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刚回到建业,找了个驿馆住下,他还没有歇上半个时辰,吃上一口饭,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就找上门来了。
张昭、张纮、顾雍、步骘,他们四个人约好了,一起来劝周瑜,毕竟如今一半的江东兵权在这个水军大都督的手中。
他们的眼线早就遍布建业城了,所以周瑜刚刚找到驿馆住下,他们就上门了。
“鲁肃就是个商贾出身,懂什么谋略?那个卧龙也只不过是个乡野村夫,没有见识的平民百姓。现在这两个人沆瀣一气、上蹿下跳、煽风点火,鼓动主公与朝廷作对,是想要置江东百姓于何地?现在朝廷决定对江东用兵,如今已经是危急存亡之秋了,为了避免我江东六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还望大都督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个人围住周瑜,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其核心观点不外乎两个字,那就是投降。
周瑜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四个人,他心中虽然已经怒火滔天,但是脸上还是十分平静,他不急不慢地问道:
“各位的意见都是不战而降吗?”
张昭等四人异口同声道:
“当然,对于投降还是开战这一点上,我们都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投降。”
听了张昭等人的答案,周瑜点了点头,心中暗骂这些所谓的肱骨之臣不要脸,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开口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吕布势大,权倾朝野,而且兵精粮足,携一统天下之势,只有投降,才能保住江东的安稳。等明天见到主公以后,我一定会跟他说的,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各位还请先回去吧。”
送走了欢天喜地离开的张昭等人,周瑜正要吃饭,这时候又有一批人来拜访。
这批人正是当年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的程普、黄盖、韩当三人。
周瑜把他们请进会客厅,吩咐上茶。
程普迫不及待的开口道:
“大都督,我少年时候便跟随乌程侯孙坚将军,一起讨伐董卓,后来跟随先主公开创了这江东基业。即使献出我这条命,粉身碎骨,我也不怕!如今朝堂被那些投降派占据,我真是不甘心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黄盖接着道:
“我绝不会在吕布面前卑躬屈膝,折腰侍奉,就算是死,我也绝不投降!”
韩当喝了口茶,道:
“到底是战还是降,还请大都督决断!”
周瑜听后心中暗喜,他其实也是主战派,见到这些老将们也都主张开战,他不禁点了点头,问道:
“各位是否都已经下定决心了,与吕布开战?”
三人不等周瑜说完话,立刻跪地起誓道:
“我等头可断,血可流,绝不投降吕布,天地可鉴!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周瑜道:
“好的,其实我和你们一样,都不打算投降,等明天见到主公,我会跟他说的,天色不早了,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送走三人后,又陆陆续续有几批人来见周瑜,其中有投降派,也有主战派。
会客一直持续到三更时分。
直到送走了最后一批人,周瑜才吃上回到建业的第一口饭。
长江的水面悄悄潜入黑暗之乡。
夜色中传来水波轻轻拍打凭栏的响声。
低掠过云层的候鸟,扑腾着翅膀,使得荧荧的烛火也晃动起来。
在一片令人恍惚寂寥的意境中,周瑜弹起了琵琶。
杨柳细腰、体态婀娜、楚楚动人的小乔,手持美酒,在一旁侍奉,含情脉脉地看着周瑜,不时间还会发出轻笑。
周瑜多想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这时候,门童来报,又有人来拜访了。
周瑜脸上闪过不喜,本来想要直接赶人,后面想想还是算了,既然来都来了,那就见上一面吧。
会客厅中,来人脱下黑色斗篷,露出了碧眼紫髯的那张脸,正是江东之主孙权。
周瑜见到来人居然是孙权,连忙行礼,道:
“主公怎么来了?”
孙权看了一眼还没有离开的小乔,眼中露出贪婪之色,他很快就反应过来,现在周瑜还有利用价值,于是道:
“听说公瑾回来了,我就立刻来拜访你了,你在鄱阳湖训练水军如何了?”
周瑜道:
“五万水军都已经训练完毕,我敢保证,在这长江之上,没有人是我的对手。”
孙权点了点头,道:
“你见过张昭、程普他们了吗?现在朝中主降派和主战派,整日争论不休,孤头都大了,今天来这里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周瑜道:
“想我江东,自从乌程侯创业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代,如今基业已定,正越来越强大。江东的富强,绝不是为了让我等的子孙后代,可以怯懦地过安稳日子而奠定的基础。一代目孙坚将军白手起家、苦心经营,二代目孙策将军浴血沙场、征战一生,才建立起江东政权。如今怎么能轻而易举地将这片土地拱手送给吕布?一想到那些投降的言论,我就怒发冲冠,忍无可忍!”
孙权道:
“公瑾说的不错,但是投降派的主张是为了江东百姓的安危考虑,孤也不好处罚指责他们啊。”
周瑜道:
“什么为了百姓,还不是他们掩饰自己懦弱的借口罢了!我江东有长江天险,还有强大的水军,只要投仇敌忾,吕布又算的了什么?他那号称天下无敌的骑兵难道还能在长江之上驰骋吗?”
孙权道:
“可惜我江东的臣子们,大多都是贪生怕死之徒,如公瑾这样想的人,屈指可数啊。他们都说吕布善于用兵,有孙武、吴起之能,所以他们连打都不敢打,就一心想着投降来保全他们的荣华富贵。”
周瑜道:
“只要集结在鄱阳湖的水师,向长江开动,管叫它怒涛飞溅,江水倒流,消灭那些不谙水战的吕布大军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情。我周瑜一定要举起破邪之旗,挥舞讨伐之剑,率领江东的水师,在长江之上,给吕布永生难忘的败仗!”
孙权满意地回去了,君臣商议好,要在明日的评议会上,上演一出双簧,来打压那些投降派,然后顺势宣布开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