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可是说了,这个阎圃乃是大才,要么招募,要么杀掉,可绝对不能让他落入曹操的手中。
可能糜竺的参照物对应的是诸葛亮吧,所以对此嗤之以鼻,哪儿这么多的大才啊。
如果他阎圃是大才张鲁还能窝在汉中一地吗?要不直接干掉算了,招揽的话实在是太麻烦了。
杨松答道:“吾也是没有想到,可是阎功曹确实邀约我喝酒了,我突然想起先生的话,就赶紧先推脱回来向先生问计了。”
糜竺点点头:“使君做的很对,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要慢慢商量一个万全之策,即使使君再有急智也没法思虑周全。
现在某便为使君分析一下阎圃接下来的动作,然后使君就可以知道自己需要怎么做了。”
杨松忙不迭的点头:“倒是劳烦先生了。”
糜竺道:“依某上次所言,阎圃肯定不会是在家中对使君行使刺杀之事的,那么,咱们就分析一下他会在哪里刺杀使君方便。
使君且看——”糜竺打开一张图,正是他画的南郑的草图,然后他在图上画了数条弯弯折折的线:“这是从阎圃府邸到使君府邸的几条路线。
某对南郑的地势不是很熟,使君觉得阎圃会在哪个地方刺杀你?”
杨松见状大喜:“先生真是奇才,你这样一分析顿时阎圃的行动都在掌控之中了。”他慢慢地看着地图,指着其中的一条道:
“这条路的距离虽然不是最近的,但是却是最为便利的,平时某都是走这条路,如果按常理推测,某在不防之下,肯定也会走这条路。
而且这条路上有一片密林,现在虽已至隆冬,但亦能藏人,在那里埋伏刺杀之人,极为便利,嘿嘿,只要某不选这条路,
那阎圃的计划岂不是就会落空了!某锐若能安全回去的话,待得他日,肯定要暗自讥讽他一番。”
糜竺却反问道:“为何要不走这条路?为何要让阎圃的计划落空?使君又为何暗自讥讽,阎圃既然想杀掉你,
那么第一次没有成功肯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杀掉使君为止,使君难道要日日提防不成?”
杨松这时才反应过来,好像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又急忙问道:“那某该如何?”
糜竺道:“当然是以牙还牙了!阎圃想要使君死,那使君也可趁机让他死,这样不就永绝后患了。”
“这怎么行?这怎么行?”杨松听罢,一跃而起,来回地踱步,“我两人并无死仇,如何能有杀死他的心思?
再说,阎圃智计卓绝,深得主公信任,我杀了他的话主公也必然怪罪于我,此计不妥!”
“哈哈!”糜竺笑道:“某亦知使君与阎圃没有死仇,但现在不是使君要杀阎圃,而是阎圃想要杀你。
使君莫非想要千日防贼,等着阎圃刺杀你的事情败露然后才展开报复不成?但恐某一天就会被贼所趁,使君可要想好了。
到时候想要后悔都恐怕都晚了,某只是一介商贾而已,只要能让某的商路畅通,某打点使君是打点,打点其他人也是打点。
若是使君作古,某无非是再多花点心思重新打点罢了,但使君可是要付出自己的性命。”
生命就是杨松的命门,这些年,他贪的实在是太多了,现在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怎么能接受自己突然死去的事情呢?
万万不能!
“那先生你说我该怎么办?杀掉阎圃的话主公怎么可能不怪罪嘛。”
“那就学着阎圃,将自己的嫌疑全部洗脱,让大家都觉得不是使君做的不就行了?”
“你是说——”杨松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明悟,“我先发制人,先请阎圃到我家饮酒,然后在必经之路上将阎圃刺杀?”
糜竺失望地摇了摇头,对于眼前这个蠢人,他到底在期待什么?期待他能猜到自己的想法?这简直太可笑了。
“非也,阎圃欲刺杀使君以某之鄙陋尚能猜测的到,那使君邀约,阎圃岂能猜不到?所以邀约之计已然落入下乘,乃不智之举也!”
杨松这下搞不明白了:“那先生让我刚才学着阎圃是什么意思?阎圃这刺杀的计策不是挺好的吗?那到底应该怎么做,还请先生明言。”
“当然是在酒宴上对阎圃展开刺杀。”
“什么?我?刺杀阎圃?先生没搞错吧?那阎圃武艺可是不低,我,我怕打他不过,那就图穷匕见,再也转圜不过来了。”
糜竺道:“哪里需要使君图穷匕见了?只需要略施小计便可令阎圃身亡?”
“哦?计将安出?”
“嘿嘿!使君且看,此壶乃是由鸳鸯转香壶改装而来,比之更轻便,操作更神不知鬼不觉,只需要按住壶柄的位置便可倒出正常的酒,
反之,倒出的则是毒酒,使君只需要将此壶装上美酒和毒酒,想办法带进宴会上,然后趁着你与阎圃二人皆酒至半酣的时候,取出此酒,
敬献阎圃一杯,他若不信,你便当着他的面饮一杯甚至饮两杯都行,这样,阎圃定然不会防备,便会将毒酒饮入腹中,但此刻大家都会喝醉,
阎圃如何能注意酒的口感?而此毒一时半会儿却不会发作,等到发作的时候,使君早已经因为中了刺客的刺杀而重伤修养。
这样一来,张汉宁两大谋臣都被刺杀,谁能怀疑到使君的头上来?肯定会怀疑是外部的敌人去了,到那个时候,曹孟德、刘玄德、
马孟起、刘季玉、孙仲谋等人,你说张汉宁会怀疑是谁做的?”
鸳鸯转香壶是古代一种“稀世珍宝”,历代都以“稀世珍宝”着世于名。
鸳鸯转香壶始见于汉代,汉惠帝死后,其子刘恭被立为皇帝,吕雉怕刘恭之母张皇后与她夺权。
便使用当时宫中仅有的一把鸳鸯转香壶装了两种酒,其中一种是毒酒,在酒宴上将张皇后毒死。
到了北宋时期,赵光义用此壶装满酒水招待李煜,酒香掩饰了毒酒,让他命丧汴京。
从此以后,出现了许多与该壶有关的典故。鸳鸯转香壶产于河南睢县,兴于汉代,盛于宋,明朝都曾因此壶发生宫中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