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日子,王泽可是看到自家小儿子就头疼,孩子年纪小,被他没事就送入种植空间中,带来的后果就是精力旺盛,完全不像是其他孩子那样一天中大半天都在睡觉。

还好岳母来看外孙时,眼看他们这情况,只能让亲家那边看孙子,她过来帮忙照看小外孙。

“族长,书院建设好了,您要不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王宜家找到王泽说道。

如今王先一年龄也有80多,已经不管事了,天天抱着个茶壶在村里慢悠悠闲逛。

他身体倒是不错,毕竟王泽经常会帮他们检查身体,再加上空间药物的调理,在活个一二十年都没问题。

不过王先一还是表示他这一脉族老换人,王宜家就是被他们选出来的人。

王宜家之前一直负责管理着建筑队,哪怕现在成为族老,依然没有放下手里的工作,他才52,还想要做出点成绩呢。

王泽开上车带着王宜家去书院,书院建设在东山之中,和住宅区隔着个山头,距离水库倒是不远。

经过这些年劳改农场和族人的持续努力,王家村跟前的山上都已经种植了树木,这年月更是绿树成荫,只是树看起来小了点,再过二十年,这里树长起来后,完全就是森林了。

书院就坐落在这树林之中,分成多个四合院院落,每个院落相隔百米,以后树长高了,互相之间有着树木隔音,也不会影响。

每个院落都是两进院子,前面安排为食堂,老师办公室,还有个图书室,而正院则是教室,高度没有太高,但房内面积却不小,远超正常四合院房屋的面积。

这里面已经放置了一排排桌椅,只等学员和老师入住了。

这里每一个院子都是单独的学科教学,每个院子中的图书室主要书籍也是和学科相关的内容。

看了几座院子,王泽笑道:“还不错,之后公社的孩子,高中毕业的时候进行一场考试,合格的进入这里进一步学习,今年毕业的人叫回来,给他们说一下这个事情,直接安排入学。”

不过老师这一块也要先准备起来了。

王泽找到施今墨,施今墨依然在村里的医馆坐诊,以前送来的学生如今也能独当一面,至少不需要感冒咳嗽都让施今墨出手了。

“师父。”王泽进入院子,在正房找到施今墨。

施今墨放下书笑道:“快坐下说。”

施今墨笑吟吟的,王家村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他可是很满足了,城里好些朋友都出了事,他如今连城都不敢回,他决定了,未来就扎根在王家村,不走了。

更是庆幸,还好他收了王泽这个徒弟,不然如今那些老朋友的境遇他也是逃不过的,哪能自由自在的在这里喝茶看书呢。

“师父,书院建设好了,到时候还请您给中医科讲讲课。”王泽坐下就将情况说了出来,这事情早就和施今墨说过了,各科老师都找好了,只是施今墨不一样,毕竟是自己师父,还是要亲自来讲一下。

施今墨点头道:“没问题,开学了通知我就好。”

王家村早年就将中医送入校园,从王家村中学毕业的学生,对中医了解甚至不比普通医学院学生差。

毕竟这里的学生,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中医,考试都会有一张中医试卷呢,十年学习下来还真差不了。

“好,师父,医馆现在看病的多吗?”王泽问道。

“不怎么多,如今各个村子都有村医,小病自己就解决了,大病人家都是去市里大医院。”施今墨无奈道,现在的人,似乎更加信任市里的大医院,明明他医术更好,以前都是给领导看病的,这些村民却不来。

还好王家村在王泽的影响下,对中医还是非常信任的,不然医馆都可以关门了。

“您放心,以后会好的,等书院中医科的学生毕业了,就将医馆扩建。”王泽安慰道。

“希望吧。”施今墨叹息一声,如今中医发展在他看来出了问题,有真本事的中医那个不是开的医馆雇的人,都被定位小资本甚至大资本,这简直是胡闹,只是这话他也只能在心中想想,可不敢说出来。

中医可是王泽未来规划中的核心,看到师父这心气全无的样子,他张了张嘴还是没有在继续安慰,师父年龄大,可见识不少,哪里需要他这个年轻人去安慰呢。

“如玉如墨那边需不需要帮忙?”王泽转移了话题,不再继续说中医的事情。

“不用,他们现在工作挺好,有济生照看着没什么问题。”施今墨摆摆手说道。

“行,有任何需要师父您一定要给我说。”

在医馆坐了一会,发现来看病的人确实不多,大部分都是小毛病,施今墨和王泽一直聊天,都用不到他上场。

村里以前不是没有重病的人,但王泽出手,都给治好了...之后族里偶尔吃着空间食物,空间食物对身体的长期滋养,各个身体健康的很,所以施今墨整天都是抱着书闲着。

之前听到王泽说让他去教书,立刻就一口答应下来,人总要找点事做,他以前也是开过学校的人啊。

其他教授则让师父和村长去通知,不是他偷懒,而是施今墨就是这座书院的院长,这事情只能他去出面。

“你听说了吗,王家村建了一个书院呢,他们高考之后都可以继续学习了。”已经21岁的赵秀文对最好的朋友马大华说道,语气中掩饰不住的羡慕。

“你啊,不行就嫁了呗,这样也不用这样辛苦了。”马大华心疼的看着对方。

见赵秀文沉默不语,马大华只能放弃劝说,她在前些年就嫁到了王家村,所以王家村的情况她也能知道一些,在她看来,王家村多好啊,吃得好,穿得好,离城也近,想回家随时都能回去。

“那个书院只接收学校高中毕业的人,知青他们不要的,而且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教学,国家不认的,也不会分配。”马大华说了一连串书院不好的地方,只是不想看到朋友如此低落。

赵秀文点点头道:“嗯,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上大学。”

她以前成绩可好了,但是现在...

第一批只有三十多人进入书院,这下子整个一个师徒教育,一个教授多的带三四个,少的就一两个,偌大的书院,学生还没有老师和书院工作人员多。

而且上学的大部分都是族里的孩子,其他大队的只有少部分人愿意继续学习。

谁让这书院只是王家村大队自己弄得,国家不管也不分配呢,没好处的事情,精明的村民才不会愿意去投入时间精力,自家孩子高中毕业,直接上班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