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隆武:朱与孙,共天下? > 第106章 孙家军的困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都督府节制下的十五万孙家军,抛开就食于湘、粤、桂、滇、黔等省份的团练、黔军、甲秀军外,单算驻扎在潭州天马山军营的这十万兵马,每天消耗的军粮都是数以千斤计,按照这个时代的计量单位“石”来计算,这十万孙家军每个月需要消耗粮食十五万石,战马的豆料草料等物资还得另算;若是在战时消耗更大,这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一个月消耗的粮食物资至少在三十万石以上。

这么庞大的军需供应,让易政道和实际主管军需的仓曹参军魏方二人头痛不已,先前孙稷侠带着这十万兵马在西南征战时还好,后勤压力都摊派在了西南省份头上,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云南巡抚杨畏知同样每天头痛的原因所在了,消耗实在太大了。现在大军回营,军需压力就都压在了大都督府上,前两天易大人和魏参军绞尽脑汁,才从潭州、岳州、衡州三州筹凑了二十万石粮食,送到天马山军营里去了,这还只是筹齐了这个月的粮草,下个月的还没着落呢。

那个天马山军营里的军粮官周大畔只会催促幕府筹粮送粮,也不想想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难道凭空能变出来不成?

现在大都督府成了节制孙家军的军政官署,也同时意味着将孙家军的这一大摊子事都接手了过来,要不然也不会分设仓曹、户曺、田曹、法曹等诸司。

此后兵部不再对孙家军行使调兵权,也不再提供军需供应(虽然之前也从没足量供给过孙家军),兵部只对孙家军正六品以上中高级官员行使铨叙权。

果真是战端一开,黄金万两啊~

饷银方面倒还好,先前孙家军征战西南之时,相继从广东丁魁楚、广西朱亨嘉和云南沐家那里筹措了不少黄金白银和古董文玩之类的财宝,尤其是在云南蒙自那里,孙稷侠派员在沙逆老巢那里抄得了不少沐家财宝,但是孙大帅心黑的很,硬生生的扣押了一半财宝,充作军需所用,还哄骗沐天波给他救回来的这些财宝,是孙家军费尽手段才从沙定洲手里夺取回来的。

这些金银财宝给朝廷上交了一部分,另外还给三军将士们发了一部分饷银,剩下的全部被孙稷侠送回了大都督府的银库里,约余金八十万两,银一百八十万两,其他古董文玩无算,抵得上现在长沙朝廷一年的赋税了。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粮食的问题,因为你银子再多,你也买不来粮食啊,在这个战乱时代,粮食就是活命的基础。孙稷侠也知道这是个大问题,只是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他算是知道了为何明末朝廷官军的实力一直提不上去,所谓的动辄几十万大军,其实是将民夫算了进去而已,真正的正规军最多的也不过几万人而已,为何?无粮尔!

养活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一个月就要吃掉十五万石以上的粮食,这谁能养得起?

明末本来就处于小冰河时代,气候寒冷,又遇上多年战乱,粮食产量能上得去就是鬼来了,易政道能在潭衡岳这三州筹齐到二十万石粮食,还是多亏了湖南乃鱼米之乡,是明末有名的两湖粮仓,又几乎没有遭遇过战乱,所以才有这么多存粮。但是,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光靠湖南,那也挺不了多久,想到这里,易政道和魏方在太师椅上就忍不住唉声叹气。

孙稷侠思来想去,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条路就是大规模种植高产量的粮食产物,比如番薯、玉米等,但这个事情实行起来是有难度的,为何?因为农民种植粮食是有其自然规律和历史习惯的,他们对于不熟悉的粮食产物,是不会冒险去种植的,因为田地就那么多,你种植了红薯,水稻还种不种?况且湖广地区都是以水稻为主,能有条件种植水稻的谁会去种植玉米和番薯?所以还是得依靠军队自己搞军屯,但是现在战云密布,新的大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军队还得搞训练,搞军屯这条路暂时是行不通的。

第二条路则是进口粮食,这个时代的暹罗、安南等国家,都是生产粮食的国家,水稻一年三熟,所谓的占城稻更是远近闻名,所以从这些国家进口粮食,是目前最快的解决粮食危机的办法,这样就可以让银库里的金银变成了能吃的粮食,反正他孙大帅现在也不缺钱。

第三条路就是扩张,这条路契合了孙稷侠的战略思想,那就是打下巴蜀。巴蜀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粮仓重地,只要在巴蜀之地站稳脚跟,重新恢复生产,未来的粮食危机就会大大缓解,这也是真正的王道所在。

孙稷侠把这些关节想通后,便与易政道、魏方等人商量施行的具体细节,主要是商量第二条路的实行方向,以解目前的燃眉之急。

要从暹罗和安南地区进口粮食,先要考虑路线和安全性,以目前大明朝的形式来看,要快捷、安全的从暹罗和安南地区进口粮食,最好是通过广西的陆路运送,可以通过临桂平原运进湖南,比较安全。只是要选择在广西有一定威望,而且熟悉当地情况的一方大员来做这件事,这个人选恰好早已进入了孙稷侠的夹带之中——瞿式耜。

瞿式耜主政广西多年,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去年靖藩作乱时,都想着将瞿式耜拉下水,其威望可见一斑。

其次还有一条路就是走广东的海路,这条路的优点就是快捷,而且耗损相较于广西的陆运会要小很多,但有一个致命的隐患就是安全问题。如今福建郑家乃是海上巨无霸,要走海路,就必须通过他们的同意才行,这偏偏是孙稷侠所不能忍受的,我堂堂王师要一个海贼同意?真是岂有此理!

孙稷侠和易魏二人反复推敲,最终定下以瞿式耜为大都督府军粮都转运使、魏方为权知转运副使(兼)的身份,前往广西筹粮。

这才总算有一条解决粮食危机的办法了,孙稷侠不禁再次感叹:“军头难当~军头难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