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人坐上马车,七拐八拐进了一条幽静的大街。
这条街上种了不少梧桐树,虽然叶子早已落光,但是高大的枝丫直伸向天际,夏天肯定是绿荫一片。
杨五介绍道:“这条街叫梧桐街,这里住的都是高门大户。
我们要看的宅子是先帝爷赏赐下来的,只是老太爷不想跟这些高门大户打搅搅,就搬去了南城那边,这宅子一直空着。带朱师傅过来就是想看看开火锅店合适不?”
于博:“哇,皇帝赏赐的,你让我们拿来开火锅店,是谁给你的勇气?你能做主?”
朱莹莹腹诽:“肯定不是梁静茹给的。”
杨五笑笑:“当然是二爷还有朱师傅。二爷可以当家做主一半,而朱师傅的厨艺给了我底气。
嘿嘿这宅子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如果能够用上当然再好不过。”
如果是杨九在这,一定会说嘿,五哥,你自诩稳重老实的人,现在也会说这样的话了。
朱青青:“谢谢杨五哥的信任。那我们先去看了再说。”
一路走过来,看到都是大门紧闭,不见闲杂人等。
果然是个幽静的好去处。
快到头的时候,马车停了下来。
杨五:“朱师傅,到了。”
众人下车,看到朱漆大门紧闭,门上并没有挂牌匾。
杨五敲击门环,过了一会儿,一个老伯把小门打开,探头往外看。
看见杨五惊喜喊道:“小五,你回来了?”
“是,岳父。”
杨五施礼道。
“芸娘没跟你一起来吗?”
老伯往他身后看,一个都不认识。
“店里正忙,芸娘不得空,等晚上打烊了,我再和她一起来,这会是带贵客来看看这宅子。”
“什么贵客?没听大宅那边来人报信呀?”
杨五:“临时想起过来的。”
老伯把小门打开,把众人放进去。
杨五:“这是我岳父,姓李。他和岳母一直在照看着宅子。
岳父,这是府中的贵客朱大夫一家。”
李伯朝朱家人团团做作揖。
“李伯好,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请。”
李伯以为朱家人是特意来参观这御赐的宅子里,并没有多吃惊。以前因为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杨家的一些亲友过来参观见识,他可没少接待。
众人跟着李伯进了门,外面是一道高大的影壁,绕过影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进院落。地面由青石板铺就,历经多年的踩踏,泛着柔和的光泽。庭院中央中央种着几株梅树,梅花盛开,散发着幽幽的清香。正前方是一间宽敞的会客厅,旁边还有抱厦,有回廊相连,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墙壁上挂着几幅水墨山水,尽显古朴典雅。
穿过会客厅外面那蜿蜒曲折、古色古香的回廊,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宁静而优美的景象展现在面前——这便是第二进院落。与第一进相比,此处显得更为宽敞开阔,仿佛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假山,它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庭院中央,栩栩如生,给整个院子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假山下环绕着五彩斑斓的花坛,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令人陶醉其中。
再往前看,一方清澈见底的鱼池跃入眼帘。池水中游弋着五颜六色的锦鲤,它们时而欢快地穿梭于枯荷和水草之间,时而静静地停留在水底,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安逸。
在鱼池的旁边,几棵粗壮的桂花树傲然挺立。想必等到金秋时节来临,满树金黄的桂花竞相绽放,如同一串串小巧玲珑的金铃铛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闻之心旷神怡,沉醉不已。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继续前行,正前方赫然出现一座气势恢宏的堂屋。堂屋的大门关闭着,透过雕花的门窗,可以看到里面的家具都是古色古香。堂屋两侧则分布着对称的厢房,厢房门窗上精美的雕花工艺堪称一绝,每一处细节都雕琢得细腻入微,充分彰显出昔日工匠们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吴迪踮着脚尖往里看了一会儿,悄悄对朱莹莹说道:“感觉在参观某个古镇的建筑。”
朱莹莹:“这不就是古建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