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 第472章 贵霜帝国崛起时,赤峰乌桓叛乱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2章 贵霜帝国崛起时,赤峰乌桓叛乱起

武进十年十月九日,秋高气爽,秦皇宫内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西方传来消息,贵霜帝国与西娑多婆大战,且贵霜帝国处于上风。这一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大秦君臣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朝堂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面色凝重。

嬴安高坐在龙椅上,眉头微蹙,目光扫过群臣,开口道:“西方战事已起,贵霜占优,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中书尚书江革越众而出,他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贵霜帝国虽失河中与巴尔赫之地,然其底蕴深厚。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贵霜帝国若此番胜了西娑多婆,必将称霸印度西北。届时,我大秦西境恐受威胁……”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大秦疆土广袤,兵马虽多,但要镇守如此辽阔的疆域,兵力难免捉襟见肘。

嬴安轻叹一声,无奈道:“如今征西军驻河中,安西军驻巴尔赫,伏波军屯驻于阗,西域军还要镇摄西域。我大秦疆土太大,实无足够的兵力再行驻扎。这可如何是好?”

大殿内一时陷入沉默,众臣皆低头沉思,寻找良策。

就在这时,武备尚书耿秉迈步出列。他抱拳朗声道:

“陛下,末将以为克什米尔之地至关重要,必须驻扎一支军队。”

嬴安闻言,目光一亮,示意耿秉继续说下去。

耿秉说道:“克什米尔乃战略要地,若有敌军从此处进犯,我大秦西域将危在旦夕……”

江革听了,微微皱眉,道:“耿尚书,如今大秦各处兵力本就紧张,若再抽调兵马前往克什米尔,其他地方的防务恐受影响。”

龙方等也上前说道:“江尚书所言极是,此时调兵需慎之又慎。”

嬴安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大殿内突然鸦雀无声,群臣们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秦皇的决断。

良久,嬴安叹了口气,传唤了一名白玉奴。

这名白玉奴身着一袭淡紫色轻纱长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兰花图案。她步履轻盈地来到嬴安面前,盈盈一跪。

嬴安看着她,语气沉稳地说道:“你即刻前往陇西,传朕旨意,命折云为扶风军将领,率领扶风军进驻克什米尔的勃律城。”

白玉奴领命而去,而大殿内的群臣却炸开了锅。太武军已经前往绥芬河地区,如今扶风军又要前往克什米尔,天子六军一下子就少了两支,这让群臣们感到一丝不安……

门下尚书龙方等躬身道:“陛下,太武军与扶风军皆为天子六军,如今两支军队都被派往边陲,朝廷的威慑力恐将大减。还请陛下三思。”

嬴安听了,微微摇头,说道:

“龙爱卿所言,朕并非不知。但我大秦边陲形势颇为严峻,克什米尔地处要冲,若不加以镇守,一旦有失,则西域不安。西域安,则河西安。河西安,则天下安。此乃朕深思熟虑之策,望爱卿勿要再言……”

群臣们听了,面面相觑,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秦皇心意已决。

嬴安看着群臣们的反应,心中也有些无奈。大秦的疆土实在是太大了,要镇守如此辽阔的疆域,需要太多太多的军队。但目前的形势有点不容乐观,他也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诸位爱卿,”嬴安开口道,“我大秦如今虽面临些许困难,但只要我们君臣一心,众志成城,定能克服万难,守护好我大秦的疆土。”

群臣们齐声应道:“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嬴安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退朝吧。”

群臣们纷纷行礼,退出了大殿。大殿内只剩下嬴安一人。

嬴安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他需要更加努力……

嬴安从朝堂返回寝宫,步履略显沉重。

寝宫内,华丽的装饰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却难以驱散嬴安心中的阴霾。他躺在柔软的床榻上,锦被轻覆,目光怔怔地望着头顶上的帷幔,心中满是无措。

天下局势如同变幻莫测的风云,让人难以捉摸。谁曾想,之前还岌岌可危、险些覆灭的贵霜帝国,竟能在短时间内再次崛起,而且在与西娑多婆的战争中占据上风。这一变化,无疑给大秦带来了新的威胁。

“贵霜,满饰……”嬴安喃喃自语,语气中透着深深的无奈。贵霜帝国的崛起,让大秦在西疆的局势变得复杂起来;而满饰都护府那边,虽然暂时没有太大的动荡,但也让他颇费心思。

嬴安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自己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他需要冷静思考,制定出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白玉奴杨凝冰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她身着一袭浅粉色的薄纱长裙,裙摆曳地,如同一朵盛开的桃花。

杨凝冰轻轻走到床榻边,柔声说道:“陛下,喝杯热茶吧,暖暖身子。”

嬴安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杨凝冰,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感觉身体渐渐暖和起来。

“唉,天下局势变化太快,你说朕该如何是好?”嬴安望着杨凝冰,轻声问道。

杨凝冰一愣,她没想到秦皇会问她这样的问题。她想了想,说道:

“陛下,天下局势虽然复杂,但只要您心中有百姓,有大秦,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嬴安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你说得对,朕不能辜负百姓和大秦。”

就在这时,嬴安忽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只见白玉奴邓绥匆忙赶来,她身着一袭艳红色的宫装,裙摆飞扬,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陛下,大事不好了!”邓绥气喘吁吁地说道,“赤峰的乌桓人叛乱了!”

嬴安闻言,只觉心头一震,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他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沉声说道:“传朕旨意,即刻召开朝会!”

不多时,文武百官齐聚朝堂。

嬴安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眼中怒火熊熊。他扫视着群臣,声音中透着无比的愤怒:

“乌桓人,这些反复无常的蛮夷!他们叛乱了多少次了?朕都快被他们逼疯了!朕决定,下达屠杀令,屠尽乌桓人!”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中书尚书江革连忙出列,他身着神情严肃,躬身劝谏道:

“陛下,您是秦皇,乃是天子。我大秦以儒学为主,讲究仁德。怎可行灭族之事?还请陛下三思啊!”

嬴安听了,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但心中仍是愤恨难平。他强压着怒火,传唤了一名白玉奴,语气冰冷地说道:

“你速去东北宣诏,命太武军不要进驻抚顺了,直接前往赤峰,镇压当地的乌桓叛乱。三日不得封刀!”

白玉奴领命而去,朝堂上一片沉默。

群臣们心中也都憋着一股火,乌桓人屡屡叛乱,实在是太可恶了。他们好好的秦人不当,每隔几年就兴风作浪,给大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嬴安看着沉默的群臣,心中叹了口气。他知道,三日不封刀有点残忍,但乌桓人的行为实在是让他忍无可忍。

“诸位爱卿,”嬴安开口道,“乌桓人叛乱,朕已下令太武军前往镇压。希望此次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朕也希望你们这些官员尽职尽责,防止其他蛮夷趁机作乱。”

群臣们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嬴安点了点头,说道:“退朝吧。”

群臣们纷纷行礼,退出了大殿。

嬴安靠在龙椅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