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 第375章 民心如水,载舟覆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5章 民心如水,载舟覆舟

赵构看向李世民挤眉弄眼:“皇兄,这耶律大石倒是懂...”

李世民瞪了赵构一眼,转向众将,“耶律大石此人消息之灵通,行事之果决,尔等可看明白了?”

种师道肃然:“万里外瞬息反应,此人对中原动向竟如此敏锐...”

“更可怕的是这份隐忍。”

李世民手指轻叩桌面,“明明有趁火打劫的实力,却选择示好。”

“传旨——厚赐来使,准其互市之请。”李世民沉思片刻后说道。

说完,转向柳海魅:“魅儿,即刻选派精通西域语言的密探,随商队潜入西辽。”

“朕要知晓耶律大石的一举一动!”

……

次日晨曦初露。

开京王宫正殿前广场上,五千宋军甲士列阵而立,铁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冽寒光。

广场上跪伏的高丽降臣们浑身一颤,几个年老文官更是伏地啜泣。

李成桂跪在最前排,额头紧贴地面。

李世民身着明黄龙袍,头戴通天冠,立于高阶之上。

柳海魅一袭绛紫宫装侍立左侧,种师道银须飘飘立于右侧。

赵楷、赵构等将领分列阶下,肃穆庄严。

“宣旨。”

李世民声音不大,却传遍整个广场。

李福全手捧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高丽王王楷昏聩失德,屡犯天朝。

今命王师东征,吊民伐罪。

即日起废高丽国号,改设高丽都护府,归大宋直辖。

特命折彦质为高丽都护,统辖全境军政;

擢李成桂为高丽安抚使,秩从三品,辅佐都护治理地方。

凡归顺者,官爵如旧;抗拒王师者,严惩不贷。

朕念高丽士子向学之心,特许参加明年春闱。

通汉学、晓礼仪者,量才录用。'\"

李福全手捧圣旨,朗声宣读完毕,广场上鸦雀无声。

跪伏的高丽降臣们额头抵地,不敢抬头。

李世民目光如炬,扫视众人,缓缓开口:\"李成桂。\"

李成桂浑身一颤,连忙膝行上前:“罪臣在。”

“抬起头来。”

李世民面色威严,“朕知你献城是为保全百姓,此乃大义。”

“今授你安抚使之职,望你尽心辅佐折都护,安抚高丽民心。”

李成桂重重叩首,“臣...臣定当肝脑涂地,报效陛下!”

李世民微微颔首,又看向其他降臣:“尔等既愿归顺,朕自当以诚相待。凡愿为大宋效力者,皆可留任原职。”

众降臣如蒙大赦,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柳海魅轻移莲步,在李世民耳边低语:“陛下,高丽士族多通汉学,可择其优异者入国子监...”

李世民点头,朗声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在高丽各州设立学堂,教授汉文经典。每年选拔优异者入汴京国子监深造。”

此言一出,不少年轻的高丽文士眼中闪过惊喜之色。

赵构笑嘻嘻地凑上前:“皇兄,那些高丽贵女们...”

“九弟!”赵楷急忙拽他袖子。

李世民瞪了赵构一眼,转向折彦质:“折卿,高丽初定,当以怀柔为主。但若有心怀不轨者...”

折彦质抱拳肃然:“臣明白。恩威并施,方能长治久安。”

正说话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队宋军押着几个被五花大绑的人走来。

“报——陛下!”

为首的将领单膝跪地,“抓获高丽残兵千余人,这几个是领头的将领,誓死不降!”

被押在最前面的虬髯将领昂首怒目:“要杀便杀!我高丽男儿宁死不屈!”

李世民不怒反笑:“好个硬骨头!报上名来。”

“金俊!高丽西京副留守!”

虬髯将领傲然道,“我高丽败于火器之利,非战之罪!”

种师道在一旁小声道:“陛下,此人倒是条汉子...”

李世民微微颔首:“金俊,朕欣赏你的骨气。若愿归顺,可任都护府参将,如何?”

金俊一愣,随即冷笑:“休想!我...”

“金将军!”

李成桂突然出声,“陛下仁德,不杀降卒。高丽已亡,何必让儿郎们白白送死?”

金俊看向李成桂,眼中怒火更盛:“叛徒!你有何颜面...”

“够了!”

李世民突然厉喝,“朕给你三日考虑。三日后若不降,军法处置!”

说完,转身对众将说道:“传令全军,休整十日。十日后,除留守部队外,主力班师回朝。”

\"诺!\"众将齐声应命。

朝议结束,李世民在众将簇拥下巡视开京城。

途经街市,商铺已陆续开张。

百姓虽神情惶恐,但生活已在慢慢恢复。

一个白发老翁突然冲出人群,跪在御驾前:“陛下!求陛下为小民做主啊!”

侍卫立刻拔刀,李世民抬手制止:“老人家请起,有何冤屈?”

老翁泪流满面:“小民之子被征入伍,死在守城战中...家中只剩老朽与儿媳,田地却被官府强占...”

李世民脸色一沉,看向李成桂:“此事当真?”

李成桂额头冒汗:“这...臣立刻查办...”

“不必了。”

李世民冷声道,“传朕旨意,即日起清查高丽各州府贪腐,凡强占民田者,一律严惩!”

老翁连连叩首:“谢陛下!谢陛下!”

围观的百姓见状,眼中渐渐有了光彩。

有人甚至小声议论:“这宋国皇帝,似乎比高丽王还仁德...”

那白发老翁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一个中年汉子猛地捂住嘴。

“慎言!如今咱们也是宋人,这是咱们的皇帝!”

老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惶,连忙伏地叩首。

周围百姓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额头紧贴着青石板。

李世民见状,翻身下马,亲手扶起老翁:\"老人家不必惊慌。朕既为天下之主,自当为万民做主。\"

说完,李世民转头对李成桂道:“传朕口谕,即日起免除高丽百姓三年赋税。”

“阵亡将士家属,每户赐粮十石,银五两。”

李成桂连忙跪地领命:“臣即刻去办!”

围观的百姓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泣声。

一个抱着婴孩的妇人突然跪行上前,颤抖着将孩子高高举起:“陛下...求陛下摸摸这孩子...让他沾沾真龙之气...”

柳海魅见状,轻移莲步上前,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放入襁褓:“陛下赐福,愿这孩子平安长大。”

那妇人激动得浑身发抖,连连叩首:“谢陛下!谢娘娘!”

街角处,几个原本躲在家中的孩童也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赵构笑嘻嘻地招手,从马鞍袋里抓出一把糖糕:“来来来,尝尝汴京的蜜饯!”

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女孩壮着胆子接过,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甜!”

这声稚嫩的童言,仿佛打破了最后的隔阂。

街市上的气氛渐渐活络起来,商铺的幌子重新挂起,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街角几个商贩交换着眼色,默默将\"高丽参\"的招牌换成了\"辽东参\"。

李世民望着这一幕,对身旁的种师道低声道:“种公,民心如水,载舟覆舟啊。”

种师道捋须颔首:\"陛下圣明。以仁德服人,远胜刀兵之威。”

……

巡城结束,回到行宫时已是黄昏。

李世民刚卸下佩剑,李福全便匆匆来报:“官家,郓王殿下在偏殿候着,说有要事禀报。”

李世民挑眉:“让他进来。”

赵楷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胡饼。

“皇兄!臣弟发现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