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闽越叛乱被天策军剿灭的消息如一阵春风吹至咸阳。
大秦朝堂上,秦皇嬴安高坐在龙椅上,他那威严的面容下也隐隐有着一丝放松。大臣们也都松了一口气,仿佛一直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被移开。
文臣江革率先出列,他恭敬地弯腰行礼后,缓缓说道:“陛下圣明,此次天策军能够迅速剿灭闽越叛乱,实乃陛下的威德远播。
闽越之人妄图叛乱,此乃逆天之举,如今被平定,正彰显了我大秦的国运昌盛,让四方蛮夷不敢再有觊觎之心。”
文臣龙方紧接着站了出来,他面容严肃的说道:“陛下,江大人所言极是。然而微臣以为,此次闽越叛乱虽平,但也暴露出我大秦边疆治理的一些隐患。
闽越之地远离咸阳,山高路远,当地之人受教化不足,才会被奸人蛊惑。
微臣建议应派遣更多的儒生前往闽越,兴办学堂,传播圣贤之道,让闽越之人真正从心底归服大秦。”
武将耿秉听后,上前一步。他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末将以为龙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闽越之地,民风彪悍,仅靠文治恐难以长治久安。
天策军此次虽剿灭叛军,但闽越之地仍需有大军长期驻扎,以保闽越之地的安宁……”
秦皇嬴安听着大臣们的观点,微微点头。他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大秦的威德,确实不可忽视,我大秦之威应让天下人敬畏。
龙爱卿,你提出的儒学教化也颇为重要,闽越之人若能真心归服儒学,那便不会轻易被煽动叛乱。
闽越之地刚刚被平定,大军驻扎自是必要,但也不可过于扰民……”
朝堂上继续讨论着该如何处置闽越。
这时,秦皇嬴安目光缓缓扫视过朝堂上的群臣,而后缓缓开口谈及永宁县和永宁县令杨睨:
“朕以为,此次闽越叛军未能成功北上吴地,永宁县和永宁县令杨睨的贡献不可忽视。永宁县死死抵住了闽越叛军的攻势,才使得我大秦南方未遭受更大的战乱。”
群臣听后皆点头表示赞同。
文臣江革上前一步,恭敬地弯腰行礼,而后说道:“陛下圣明。微臣听闻永宁为了挡住闽越叛军,战况惨烈至出现了人相食之景,实在是令人心酸凄凉。
永宁县百姓为了大秦,遭受如此大难,陛下应当予以救济。”
嬴安听着江革的话,微微点头,心中对永宁百姓的遭遇也有几分动容。他说道:
“江爱卿所言甚是。朕即刻下旨,永宁县免税七年,同时立即让扬州各郡迅速救济永宁,务必要让永宁县的百姓们尽快从战乱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此时,文臣龙方等又将话题转到了永宁县令杨睨身上。
龙方等说道:“陛下,永宁县令杨睨在抵挡闽越叛军时,虽有大功,但他私自募兵,这可是违背了朝廷律法啊!不知道陛下如何处置?”
嬴安微微抬了抬手,说道:“朕知道。杨睨私自募兵,按律当罚。但朕念在他全然是为了朝廷,为了大秦,其功大于过。朕决定把杨睨派往闽地,任清源节度使。”
群臣听闻这个新的官职名称,皆面露疑惑之色。耿秉忍不住问道:“陛下,这节度使是何官职?末将从未听闻。”
秦皇嬴安看了看群臣好奇的模样,耐心地解释道:“朕考虑闽地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叛乱,需要专人用心治理。倘若闽地再归于扬州管辖,扬州地域太过广大,恐难以周全管理。
所以朕决定设立节度使这个职位,专门管辖那些难管辖的地区。这算是朕的一个试验,看看节度使能否更好地压制叛乱严重的区域。
朕意已决,九州之外用都护,九州之内,叛乱重者,用节度。
朕希望这一举措能够加强朕对大秦各州郡的掌控。”
群臣听闻,心中这才恍然。
文臣江革说道:“陛下真是深谋远虑,此等创新之举,必能让大秦的统治更加稳固。
这节度使之职,既能针对叛乱严重之地,又能给予官员更大的权力以便灵活治理,实在是妙。”
文臣龙方等也附和道:“陛下圣明。那杨睨若能在清源节度使的任职上表现优越,定能为闽地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陛下不吝重赏,也必能激励更多官员为大秦尽心尽力。”
秦皇嬴安微微颔首,他的目光中透着坚定:“朕希望杨睨能明白朕的苦心。他若能将清源治理得井井有条,让闽地不再有叛乱之事,朕不仅会给予他金银财宝,还会让他的家族荣耀加身。
朕的大秦,不容许再有叛乱发生,必须要从各方面完善统治!”
武将耿秉抱拳说道:“陛下,末将相信杨睨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他在永宁时就表现非凡,在闽地也定能有所作为。
只是末将担心,这节度使权力过大,是否会有尾大不掉之嫌?”
秦皇嬴安看着耿秉,眼神中带着一丝威严:“朕知道你的担忧。但朕既然设立此职,自然会有制衡之法。
朕会派遣心腹之人前往闽地监督,而且杨睨若有不轨之心,天策军还在闽地驻扎。
朕相信,只要运用得当,节度使制度必能为大秦的繁荣稳定添砖加瓦。”
群臣听了嬴安的话,纷纷行礼:“陛下圣明,陛下考虑周全,臣等定当全力支持陛下的决策。”
秦皇嬴安看着群臣的态度,满意地点了点头:“朕希望各位爱卿都能各司其职,为大秦的发展出谋划策。
朕的目标是让大秦的版图不断扩大,让大秦的子民都能安居乐业。开疆拓土乃朕之所愿,河清海晏亦是朕之所求……”
正在这时,突然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众人侧目,只见一名白玉奴匆匆而来。
白玉奴身姿轻盈,却带着一丝急切。她径直走向秦皇嬴安,盈盈下拜后,轻声说道:“陛下,娜娘娘要生了。”
嬴安一听,他那原本冷峻威严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喜悦的笑容。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声音中满是兴奋:“朕的娜布其要产子了,这可是大喜之事啊!”
随后,嬴安清了清嗓子,对着朝堂上的群臣们说道:“今日的朝会就到这儿吧,朕要去看看。”
说罢,嬴安便匆匆离开了朝堂。
群臣们看着秦皇嬴安离去的背影,小声地议论起来。
文臣江革轻声对身旁的龙方等说道:“陛下的子嗣越多,我大秦的根基便越稳固啊!这可是陛下的第四个孩子了。”
龙方等点头应和道:“是啊,陛下子嗣繁茂,于我大秦而言,乃是国运昌盛之象。日后这大秦的江山,也更有传承之人了。”
另一边,嬴安心急如焚地朝着娜布其的寝宫赶去。他脚步匆匆,连身边的白玉奴都要小跑着才能跟上。
嬴安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娜布其,你一定要平安无事啊!”他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当嬴安赶到寝宫门口时,白玉奴们正在忙碌地进进出出。嬴安想要立刻冲进去,却被一名产婆拦住了。产婆恭敬地说道:
“陛下,产房污秽,陛下此时不宜进入,还请陛下在外面等候。”
嬴安焦急地在门口踱步,他的心中满是对娜布其和孩子的担忧。他时不时地透过门缝向里面张望着,尽管什么也看不到,可他的目光中依旧充满了急切。
寝宫内,娜布其躺在产床上,她的额头上满是汗水。她紧紧地咬着嘴唇,努力忍受着生产的剧痛。接生的产婆在一旁不断地鼓励着她:
“娘娘,用力啊!再用力些。孩子就快出来了。”
娜布其的秀发已经被汗水湿透,贴在她那娇美的脸庞上。她的红唇微微颤抖着,发出轻微的娇吟声。她的双手紧紧地抓着床单,那原本圆润的指甲因为用力过度而有些泛白。
产婆看着娜布其的情况,继续说道:“娘娘,您可是有福之人,这孩子一定也是个有福气的。您再坚持一下下就好。”
娜布其听着产婆的话,深吸一口气,又一次用力。她的身体在产床上扭动着,宛如一只待宰的死鱼。
而在门外的嬴安,此刻已经等得心急如焚。他对着门内喊道:“爱妃,你一定要挺住啊!”
嬴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对爱人深深的关切。
终于,寝宫内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产婆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她大声对外面说道:“陛下,是个小皇子呢!”
嬴安听到这个消息,脸上满是喜悦。他不顾另一个产婆的阻拦,冲进了寝宫。他来到娜布其的床边,看到虚弱但脸上带着幸福笑容的娜布其,以及她身边包裹着的小婴儿。
嬴安握住娜布其的手,轻声说道:“爱妃,你辛苦了。你为朕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娜布其微微抬起头,看着嬴安,虚弱地说道:“陛下,臣妾不辛苦,只要孩子平安就好。”
嬴安轻轻抚摸着小婴儿的脸庞,说道:“朕的这个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大秦的栋梁之才。”
此时,整个寝宫都弥漫着一种新生的喜悦氛围,仿佛这个小生命的诞生为大秦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娜布其伸出手,她抱着刚刚出生的孩子,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期待。
娜布其轻声对嬴安说道:“陛下,您给这孩子取个名字吧!”
嬴安凝视着孩子那皱巴巴的小脸,沉思片刻后,说道:“就叫嬴皓吧!皓者,光明、洁白之意,朕希望他的一生如同这名字一般,光明磊落,有高洁的品德。”
娜布其轻轻念着这个名字,嘴角泛起一抹幸福的笑容:“嬴皓,真是个好名字呢,陛下。”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和白玉奴们恭敬的行礼声。原来是皇后折玉儿、皇妃韩嬗珊和皇妃独孤凤听闻娜布其成功产子,前来探望。
折玉儿迈着端庄的步伐走进来,她看着娜布其和她的孩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妹妹辛苦了,这孩子真是可爱呢!”
韩嬗珊也跟着说道,她的声音如同黄莺出谷般清脆:“是啊,瞧这小模样,长大后定是个俊朗不凡的皇子呢!”她走近床边,眼睛里满是喜爱。
独孤凤则是直接走向嬴安,盈盈一拜后说道:“陛下,恭喜陛下又得一子。”
嬴安笑着扶起独孤凤,说道:“众爱妃都来了,朕今日心中甚是欢喜。”
折玉儿看向嬴安,问道:“陛下,不知这孩子可有名字了?”
嬴安回答道:“朕已为他取名为嬴皓。”
折玉儿微微点头:“嬴皓,这名字甚好。陛下用心了。”
韩嬗珊也在一旁附和道:“这名字一听就充满了陛下对小皇子的期许呢!”
独孤凤则笑着对娜布其说:“娜布其妹妹,你可真是有福之人,小皇子定会茁壮成长的。”
娜布其抱着孩子,感激地说:“多谢姐姐们的祝福,有姐姐们的关爱,这孩子定会平安长大的。”
此时,寝宫内充满了温馨的氛围,女人们围绕着孩子的话题轻声交谈着,而嬴安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妃子们和睦相处,心中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