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之所以在家族的争斗中一直没有占到上风,在王宪看来就是祖传基因太过强大,要不是有个天天宫斗的老太君提携,早就被吃的骨头渣都不剩。
见到王宪之后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因为他等不及了,哪怕王宪会狮子大开口,只要有价格,郭昌也会答应。
王宪笑着请郭昌坐下,就连王宪都没有发现,原来自己鄙的行为自己现在做的十分流畅。
“早就听闻郭佥事有其祖风采,今日一见果然了得。”既然是财神爷上门,王宪当然要好话应着。他其实心里蛮是鄙夷前世小说里那种,自己占着主动权就傲慢在上,仿佛世界离了他就不转的人,明明是双方各取所需,还没谈就开始动心思的,忘记了只有双赢才有来有往。
“王千户,我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我用十足的诚意想在军功上分一羮,您看有什么要求,咱们都好商量。”郭昌很急,因为朝廷验功的人快要下来了,再不下手就没有机会了。
“老王,去把所有的军功都报到郭佥事名下。同时给张总兵通个气,把事情办妥。“王宪没提钱的事情,直接就安排王启年办事。
对于王宪突然的安排,郭昌的震惊显然要大于王启年。王启年接到命令之后立刻躬身出去办,郭昌拿起的茶杯却久久停在空中,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见如此情形,王宪说道:“我要推你上位,重新拿回武定侯的爵位。你有没有信心?”
“这?!当然有。”郭昌可不是三岁小孩子,立刻反应了过来,直接答应随后又问:“王千户对下官可有什么要求?”
“钱我不缺,却是喜欢字画古董。”王宪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下官立刻修书一封回兖州老家,让家里把古董字画都送来。”武定侯一族虽然说是亳州人,其实祖籍是兖州府。郭英去世之后就回祖籍安葬,埋葬的地方其实王宪远远的看过,还在那周边打了几只野鸭子烤着吃。
王宪也觉得事情是真的巧,兖州洪水决堤的位置就在武定侯墓的北边,当年武定侯郭英给鲁王督造王府和兖州城的时候,看上的城北的这个地方,就在这里给自己修建了一个养老的别院和自己的墓。如今长房郭昌这一脉除了出来戍边的郭昌之外,剩下的人都是在别院住着。此时京中可没有武定侯胡同,没有武定侯府。在北京住的二房那一脉现在也没有爵位,只是找个宅子住着。
“你先别急,单凭此次关外的功绩最多给你提一下官职和俸禄,想恢复爵位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这期间你需要有耐心,需要听我的安排,不过你放心,这个安排肯定不是对你有害的安排,不涉及到乱七八糟的东西,你明白?”王宪慢慢的解释道。
“明白,规矩我懂。“郭昌点头道。“那我现在需要准备些什么?”
“朝廷会进行战功的核算,你的这些功劳会给你控制在刚好可以升为实权的指挥使。我会找人把你运作到大名府当指挥使,这样你离家近,以后拿到爵位之后进京也方便。”这是王宪推演了好久才发现,把郭昌放在这个位置是最合适的,也就是当年他打算报复郭登的时候就开始想这件事。
郭昌则是满眼惊喜,仿佛是在梦中。这是什么妥妥的钱多事儿少安稳且离家近。大名府和兖州府是相邻的两个府,从大名府只需要坐船沿河到临清,再从临清沿着运河向南就到了兖州府,一路上虽然远,但是实际可比陆路节省一半的时间。
“真正的功劳是在大名府,锦衣卫之前收到线报,白莲教在张秋有动作,之前已经跟平江侯陈豫以及兖州卫指挥使吴俊做了部署安排,你到任之后要第一时间清理卫所人员,保证有战斗力,防止白莲教往西走。”王宪拿出一张地图在大名府处画了一条线。
郭昌也是武将勋贵,马上就看到这幅地图的不一样,以及王宪的计划。“王千户这是打算让他们跑?”
“当然不是,卫所堵截白莲教有所疏漏是肯定的,你的目的就是确保他们不往西去,大名府良田遍布,若是因为叛乱毁伤,实在不妥,只要他们向南跑就没问题。”王宪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大人这是要让他们上梁山?”郭昌附和道。
这下轮到王宪惊奇了,忙问道:“这也有逼人上梁山的典故?”
郭昌说到:“大人说的可是写前朝一群人占山为王的小说话本,祖上喜欢看,再加上是老家那边的事迹,所以下官小时候也见过,至今还存有若干不同的话本在家中。”
对了对了,武定侯郭英是兖州府的人,大野泽,梁山,鄄城,阳谷,大名府不都是这一片的么?此时的王宪不知道,真正的水浒传现在依旧没有完全成书,市面上流传的都是手抄本,没有书局做成刻本。而真正让水浒传成书的就是眼前郭昌的孙子郭勋。
因为古代的手抄本都是谁抄谁就会根据自己想法往里加点东西,哪怕同一个人抄一本书,都会抄出四五种样子。
看小说是每个朝代都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文人喜欢,武将也喜欢,民间也喜欢。
“这样,你把家中所存的话本让人送来,这一份我留下,另外我会请书法大家抄写一套新的还给你,你看怎么样?”王宪自然盯上了这些水浒传未成本之前的手抄本。能被武定侯郭英放在府上还能流传到现在的肯定系统会认定成极高的分数。
“全听千户大人安排,祖上当年赋闲在家,搜集了好多话本,其中两本是他老人家最喜欢的,其中一本就是咱们刚刚说的《水浒全传》,另一本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据说是在庐陵在一个落魄书生手里买到的。”郭昌说的也是他自己的经历,何止是武定侯郭英赋闲在家,就是郭家争夺爵位的时候,他也是闲在家里,只能以小说打发空闲。
这可让王宪喜出望外,后世的四大名着,现在能找到的应该就是这两本,西游记的话本他看见过,跟后世的差的太多,完全没有那种深度。
“好,都送来,我会让人抄一份还给你,这些话本就当做是你军功的付出。可能你觉得这么几个话本微不足道,但是这些书对于我来说,比什么金银都有意思。对了,回头跟王启年要张身份卡,拿着这个身份卡在王氏米行、银行买东西每年有一次半价的机会,单次消费金额不能超过50两,可以积累。”这是王宪给入伙自己团队的外人的福利,招人入伙就要建立稳固的利益关联。如今王宪的团队分为启年小组、杨村煤矿、外宅农户以及造办处和巡检局。前三部分是需要王宪亲自发工资的,造办处是吸收了原来户部和工部原来下属于各地的宝泉局和宝源局,这些负责平时银元的转运和兑换,是户部和工部两个尚书强行塞给王宪的,巡检局是五个,都是朝廷负责发俸禄。王宪为了保证内部的稳定,一方面制定出了堪比后世的内控规矩,因为银元涉及到自己的命,他可不想万一自己手底下谁脑袋一热干点什么事情,反而把自己搭进去。又不能直接给他们发钱,只能通过身份卡,你自己去银行、米行买东西,然后倒卖出去赚那五成的差价。就相当于每年给这些人额外发25银元的外快,这可是相当于从六品官职的收入。
这使得原本的宝泉局和宝源局变成了整个大明朝最让人眼红的衙门。当然,并入造办处的人只有官员和小吏,大部分工匠都是回归两部衙门,工匠可不是造办处可以单独掌握的,只留下了五个年纪比较大的工匠给造办处,说是五个,其实是五个工匠家庭,因为匠籍是世代传承,除非你家里死绝了,否则始终有一支男丁是工匠。
原本王宪是要拒绝的,可是考虑到自己的产品简直是超越时代而且来源是迷,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就留下了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