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双回过神,摆出微笑面容,走了过去。
“真是个漂亮的孩子。”
晋王妃笑道,“因为听说了你在云州的义举,我早就想见你了。”
魏无双礼貌但并不热切:“谢晋王妃夸赞。”
晋王妃笑的意味深长。
晋王一直想要拉拢辰王府,但是辰王府是坚定地太孙党,所以他一直想要从世子秦煜下手。
秦煜是个有才华的人,还是辰王府的继承人。
如果他可以倾向于晋王或者哪怕只要不像辰王那样一根筋,就相当于给晋王解决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于是道:“过几天我们府上也有春日宴,世子妃你到时候一定过来,我要将你介绍给他们认识,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巾帼不让须眉。”
魏无双躬身:“谢王妃抬爱,只是去哪家参宴我自己做不了主,待晋王府给我们辰王府下了帖子,我问过婆母之后,再做决定。”
晋王妃不悦,周围一时很安静。
听魏无双这意思,她本人对晋王妃的主动邀请没有任何心动的意思,她的立场和辰王府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也不知道是太傻,还是明着作对。
但不管哪个,这个时期,都算是十分不妥。
“你婆母没有掌家权,不如直接问问玉侧妃。”
众人都看向玉氏。
玉氏笑的有些尴尬:“我……”
“婆母此次未能主持春日宴,是因为身体不适,所以才将掌家权暂时交给玉侧妃,她才是辰王府主母,玉侧妃不能替我做主。”
魏无双今日一身淡粉色连衣裙,颜色娇嫩的如同最盛开的樱花,她很漂亮,说话语气柔和,看起来似乎也很温和,说这话的的时候不紧不慢。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攻击性。
但是玉氏和晋王妃都感受到了这些话里的夹枪带棒。
她这是拒绝了晋王妃并且踩了玉氏一脚啊。
晋王妃脸上已经有挂不住了,玉氏直接道:“世子妃,我这边走不开,可否请您亲自去请老夫人过来?”
魏无双笑笑:“那当然。”
然后转身离开。
周围有人立即道:“愚蠢。”
还有人在安慰晋王妃:“她太年轻,什么都不懂,别跟她一般见识。”
玉氏赶忙道:“她不过是个小地方来的商贾之女,王妃您何必抬举她?”
晋王妃笑笑,却笑的有些狰狞。
确实有些不识抬举了。
“啊哟!走水了!走水了!”
忽然有人尖叫起来,众人急忙都站起来:“怎么回事?”
老太太身边的一个管事妈妈跑过来:“各位夫人小姐们,走水了,你们快点散了,免得引起伤亡。”
玉氏一听,脸都变了:“哪里走水?”
“旁边的角房。”
然后就开始招呼后面跟来的丫鬟们,“快送各位夫人小姐们出去,快点,出了事咱们辰王府可就有大罪过了!”
说着就开始驱散众人。
玉氏简直糊涂了,角房隔着后花园有段距离,中间还有个小池塘,就算是走水了,赶紧找人扑了便是,将还没正式开始的春日宴就这么搅散了?
辰王府春日宴走水,光想想,这传出去也能叫人笑掉大牙。
她这位主要操持人,还怎么在大家面前有脸?
可是眼前的老嬷嬷是老夫人面前的管事妈妈,身份非同一般,更不是个做事不得体的,一时犹豫,宾客已经散尽。
玉氏有苦不能言,赶紧领着人去看角房的情况。
角房浓烟滚滚,确实是着了火,可是那几个抬水的小厮竟然抬着水,不紧不慢,一副愚蠢样子。
她气得折断一支柳条,上前亲手抽打那些干活的人:“没用的东西,在这里磨蹭什么,再不把火扑灭,我就叫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半个时辰过后,角房的火已经彻底扑灭,玉氏看着被烧坏的小小的黑房子,气的心肝疼。
为了这么个小房子,何至于把好好地春日宴给毁了!
她要去老夫人面前告状,那个管事妈妈实在是坏事的紧!
哪知道还没等她教训人,就传来消息,王爷回府了,叫她马上过去。
玉氏狠狠地跺了跺脚。
王爷上朝竟然都回来了,必然是听到了消息,他向来兢兢业业,办事得力,是陛下口口声声勤勉的表率,如今为了春日宴提前归来,那定然以为十分严重,待会儿要骂她一番。
一路上,玉氏已经想好措辞。
到了辞忧堂,刚迈过门槛就听到辰王呵斥道:“丢祖宗人的东西,跪下!”
玉氏立即跪在地上,一时有些茫然,王爷怎至于如此发怒?
但还是马上道:“王爷息怒,走水只是后花园角房,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叫宾客们都受了惊吓,确实是我我办事不利,明日便叫人拿上东西,去各府安慰夫人小姐们。
只是老夫人面前的管事妈妈小题大做,其实原本臣妾是能够将这件事大事化小的。”
老夫人冷笑:“看来是来怪我了。”
玉氏有些惊讶的抬起头。
辰王端坐主座,一脸阴沉沉,身上还是官服,一看就是没来得及换。
不过另一个主座上坐的不是小柳氏,而是老太太。
小柳氏只在下首,非常得意地瞟了她一眼。
魏无双站在她身后,倒是没什么表情。
玉氏赶忙道:“臣妾不敢,我只是向王爷说明真实情况,不想叫他太过担心。老夫人,借我一万个胆子,我也不敢怪您!”
说完,堂内一片寂静。
辰王秦泓瀚脸色黝黑:“来人,将她关到她自己的院子里,暂降为侍妾,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出来,一切事务由王妃和世子妃操持。”
老太太补充道:“我不想掺合你的内宅事务,但是你再给我捅出篓子,别怪我不客气。我们辰王府一世英名,可别被你宠妾灭妻的名声给祸害了。”
辰王立即颔首:“母亲,这次叫你担心了,儿子不会再糊涂了。”
玉氏简直惊呆了:“王爷,只是臣妾管理不当,您骂我打我都行,怎至于如此重罚?老太太不理事务,未免听信一面之词,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