇地问:“大爷,您年轻的时候都经历了些啥呀?”
老人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缓缓地说:“那时候,战争刚刚结束,国家穷啊,农村更是穷得叮当响。我们每天都为了填饱肚子发愁,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啊。”
陈星回听着老人的讲述,心中感慨万千。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他要努力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