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尹喜,你也好好听听,能听到多少就全看你的造化了,还有青牛你也一样。“

“省得了,老爷。”

青牛嘴里说着卧倒下去,让李耳能有一个更舒服的姿势讲道。

“是,师父。”

尹喜躬身说道,盘膝就朝地上坐去。

李耳抬手一指,一张蒲团出现在尹喜身下。

“坐这里。”

毕竟是李耳的弟子,待遇倒是要与其他人不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随着李耳的声音响起,整座函谷关都被紫气笼罩,一股独特的大道韵律出现,帮助众人能够更好的悟道。

一时间,天落金花,地涌金莲,灵气如雾一般弥漫在众多人族之间。

只是李耳目光扫过,脸上依旧不见笑容。

绝大多数人都在抓耳挠腮,他的道不是谁都能听懂的。

但凡能够听懂一两句已经算是悟性过人了。

这一次传道似乎对他的帮助不大。

突然,一股剧烈的力量波动在他身前出现。

李耳扭头,一脸惊讶的看着蒲团上的尹喜,嘴角慢慢有笑容绽开。

原来是尹喜听着他的讲道直接顿悟了。

灵气化作漏斗形状朝他体内灌去,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尹喜体内的力量越聚越多,短短时间内身体接连不断发出炒豆子一般的声音。

在李耳眼中,他的修为节节攀升,直接越过凡仙之间的界限,立地成仙。

李耳很满意,这样的悟性足以继承他的衣钵。

道德经五千言,不过几个时辰李耳就已经讲完,看看函谷关下,除了尹喜之外,在无人能领悟他的道,眼底难掩失望。

“牛儿,我们该走了。”

他轻轻的拍了拍青牛的脑袋说道。

“是,老爷,您想去哪里?”

青牛站起身来问道,一直以来,老爷都是随遇而安,但是这一次,他觉得老爷应该是目的地的。

别问,问就是直觉。

“去朝歌城吧,那里是人族最繁华的地方,人族最优秀的那一部分人都在那里,我们,也去见识见识。”

李耳笑着说道,袍袖一挥尹喜连带着身下的蒲团飘了起来,在他身上落下一道结界。

他还没有从悟道状态中清醒过来,李耳也没有想要打断他悟道的意思。

“是,老爷。”

青牛回答之后,不再言语,默默朝朝歌城方向走去。

李耳知道,在那里还有更多的人在等着他。

元始天尊转世,通天教主转世,镇元子转世......

最终他们都会带着自己的弟子到那里去,在那里让弟子们之间碰撞,形成新的思维火花。

而他们也会带着这一世的积累和那些思维火花,让自己更进一步。

现在他也想明白了,只要自己的道统在人族中广为流传,即使是百年时间没有诞生出新的东西那也不要紧,千年,万年,总会有超出自己预期的东西出现。

而时间,对于他们这些存在来说,恰恰才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太阳消失,月亮升上半空,函谷关下终于有人开始从修行的状态清醒过来。

“圣人,我悟了,可是我还有更多不懂的地方,还请圣人帮我解惑。”

一个中年男人喃喃自语的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来。

只是在他眼前,之前圣人坐着的位置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圣人呐?”

他茫然的朝四周看去,结果除了与他一样坐在地上的人族之外,再无其他。

“对了,圣人走了,他带着关令尹喜走了。”

他的双目慢慢开始恢复清明,想起来了,一切都想起来了。

他的悟性不够,所以圣人只带走了尹喜。

“多谢圣人传道。”

恭恭敬敬跪倒在地地上朝着之前圣人坐过的位置行了一礼。

他知道这是他这一世能够遇到最大的机缘。

“我想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世值得了。“

......

接二连三的声音响起,函谷关下的一道道人族身影相继苏醒。

他们各有所得,哪怕是最差的,身体也变得比之前更加健康了,曾经在岁月中积攒下来的那些陈年暗伤全都消失的干干净净。

“圣人呐?”

“圣人呐?”

“圣人呐?”

......

当他们看到那个位置已经没有了人的时候,不约而同的问道。

“圣人走了,他带着关令尹喜走了。”

第一个苏醒的人开口说道。

接着众人的目光也开始纷纷恢复清明。

是了,圣人收了关令为弟子,带着他一起走了。

而圣人之所以会在关下讲道是因为怜悯他们。

“圣人之前讲的道我们要记下来,这些是我们这一世最大的宝贵财富,到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全都传下去,传给我们的后世子孙。”

有人开始说道。

“对,就是这样。”

“圣人大道,我们要把这逆天的机缘传下去,传给后人们,也要让他们追随圣人的脚步。”

“我还记得开头的那几句,你还记得多少?”

“我只记住了中间两句。”

“我什么都没有记下。”

......

等到他们想起来的时候,突然发现,之前清晰入耳的道德经,他们能记住的仅仅只有几句,甚至有些人竟然连一句都没有记住,急的差点都快要哭出来了。

“不要着急慢慢来,集合我们所有人的力量一定可以将圣人所讲的道全都记下来的。”

最初苏醒的那个人一边开口安慰着,一边朝人群中间走去,所过之处,众人纷纷让开一条道路。

“夫子。”

“夫子。”

......

原来他是函谷关中教授孩子断文识字的先生。

夫子走到中央,席地而坐,从袍袖中取出竹简和刻刀来。

“一个一个来,把你们记下的那几句告诉我,我好来记录,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还原之前圣人所传授的那一切。

“我先来,我记得最初的那几句话。”

一道身影分开人群站到夫子身前说道。

“好,你来说。”

夫子一手拿起刻刀,另一手把竹简按压在自己的腿上准备刻录。

“道可道,非常道......”

“砰。”

仅仅只是刻下两个字,竹简就轰的一下炸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