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李小酒馆·川江食侠传》
江湖一碗菜,半是烟火半是刀
---
鱼香肉丝|
制作点睛:
猪里脊切帘子棍细,泡椒、泡姜、蒜末三剑客在油锅翻腾如侠客过招。勾芡时必用东街染坊淘来的木薯粉,挂浆似美人泪。糖醋盐配比如川剧变脸,酸甜苦辣皆是戏。
市井浮世绘:
跑船的二麻子夹起一筷,肉丝在舌尖上瞬间炸开,泡椒的辣、姜蒜的香、糖醋的甜酸完美交融。他眼睛瞬间瞪大,原本黝黑的脸上泛起兴奋的红光。“哎呀妈呀,这味儿地道!”二麻子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嚷着,“这鱼香肉丝,没鱼却胜似有鱼,把我这跑船人馋得哟!”他放下筷子,端起碗,干脆直接扒拉起来,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汤汁顺着嘴角流到衣襟上也顾不上。周围食客见状,纷纷投来羡慕又被勾起食欲的目光。酒馆老板老李笑着从后厨探出头:“二麻子,吃得爽就多吃点!”二麻子抹了抹嘴,竖起大拇指:“老李,你这手艺,在咱这川江边上,那就是一绝!等我跑船回来,还来吃!”说完,又风卷残云般将剩下的鱼香肉丝消灭干净,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肚子。 忽愣住——肉丝里竟卷着半张泛黄的船契。十年前他押船遇劫,满舱货单被浪卷走时,也这般酸甜难辨。染坊老板娘吃得口脂尽褪,突然一拍桌子,大声质问道:“老李,你这鱼香肉丝里没鱼也就罢了,可这菜名里有鱼啊,你这不是骗人嘛!”老李从后厨走出来,不慌不忙地笑着解释:“老板娘,这鱼香肉丝的鱼香,是用泡椒、泡姜这些调料调出的鱼鲜味,并非真要有鱼。就像咱们这江湖,名号响亮的不一定真有绝世武功。”老板娘听了,虽觉得有理,但还是不依不饶:“那也得给我个说法。”这时,一直没说话的账房先生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地说:“老板娘,你看这菜里的酸甜滋味,不正像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吗,有没有鱼又何妨。”老板娘听后,若有所思,脸色缓和了下来。老李趁机端上一碗自己特制的酸梅汤,“来,消消气,尝尝我这汤。”老板娘喝了一口,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得,今儿就不计较了。” 红油溅上蓝布衫,晕出朵彼岸花。
锐评:
? 刀工够演《卧虎藏龙》,但笋丝焯水短了三分脆劲
? 若用井水镇过的莴笋丝,可添七分侠气
---
水煮鱼|红油里的爱恨局
江湖熬炼法:
草鱼活杀取中断,骨熬白汤时撒把码头苦力汗巾拧出的盐。热油泼辣子前,丢颗中药铺顺来的草果,辣香裹着药香如蒙汗药。豆芽垫底,恍若沉江的银鱼白骨。
恩怨实录:
布庄寡妇被辣得耳坠乱晃她一边猛灌着茶水,一边含糊不清地叫嚷:“哎哟哟,这辣得我舌头都不是自己的啦!但这味儿,是真霸道!”布庄伙计也被这辣味刺激得满脸通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却仍止不住地大快朵颐,嘴里还不停地嘟囔:“过瘾,太过瘾了!”这时,码头的扛包大汉也凑了过来,他大手一挥,喊道:“老板,给我也来一份这水煮鱼,我倒要看看这辣劲能不能把我撂倒!”老李笑着应了一声,转身回后厨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份热气腾腾的水煮鱼端到了大汉面前,那红亮的红油上漂浮着满满的辣椒和花椒,还没吃,那股辣味就直钻鼻子。大汉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嘴里,瞬间,他的眼睛瞪得溜圆,接着“哇”地叫了一声,却又舍不得吐出来,一边用力嚼着,一边竖起大拇指:“绝了,这水煮鱼,够味!”酒馆里的气氛因为这水煮鱼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翡翠珠子落进红汤,捞起时已沁出血丝纹。忽记起亡夫被沉江那夜,江水也这般猩红翻涌。“辣得痛快!”她仰脖饮尽残酒,簪子划破暮色。
锐评:
? 油温控得如内家高手,但鱼片厚薄不匀(三片抵一剑)
? 添把魔芋丝冒充剑穗,可乱饕客眼
---
葱沫肝片|铁锅试剑录
市井刀章:
猪肝切宣纸薄,用酒厂酸浆水泡去腥魂。猛火三颠两炒,葱沫雪片般覆上绛紫色肝片,似雪掩残血。起锅前淋勺桐油,亮如剑客拭刃。
江湖试炼:
镖局学徒嚼着肝片练齿劲,忽吐出半粒镖局铜扣——正是上月走失的红货封箱钉。“好个指鹿为马!”掌柜的独眼闪过精光,铜扣按进桌缝,权当酒钱。
锐评:
? 火候炼出七分嫩三分韧,但葱白未拍(香气未破关窍)
? 若撒把炒芝麻充暗器,可增杀伐气
---
邮亭鲫鱼|驿站遗味录
古道秘方:
嘉陵江鲫鱼裹井盐晾成半尸,塞进老泡菜坛子腌够三更。煨煮时加邮亭驿百年阶前土,腥气化尽唯剩沧桑。最后泼勺船工号子喊出的热油,鲜香震落梁上积年灰。
驿路烟云:
赶考书生从鱼腹吃出半张残破驿票,墨迹依稀辨得“光绪廿三年”。忽闻窗外马蹄疾,恍惚见绿衣驿使持鱼而过,鱼鳃尚挂嘉陵江雾。
锐评:
? 古法腌渍暗合奇门遁甲,但土腥未净(吃出三粒砂)
? 配碗驿马草料粥,可溯时光
---
申时江湖谱:
鱼香酸甜惊飞檐下信鸽,水煮红汤映透当铺账本。葱沫混着肝气漫过棺材铺,赵伯给半成品寿材雕上辣椒纹。邮亭鱼香勾来野狗列阵,恍若古驿马队还魂。
子夜灶王偈:
鱼香无鱼是江湖诈,水煮非水乃红尘劫,肝片试刃测人心,邮亭残味载春秋。老李独臂颠锅如舞判官笔,油星溅上斑驳酒旗,恰似给江湖宵小点了生死痣。
---
食客断肠书:
八仙桌边,酸甜苦辣皆成兵器。跑船人吃鱼香肉丝忆旧债,镖师嚼肝片验真伪,寡妇吞水煮鱼葬前尘,书生嘬邮亭鱼溯古道。灶火明灭间,满堂食客皆是戏中人——碗底残汤映着川江月,照见众生馋相,也照见浮世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