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也不是杨大队长自发组织的,是附近一个乡镇联合的宣传,说是分田到户后,要提高屯亲的积极性,将周围几个万元户的先进事迹上报,宣传后让挨家挨户学习,提高产量积极性。

母亲宋兰花本来觉得太过于高调,非常不喜,要拒绝,但李居安觉得这是件好事。现在他钱存邮储银行,小偷进门也偷不了,最多偷了客厅里挂的大鹿角,但十条猎狗守着门,小偷有这心也没这胆子。猎狗也不是普通看门狗,那是都开过牙有生猛血性,见到猎物疯狂扑上去撕咬。

哪个小偷敢顶着撵山犬大虎的眼睛,去自建楼里偷鹿角。

生怕太过明显的赞许会让这桩婚事平添波折。随着大缸小缸的水渐渐被挑满,院子里弥漫着一股清新而略带湿润的气息,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甘甜起来。然而,总不能一直挑水吧?宋兰花的心思细腻,早已为这一切做好了安排。

李居安轻轻放下水桶,水珠沿着桶壁滑落,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缓缓步入堂屋,找了个位置坐下,神色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期待。

这时,李居安的母亲悄悄来到他身边,眼神中满是忧虑,她低声对李居安说:“居安啊,我知道你一向稳重,但今日不同往日,放心吧,没叫你大爷和二爷来。要不然就你那堂弟的为人,还真能搅黄了这件事。你可千万要小心,别让他给你添乱。”

李家没有大家长出面,照理说大爷得出面。但大爷来了,二大爷也会来。就二大爷和二大娘那心眼子算计的样,保不准会把他们自家小儿子,给林梅说上婚事,撬了墙角。林母又是个重利益的人,李居安不想平添生乱,没知会大爷,和二大爷。

母亲轻轻拍了拍李居安的肩膀,那动作里既有鼓励也有不安。李居安笑了笑,叫母亲放心,然后给林父敬酒。

这一桌饭吃下来,彩礼谈妥了,定亲礼都送上,林父十分满意。林母瞧着满当当的彩礼钱,也松了口露出笑容。

李晓坐下来,她这几个月变化很大,活泼开朗很多,也敢在人前说话。她向林梅撒娇道:“林姐姐,咱们这茶里要不要加点糖,甜甜蜜蜜的,多喜庆啊!”

林梅闻言,抬头微微一笑,那笑容温柔得如同春日里初绽的桃花,客气地回应道:“李晓想要吃糖啊,我这就去拿。”

李居安说道:“我昨个出街,从城里特意带来了三四斤白糖,吃我带来的呗。”

女方家的长辈们一听这话,顿时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三四斤白糖,这可不要弄来啊,除了票,还得有点本事托人托关系去买。再说人一天哪能喝得下这么多糖,这不是掉进了糖缸里嘛?

林母说道:“这也太多了。”

林父知道这是李居安带来的一份心意,林家栋是个有眼色的,说道:“哎呀,这不是一个人喝的,是我们几个人一起分享的。吃糖干劲儿大,咱们消耗也多,一天三四斤糖,不多不多。”

林家栋说完,林木笑着赶紧把白糖收了,眉开眼笑也好有台阶。

女方愿意留饭,亲事基本上就算定了。李居安以勤劳勇敢取胜,厚着脸皮,隔三差五到女方家干农活,以此赢得林母的首肯。

屯里就是这样,大伙儿都没钱。要是青年穷的没根富没苗,这孩子干得一手巧活,将来有日子过。闺女也是相信母亲的,服从安排。李居安和林梅是自由恋爱,更是稳定。

要是碰上相貌欠佳脑子混沌的,父母充分挖掘家庭资源,只好“换亲”,顾点面子的避免直截了当。一般是三家联手,彼此制约,捣弯子换亲。但换亲的风险很大,往往三家统一行动,择好日子在同一天举行仪式,彼此之间娶来嫁去,热闹非凡。

当年陈家寡妇就是这般,主动迎合大支工作,为了娘家延续烟火,顾全大局,舍己为人,忍疼割爱放弃自己的心上人,捏鼻子吃苦瓜给自家哥哥弟弟换亲。但陈家寡妇实在没瞧上第一任丈夫,倒是瞧上了当时的老陶。后来她家男人死了,她才能跟着老陶过日子。

在后世,这些都渐渐消失,自由恋爱才是后世的主要结婚渠道。

就像李居安后世一道经商的张迎年。张迎年当初看爱情小书,一看,把握不住,初中时候就带跑屯里的嫂子。后来他生的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在城里念书后,初中又带跑了女同学。张迎年才40岁不到,后世就抱上了大头孙子。外人一道经商的,还以为他来了个二胎。

订亲成了,可以拍婚纱照。在那片辽阔而质朴的东北大地上,弓棚子镇如同一颗被岁月精心雕琢的珍珠,静静地镶嵌在广袤的田野之间。镇子虽小,却拥有着它独有的韵味与温情,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街。

一条紧挨着热闹非凡的市场,每日里人声鼎沸,各式摊位琳琅满目,是镇上居民生活气息最为浓厚的地方;而另一条,则悠然地延伸向远方,与503公路相接,仿佛是连接着小镇与外界的一条隐形纽带,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在这条承载着希望的503公路道北,有一处不起眼却充满故事的地方,万礼影像。

直到前年,这个小小的门面才如同春日里的一抹新绿,悄然绽放在这个宁静的镇子上。它的出现,不仅为弓棚子镇增添了一抹现代的气息,更成为了许多人幸福记忆的起点。

在万礼影像,婚纱摄影不仅仅是一门生意,它更像是一种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里,店面的大小从不是吸引顾客的关键,真正让万礼影像声名远扬的,是那些年间,通过熟人间的口耳相传,积累下来的宝贵“口碑”。

这份口碑,让它的根,深深地扎在了镇外的一处简陋却温馨的小院里。

每当镇上有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无论是晨曦初露还是夕阳西下,总能看到一位新郎或是新娘,满怀期待地骑着自行车,穿越三四里地的乡间小路,只为寻找那位被大家亲切称为“李大哥”的摄影师。

那是一个寻常的日子,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斑驳的小径上,李居安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同样满脸笑容的林梅。两个人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到达那扇熟悉的小院门前,李居安从自行车上跨下来,林梅跳下来,双手不自觉地搓捻着衣角,眼中闪烁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光芒。

李居安进了万礼影像的门,喊道:“李大哥,您给拍一下婚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