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周衍后,周恒则带人来到慈宁宫。
吴太后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掌控了御林军和京营,竟然还被蜀王直接杀到了宫里。
现在她的脸色不仅不红,反而非常苍白。
吴严在最后宫门失守时,找到机会逃出了皇宫。
但他不可能逃出长京城,因为周洛已经让京营副将下令,将整个长京城的城门全部关闭。
被困在城中的外戚一党准备做最后的搏斗。
“大周蜀王周恒,请太后赴死!”
周恒站在门口,冷冷说道。
身后一名蜀州兵踏过几具尸体,端了一个木盘进去。
上面放着一条白绫,一杯毒酒。
“周恒!你这么做,不怕先帝不能瞑目吗?哀家乃皇上生母,你敢如此对我?我要见皇上!”
吴太后咬牙切齿,眸子中露出一丝怯意。
周恒面无表情。
吴氏在大周根深蒂固,即便以雷霆手段杀了吴太后和丞相,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将外戚清除干净。
好在金人新败,他又与北齐达成合作,这一次足有数个月的缓冲时间。
只要把握的好,这几个月内,他便可以帮助周衍掌握大权。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倾尽蜀州之兵的原因,就是要一战而胜,一胜而定。
“送太后一程!”
周恒懒得再废口舌,挥了挥手,直接让人把毒酒灌进了吴太后的嘴里。
“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
吴太后跌坐在地上,还在挣扎,毒酒倒得满脸都是。
就在这时,一道明黄色的身影走了进来。
“母后。”
来人正是周衍。
吴太后见到他后,神情激动万分,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皇儿,救救母后,你想要权,母后都给你,这整个大周都是你的,快传太医救救母后!”
看着惊慌失措的吴太后,周衍仰着头深吸口气。
随后朝着吴太后蹲了下来,眼神冷漠。
“母后,要不是你和舅舅,大周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燕州,半个代州也不会丢,那么多忠心耿耿的臣子,将领,也不会死。”
周衍脸色涨红,他从来没像这么兴奋过。
又继续说道:
“若你们能早点还政于朕,朕早就将区区金人亡族灭国了!还有,朕不过点了一个状元,母后就让他去了流放之地,您知道那天坐在龙椅上,朕的心有多寒吗?”
周衍的语气越来越冷,“朕当时就在想,这个龙椅,干脆母后自己坐上去得了,或者让舅舅坐,再或者……”
说到这里,周衍突然站起身,目光一凛。
“让您那八岁的孽种去坐!”
轰——
吴太后脑袋突然嗡的一下剧震。
这事情,不可能有外人知道!
就连站在门口的周恒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乖乖,没想到太后还有如此辛秘。
见吴太后惊慌失措的模样,周衍冷哼一声。
“母后,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皇儿,母后知错了,再怎么样我也是你生母啊,你乃一国之君,难道要背负弑母的罪名吗?”
吴太后强行镇定下来,还在求饶。
周衍回过头看了一眼周恒。
“朕未曾来过慈宁宫!”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数十息后,已然绝望的吴太后浑身开始剧烈抽搐,随后七窍流血而亡。
权侵朝野数年的吴太后,就此落幕。
周恒追上周衍。
“皇兄,你需要去见见京营主将邓休,将京营握在手中,才能掌控长京城!”
“好,多谢王弟,朕这就去!”
周衍仿佛变了个人,意气风发的坐上了天子銮驾,但眼底却闪过一丝厌恶的神色。
……
长京城内。
杨临没有跟着周恒入宫,既然周恒已经将事情都安排好了,他去不去影响不大。
他正在帮忙清除长京城内的外戚一党,例如李登李迁父子。
没错,他准备公报私仇!
这两个家伙不仅派人追杀自己,还让人到西江府,联合知府侯青山坑害自己,好在侯青山只在乎利益,不是个听话的主。
现在外戚倒台,他必须第一个拿下李登和李迁,以绝后患。
“牛二,撞门!”
“好嘞!”
牛二答应一声,抱着一根木桩,狠狠得撞在李家大门上,顿时整个门都在震动,灰尘散落下来,差点迷了牛二的眼睛。
“再来!”
牛二怒喝一声,又连续撞了好几下,直至将整个门板都撞倒。
里面数十个持刀的家丁同时惊呼出声。
“都给围起来,不可放过一个!”
杨临挥了挥手,章亥二话不说就带着营兵冲了进去。
上去就先砍死了几个家丁。
身为曾经长林军的营将,他恨透了李登,要不是李登故意拖延粮草,他们也不至于全线溃败,更不会到如今这种情况!
李登倒是临危不惧,面色如常,不愧是只身闯金营的人,虽然是去丧权辱国。
“杨临,当初在朝堂上要你死,不是老夫的意思,是上头的意思。”
“你认为我会在乎是谁的意思吗?李迁呢?”
杨临搓了搓手,这北方真的冻人,还是广元县好。
“金人退走,他昨日刚好出门,不在长京城,你……你可以杀本官,但能否放过我这一岁多的孙子?”
李登向右走了一步,挡在一个小孩的面前。
杨临目光扫过。
“放心吧,我不杀孩子。”
闻言,李登刚松口气,却又听见杨临说道:
“章亥,你来!”
“是!”
章亥答应一声,甚至没给李登再次求饶的机会,便下令全部诛杀。
一刻钟后,杨临踏着满地血迹,离开了李登家。
“户部尚书李登,通敌卖国,全家拒捕,现已诛杀!”
杨临大声喊道。
实际蜀王说的是要抓捕,再统一处理,但拒捕嘛,杀了也就杀了!
随后长京城连续闭门三日,抓捕或就地正法的外戚一党足有上万人。
除了后来支持蜀王的大族子弟,其余有关人等一律下罪。
至于接替的人,直接从翰林院和国子监里面提拔,别的不多,想上位的读书人很多。
一月后,蜀王清君侧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周。
一道檄文,收拢天下民心。
“当今太后,任人唯亲,独断朝纲,扰乱国策,陷害忠良。于外纵容敌寇犯我国土,于内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上苍震怒,降灾于周,遂使北方连年大旱,粮食歉收,国家动荡,内忧外患,有违先帝之遗愿。
先帝之子,蜀王周恒,奉天之命,拨乱反正,铲除奸党,还政于君,令天下清明!”
(ps:长京城动荡没有结束,兄弟们点点催更,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