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夏,兴庆府。

李乾顺坐在王座上,手中捏着刚从蓟州送来的密信,眉头紧锁。

“宋帝病重?”

李乾顺目光扫向殿下的群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左厢神勇军司都统军嵬名阿吴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此事不可轻信!赵桓狡诈多端,恐是疑兵之计!”

右厢朝顺军司都统军野利仁荣却摇头道:“未必。据密探回报,宋军近日确实放缓了粮草调动,连江南漕运都暂缓了。”

李乾顺眯起眼睛:“若赵桓真病重,我军当如何?”

野利仁荣眼中闪过一丝狠色:“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宋军若暂不西征,我军可先发制人,突袭麟府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嵬名阿吴却厉声反对:“不可!宋军虽暂缓粮草调动,但边境防线依旧严密。若贸然出击,恐中埋伏!”

李乾顺忽然冷笑一声:“赵桓小儿若真病重,倒省了朕一番功夫。”

“但你们可曾想过——”

“一个能连灭金国、高丽的雄主,会因区区风餐露宿就病倒?”

野利仁荣的额头渗出细汗:“陛下明鉴,但据报宋帝自北伐以来,确实日夜操劳...”

李乾顺挥手打断野利仁荣,“当年赵桓在汴京城头亲冒矢石时,怎么不见他病倒?”

一直沉默的晋王李察哥突然开口:“皇兄,宋人最重养生。”

“南人皇帝哪个不是被太医日日把脉,餐餐药膳养着?”

李察哥继续道:“赵桓此番御驾亲征已逾半年,风餐露宿不说,光是灭金、平高丽两场大战...便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啊。”

李乾顺低头沉思,李察哥的话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南人皇帝素来娇贵,当年真宗御驾亲征时,光是随行太医就带了二十余人。

而据细作回报,赵桓此次北伐东征,连龙辇都弃之不用,与将士同食同宿...

“晋王所言不无道理。”

李乾顺突然开口,“宋帝这半年来先灭金国,再平高丽,又遇贪官克扣军粮...”

“便是铁打的身子,也该垮了。”

野利仁荣趁机上前:“陛下,细作还报说宋国朝堂近日大乱。黄潜善、张益谦案牵连甚广,光是三品以上官员就下狱十七人...”

“报——!”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侍卫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密信:“蓟州急报!”

李乾顺展开密信,“宋帝病情加重,种师道代掌虎符,密令各军转入守势...”

“天助大夏!”

野利仁荣激动得胡须乱颤,“陛下,此乃千载良机啊!”

嵬名阿吴却道:“且慢!宋军若真转入守势,为何麟府路的折可求部反而在增修寨堡?”

李察哥冷笑:“折可求老奸巨猾,这分明是虚张声势!”

说完,李察哥转向李乾顺,“皇兄,臣弟愿率五万铁骑东渡黄河,先取麟府,再...”

\"不可!\"

李乾顺突然挥手打断,“传朕旨意——”

“静塞军司即刻抽调两万骑兵回防兴庆府,右厢朝顺军司继续固守河套。”

野利仁荣急道:“陛下!此时正该...”

李乾顺猛地一拍龙椅扶手,“住口,你以为宋军是吃素的吗?!”

殿内众臣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喝震得噤若寒蝉。

晋王察哥刚要开口,就被李乾顺凌厉的眼神逼退。

“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

李乾顺将战报甩在众臣面前,“宋军火器营在临潢府一役,用震天雷炸开三丈厚的城墙!咱们的铁鹞子再精锐,能扛得住震天雷轰炸吗?\"

野利仁荣额角渗出冷汗:“陛下,宋军火器虽利,但...”

“但什么?”

李乾顺冷笑打断,“你们是不是还想说宋军补给线长?”

“赵桓早在三个月前就命李纲在江南筹粮三百万石!如今他整顿朝纲、清理蛀虫,分明是在为西征扫清障碍!”

晋王察哥仍不死心,上前一步道:“皇兄,赵桓如今病重...”

“病重?”

李乾顺突然仰天大笑,“即便赵桓明日就暴毙,又能如何?赵桓死了还有赵楷与赵构!”

说罢,李乾顺冷冷扫过殿下群臣,“你们当真觉得,宋国没了赵桓,我西夏便能高枕无忧,从此再无祸患?简直愚不可及!”

“你们可曾深思过,赵桓为何每次御驾亲征,都必定带着这两个弟弟?”

话落,李乾顺微微停顿,似乎在给众人思考的时间,随后继续道:“远的不说,就看宋金之间那几场恶战,哪一场没有赵楷和赵构参与?他们在军中的威望与影响力,绝非你们想象的那般简单!”

李乾顺目光如炬,继续说道:“赵楷心思机敏,善于谋略,在朝堂与军中皆有一批追随者。”

“赵构则英勇善战,身先士卒,颇得将士们的爱戴。”

“此二人,一文一武,犹如赵桓的左膀右臂。”

“若赵桓真有不测,他们定能迅速接过指挥大权,继续挥师西进。”

众臣听闻,皆面露凝重之色,殿内一片死寂。

野利仁荣额头冷汗如雨下,扑通一声跪地,“陛下圣明,臣目光短浅,险些误了大事。”

嵬名阿吴等将领也纷纷跪地请罪。

李乾顺长叹一声,“起来吧,朕不怪你们。只是这局势严峻,我西夏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容不得半点闪失。”

“传朕旨意——”

\"即刻撤回天都山的驻军,全力巩固兴庆府防务。”

“着静塞军司在贺兰山隘口埋设铁蒺藜,防备宋军火器营推进。”

“命右厢朝顺军司在河套广挖陷马坑,每坑必须深达丈余!”

“记住...”李乾顺扫视众臣,“宋国现在最大的弱点不是赵桓的病,而是他们打下的疆土太大,兵力太分散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贸然进攻——”

“是等!”

“等宋军被辽阔的疆域拖垮!”

“等他们内部生变!”

……

与此同时,蓟州府衙内。

李世民背负双手,在堂中来回踱步,“李乾顺此人,心智深沉,绝非轻易能被迷惑之辈。”

“朕病重的消息,他必定会反复思忖,权衡利弊,既不会轻易地全盘接受,也不会毫无根据地一概否定。”

“诸位爱卿,不妨畅所欲言,说说你们的见解。”

种师道轻抚银须,微微摇头道:“陛下,依老臣多年对西夏的了解,李乾顺生性多疑,狡黠异常。”

“即便这病重的消息有几分可信度,他也会顾虑重重,生怕其中暗藏陷阱。”

“他大概率会先按兵不动,密切注视我军的一举一动。”

“同时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防线,以防备我军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

张克戬微微颔首,补充说道:“种老将军所言极是。”

“当下西夏在河套、天都山等要地均驻扎了大量精锐部队,防御体系宛如铜墙铁壁。”

“倘若李乾顺认为我军可能会趁着他放松警惕而西进,必定会不遗余力地加固各处关隘,增派众多斥候,四处打探我军的虚实。”

赵楷皱着眉头,忍不住大声说道:“皇兄,若是李乾顺压根不相信这消息,那咱们此前精心布局的这一切岂不是全都白费了?他要是继续坚守防线,咱们西征的道路可就愈发艰难了啊!”

柳海魅美眸流转,轻声道:“王爷莫要着急。李乾顺固然生性多疑,可咱们放出的消息并非毫无破绽可寻。”

“他安插在蓟州的细作四处打探,还得到了那张御医所开的药方,这足以在他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

“况且,我军近期粮草调动明显放缓,朝堂又因贪腐大案陷入动荡,这些表象足以让他心生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