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兑换大梁的钱,我也要兑换!”
“那个,我手中还有星银,可以用来换大梁的钱吗?”
知道可以用大夏钱兑换到大梁钱后,此刻无数百姓们闻风而动。
要知道,大梁的钱那可是能够买到两块钱一斤的米,而大梁的钱则是一斤米要三块多。
这如何选择,谁都知道。
在这边确定了可以兑换后,大夏百姓们原本对于大梁商贩们心中充满的怒火,在此刻也消失的干干净净。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觉得这大梁商贩简直可恶,不让他们花大夏的钱。
但现在,发现兑换了钱币后自己有钱可以赚后,他们顿时觉得这些大梁的商贩们太可爱了。
这可是给他们送钱来了!
只要兑换了大梁的钱,那他们手中的钱可就能够多买上百斤的大米,谁不喜欢?
因此,无数百姓们在此刻都是疯狂的开始兑换起大梁的钱币。
在兑换到大梁的钱币后,就立刻跑去买大米。
确定用兑换来的大梁钱币买到便宜的大米后,他们更是欣喜若狂。
于是,更多人涌着跑去兑换大梁钱。
等远处的太阳落下的时候,就一个郡县之中,兑换出去的大梁钱币就达到了三十多万。
第一天,在这个小郡县之中能够有这样的数量,已经是极为恐怖了。
钱平贵此刻看着收上来的钱币,脸上顿时洋溢起极为兴奋的笑容。
“宋大人当真神人也!哪怕是大夏的钱币不贬值,只是用这一招把对方的货币替换了,大梁用着印着的纸钱,就完成了对对方资产的收割了!”
这话语,他还是从宋彦凡那边学来的。
想想看,大夏这边本来拥有着属于自己的钱币,属于自己的资产。
大梁用着大梁钱,替换了大夏钱后,对方这边的资产岂不是就变成了大梁的了?
只要对方这边承认和使用大梁的钱,大梁随意印多少钱,都能够在这边买到东西,包括对方的钱!
这么一来,对方的资产也就变成了大梁的资产。
之前借着对方数百亿,想要偿还可是太简单了。
对方缺多少,大梁多印一点钱,兑换对方的钱还给对方就是了。
可以说,从现在开始大梁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难怪此前的时候,宋大人让他们过来执行这个任务如此信誓旦旦,并且丝毫不担心百姓们怨声载道。
兑换了大梁钱有的赚,这些百姓们又岂会有怨言?
不过,这只是一开始,在往后,这大夏的钱币可就要开始让其贬值了。
不让大夏的钱币贬值的话,怕是之后会死灰复燃。
只有让大夏的钱币贬值,百姓们对这大夏钱没有了信任度,往后就不会使用大夏钱,只会倾向使用大梁钱。
到时候,大夏就没办法赶走大梁钱了。
第二天。
一个消息立刻在大夏大大小小的城池之中传递开来。
由于前去兑换大梁钱的人太多了,所以接下来想要去兑换大梁钱的话,那么就不再是一比一的兑换了。
而是1比1.2的兑换。
兑换大梁100块钱,需要用120块钱的大夏钱才可以。
而仔细算算的话,即便是用120块的大夏钱兑换100的大梁币,那也依旧是有的赚的!
因为大梁100块可以买到50斤大米,120的大夏钱则是能买到34.3斤的大米。
这里面还是相差了十多斤的大米钱。
对此,大夏的百姓们计算后依旧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满,立刻前去兑换。
只是到了中午的时候,大梁的商贩那边便是传出了风声,说是带的钱所剩无几了,所以只能用150的大夏钱兑换100大梁币。
即便是到了这个地步,大夏百姓们兑换了大梁币后依旧是有的赚。
因此,兑换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在此刻,已经不断有着一些消息传递出去。
说是钱马上要兑换完了,另外一个则是,往后大夏钱会变得不值钱了。
到了以后,大夏10块钱可能都不一定能够买得到一斤大米。
就在一些百姓们觉得,这有些虚假的时候,郡县之中居然有着一些商铺开始准备接收大夏钱了。
只是这些米铺或者油铺之类的,价格却是高的离谱。
在米铺那边,一斤米居然要10块大夏钱!活肥鸡一只要50块钱!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只需要10块钱的活肥鸡,现在居然要50块钱了!实在恐怖的很。
随着一些商铺陆续接收大夏钱,在看到里面的价格后,大夏百姓们顿时被吓到了,连忙蜂拥跑着前去兑换大梁币。
与此同时,在大街小巷里头也出现了无数牙行的人。
这些人鬼鬼祟祟,逢人就说手中有大梁币可以兑换,只是兑换的比例却是恐怖的很。
从一开始的1比1.8,到了最后直接变成了1比2.2或者是夸张到了2.5。
但即便是这样,依旧是有百姓们疯狂前去兑换。
因为大夏钱已经不值钱了,要是不兑换成大梁的钱,那这钱可就贬值了,不值钱了。
只是百姓们兑换的越来越疯狂,大夏钱就越发的不值钱。
到了日落的时候,100大梁币已经可以兑换550的大夏钱了。
这是因为已经到了宵禁的时候,要是没有宵禁,这个比例还要继续扩大。
而这短短几天时间里面发生的一切,大夏的百姓们却都没有怪罪到大梁商贩头顶上的意思。
因为大梁的钱,是100块可以买到50斤大米的,他们开始的时候赚到了甜头。
到了最后,是因为他们这边兑换的太疯狂了,没有多少的大梁币了,这才导致兑换的比例失衡。
这里面自然是怪不到大梁头顶上的。
而一些百姓们,已经是准备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准备拿去兑换大梁币了。
而在一处院子里,钱平贵看着这满满的一箱接着一箱的大夏钱,满脸笑容。
还钱庄的一百亿外加利息的钱,已经足够了!
........
大夏皇宫。
还在御书房之中勤勤恳恳的大夏皇帝,正伸了伸懒腰准备休息时,放在一旁的玉玺忽的传出一声咔擦声。
下一刻,一道极为明显的裂纹便是在那玉玺上缓缓裂开,浓郁的国运从其中流失,也让的大夏皇帝的脸色瞬间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