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庭院,余悠悠和萧逸各自坐在藤编摇椅上,摇椅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余悠悠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泛黄的相册,指尖轻轻抚过照片上的纹路,仿佛能触摸到那些逝去的时光。
萧逸则捧着一杯热茶,茶香袅袅升腾,氤氲了他眼角的皱纹。
“你看这张。”
余悠悠忽然停下翻动的手,指着一张照片笑出声。
照片里,五岁的萧念安穿着背带裤,蹲在公园的花坛边,鼻尖上沾着一抹颜料,眼睛却亮晶晶地盯着画纸,而余悠悠和萧逸蹲在他两侧,脸上同样沾着颜料,三人笑得格外灿烂。
萧逸凑近看了看,嘴角也勾起温柔的弧度:“那时候安安画的小鸭子,翅膀比身子还大,还说要让小鸭子带他去月亮上。”他伸手轻轻摩挲着照片,仿佛要将那段记忆复刻在掌心。
余悠悠的眼神变得柔和,思绪飘向远方:“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安安都长成大小伙子了,都去国外读大学两年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眼角的细纹里藏着思念。
萧逸放下茶杯,伸手握住余悠悠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岁月的褶皱传递过来:“孩子总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就像当年他说要像小王子一样去探险。我们要相信他,就像他小时候相信我们一样。”
余悠悠转头看向萧逸,他的鬓角已经染上白霜,曾经挺拔的身姿也微微佝偻,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盛满了对她的深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经历了这么多,能有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运。”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感慨。
萧逸握紧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是啊,从安安牙牙学语到现在,我们见证了他每一个成长瞬间。
那些辛苦和快乐,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还记得他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吗?摔得膝盖都破了,却咬着牙不肯哭,说自己是勇敢的小画家,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怎么不记得。”余悠悠笑着,眼眶却有些湿润,“当时你在后面扶着,明明累得气喘吁吁,还硬撑着说不累。等安安骑远了,你蹲在地上揉腰的样子,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中带着岁月沉淀的默契。
风穿过庭院里的桂花树,带来阵阵清甜的香气,几片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轻轻落在摇椅旁的草地上。
“你说,我们是不是该把家里收拾收拾?”余悠悠突然说道,“把安安小时候的画、奖状,还有那些小玩具都整理一下,说不定等他以后成家立业了,看到这些会很有感触。”
萧逸点点头:“好,我们一起整理。这些都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回忆,是要好好保存下来。就像我们一直想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传承给孩子一样,这些物件也是传承的一部分。”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等安安再大一点,带他去旅行吗?虽然现在他自己去看世界了,但那些计划我都还记在心里。”余悠悠从摇椅旁的小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旅行攻略和计划。
萧逸凑过去看了看,笑着说:“等他回来,我们一家人再一起去。就像他小时候那样,手牵手走遍每一个地方。不过那时候我们可能走不动咯,得让他搀着我们。”
“那就让他带着我们去探险。”余悠悠合上笔记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们还要把这些年的生活感悟都告诉他,让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他的港湾,就像你当年对我说的那样。”
萧逸伸手轻轻捋了捋余悠悠耳边的白发:“这些年,我们一起经历风雨,也一起享受阳光。看着安安长大,我们也在成长。我有时候在想,所谓传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生活永不放弃的热爱,还有家人之间相互扶持的信念。”
“你说得对。”余悠悠靠在萧逸肩头,感受着熟悉的温度和气息,“记得有一次,安安考试没考好,整个人都很沮丧。是你耐心地开导他,告诉他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就像画画一样,画错了可以重新再来,生活也是如此。从那以后,他遇到困难总是很乐观。”
“这也是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萧逸轻声说,“我们教会了他,他也教会了我们很多。看着他从那个爱幻想的小男孩,成长为有自己理想和追求的青年,我真的很骄傲。”
庭院里的阳光渐渐西斜,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余悠悠和萧逸起身走进屋子,开始整理萧念安儿时的物品。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幅幅画作装进相框,把奖状整齐地叠放在盒子里,那些小玩具也被擦拭干净,重新摆放在书架上。
“你看这个。”
余悠悠拿起一个破旧的卡通火箭形状的存钱罐,“这是安安小时候最喜欢的,说要存钱让小鸭子飞到月亮上。”
萧逸笑着接过存钱罐:“没想到他还留着。等他回来,看到这些一定会很惊喜。”
夜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余悠悠和萧逸躺在床上,像往常一样聊天。“你说,等安安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会不会像现在这样,给他讲安安小时候的故事?”余悠悠轻声问道。
萧逸将她搂得更紧:“当然会。我们要把这份爱和温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就像我们的父母当年对我们一样,这就是生活最美的传承。”
窗外,月光如水,宁静而祥和。余悠悠和萧逸在彼此的怀抱中渐渐入睡,他们知道,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深情,以及传承的信念,永远不会改变。
而这份信念,也将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萧念安前行的道路,以及未来更多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