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指挥,大公子说过,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一场内战,都是同种同族的,没必要下死手。所以我觉得跟周军达成某种程度的战场默契很有必要,打打谈谈对我们更有利,这事交给我来办吧。”
说完,李进喜为稳妥起见,又补充道:“我拿一个计划出来,总指挥觉得可行的话,经军委会批准后再执行,当前的重点是先把周军打疼,这样他们才可能跟我们坐下来谈。”
做为被重点培养的未来海军将领,李进喜除了受三兄弟的言传身教外,后世某些着名的战略、战术,也经常听李子强提起。
可以说,李进喜脑中的许多战术思想,都是李子强强行灌输的,他不求手下的高级将领能马上理解,但反复强调要从实战中加以总结、消化。
“行,这事我不好出面,你尽快拿一个方案报上来。”
对李进喜的谨慎苏浩给予了充分的理解,阵前与敌方谈判,没有军委会的授权,他也不敢私下拿主意,万一日后被有心人拿出来说事,百口也不能分辩。
所以,楚南政务院和军委会等各级权力机构,都在强调程序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加强管控,更是对上上下下的保护。
“另外,还有一件事得马上去办,飞艇基地的跑道得修整一下。嘿嘿,苏兴旺这家伙算是捞着了,要不了多久,他的空降团也能上天了。”
苏浩同时还得到一条命令,在阳州、江宁、崇华岛同时开工建设三座机场,看来飞机很快就要承担作战任务。
阳州到江宁的直线距离约八百公里,江宁到崇华岛不到四百公里,以江宁为中心,空军能将大唐全域置于炸弹的威胁之下。
不但如此,就是大周的都城洛城,离阳州也不过六百公里,离江宁是八百多公里。
因此,只要四发引擎的飞机量产后,战机的作战半径达到一千公里就不是难事,那时镇永军真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总指挥,我们陆军什么时候也能配上飞机啊,司令不是说过,将来陆军也可以有航空兵,就是能够垂直起飞、降落的那种。”
苏浩说起空军来,满脸都是向往的表情,苏大柱凑兴也帮着畅想。直升飞机的概念,李子强早就跟他们这些高级军官普及过。
当时还以为会是遥远的事情或者只是畅想,现在看来,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以他对陆记三兄弟的了解,既然有概念提出来了,那么真家伙很可能在研制之中,或者将要准备研制。
“是啊,总指挥,还有我们舰队。司令可是说过,将来飞机可以在大船上起降,叫什么航空母航。总指挥,我可得先跟你排个队,要是成立海军了,你可得帮我说句话,不能老让我在内河里飘着吧。”
李进喜跟着苏浩几个月,了解到这位军中的二号人物,对空军和海军的事情特别上心。心里早就猜测,未来的第一任海军司令很可能由苏浩来担任,这就早早地打下埋伏。
“你们两个,是不是太闲了啊,都还没影的事情,这就惦记上了,赶紧的拿出具体方案,眼前的仗打不好,说什么都是白搭。”
将手下两个大将轰走后,苏浩沉下心来对着地图沉思。
从最新的电报中,苏浩看出陆少峰的战略思想已做了调整,之前基地迟迟才回电,很可能在做最后的决断。
这个改变,体现在江宁这边,就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双方的战略平衡且冲突不断。楚南方面可以借机从大唐大量移民到新占领的南汉。
而且,将崇华岛提升到特区的地位,以此为基础,再在东南沿海的岛屿上建立海军基地。
苏浩一边想,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心里也很快有了结论。
“看来,我还是缺乏三哥所说的战略定力,一心只想着攻城掠地,却忘了攻城掠地到底是为了什么。”
苏浩这时来了一个换位思考,将自己从一名统兵将领的角色中分离出来,考虑如果镇永军马上攻下江宁或大唐全境,该如何消化和吸收这偌大的地盘。
只如此一想,苏浩心里就是一惊,也更理解陆少峰为何要最后调整战略思想。
还是人啊,也就是三兄弟经常提到的群众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因为在三兄弟身边待得最久,苏浩较本时空的人更清楚他们胸中所思所想。三兄弟给他描绘的新世界,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本时空的平等社会。这样的思想,本时空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透彻?
再看看身边的这些高级军官和楚南体系内的高官,又有几个人是从心底里认可呢?一切都需要时间去改变,需要人去实践。
他苏浩三年前还是丧家之人,其他人也差不多。短短三年,他就成了统兵数万的大将军,就连苏大柱这样的人,也成了一师之长,是他们天纵其才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一切都因为有了陆记镇永军。
若是抛开镇永军的装备,苏浩可能比不上一名禁军的民团指挥使,哪能有现在的赫赫威名?
“拿下南汉和安南后,若无重大事件发生,两至三年内,政务院的要安心发展经济和民生,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军委会亦决定,在维持周、唐两国战略平衡的态势后,不再向北大规模使用武力,要全力发展空军、海军之力量,初步达到大规模、远距离投送兵力的战略机动能力。”
苏浩将电文最后听几段文字读了十数遍,一字一句斟酌过后,决定尽快回永陵一趟,同三兄弟好好聊聊。
江宁城,楚南会馆。
李冒很明智地将会馆当成了家,除了外出公干或会友外,他几乎很少离开这里。
无它,现在的楚南会馆,应该是金城城最安全的地方,比皇宫都要安全。
楚南会馆是政务院从皇家买来的一座大院,镇永军半个营近五百战士驻扎在院里。
不但如此,这座大院还靠近城北的水门关卡,只要事情紧急,院内的人可以在城外镇永军的接应下快速撤离。
做为楚南权力的延伸,政务院知会城内的各国使团,明确提出楚南会馆不可侵犯。任何对会馆的不利举措,都被视为是对楚南的战争行为,镇永军将予以坚决打击。
“李都指挥使,在本院看来,江宁城固若金汤,不知都指挥使还有什么顾虑?”
一大早,李敢就来拜会,李冒故作不知、一如既往地打起官腔。
这几个月李冒可谓是春风得意,江宁城的大小官员,只要能巴结得上的,都在想方设法地同他攀交情、走门路,极大地满足他之前颇受排斥的心灵。
“院长,周军渡江南下就是眼前的事情,我部两万五千人都撤到城内,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若战事打上一年半载,城市供应和军需都会是大问题。”
李敢所部,都装备了镇永军的燧发火枪,江宁城四周的城墙上,布置了五十门楚南出产的大炮。李敢认为自保已没有问题,他担心周军围城。
古代攻城,还是江宁这样为数不多的大城,以传统手段,不围上几个月是分不出胜负的。如此一来,江宁城内五十多万民众,和七八万的守军的物资补给,就是最大的困难。
“这一点都指挥使尽可放心,政务院和军委会都已考虑到。只要我们双方严格执行协议,本院可以保证,周军这次一定会无功而返,而且还会给周军重创。”
“那时,都指挥使就是镇国柱石,朝廷那些宵小再也不能生事。”
李冒这时大包大揽,为了给李敢再吃一颗定心丸,他又将刚刚收到的指令道出。
“为了保障军需等物资供应,本院刚接到政务院的命令,要求我尽快跟朝廷商谈,将城外镇永军军营扩建成空军基地,方便运输飞机和战机的起降。李都指挥使请看,这是空军基地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