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隆武:朱与孙,共天下? > 第92章 收官之战(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定国时年二十五岁,生得是虎背熊腰,面阔方圆,天庭饱满,让人一看便心生将帅之感,这也是他被张献忠收为义子的原因,有福相嘛。李定国追随张献忠南征北战,至今已历经大小数十战,在长期的征战生涯中,他的军事思想和智慧逐渐成熟,渐渐成为了西军中少有的帅才,也逐渐被张献忠倚为臂膀,当初张献忠若是听从了李定国避实就虚之策,或许也不会那么快败亡,西军也不会成为丧家之犬。

现在西军的灵魂人物张献忠已死,虽然孙可望接过了大旗,但是李定国本能的感觉到大西政权已经亡了,因为他们的政治理想已经破灭,即使孙可望还在勉力支持,可那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野望而已,李定国在这种没有目标和理想的征战中,痛苦不堪,他其实已经不知道在为什么而战了......现在的坚持,纯粹是为了麾下将士们的生存罢了。

在被李定国从明将李玉承手中解救之后,孙可望遂听从了李定国转进黔西之策,率两万西军残部转道毕节卫、赤水卫、宣慰司等水西之地,这里地形复杂、土司势力盘根错节,明军势力薄弱,是个很好的休养生息之地,于是孙可望遂决定在此扎下大营,准备长期发展,只不过此时的西军士气低落,兵无战心,大家都在为前途迷茫。

水西安连虎自从贵阳兵败之后,便一直蜷缩在黔西地区舔舐伤口,他听到西军到了自己的地盘后,瞬间警惕起来,不会又是来抢他地盘的吧?但他现在手里也只有两万土司兵了,且物资短缺,恐难以战胜。

安连虎眼睛滴溜一转,霎时间便心生主意,他从小喜欢读三国,黔西之地可不就是赤壁之战前夕的情况吗?明军就好比曹操,他和西军好比孙权和刘备,孙刘联盟抗曹之举,或许也适合他呀,只要打一场像赤壁那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他安家不还是贵州王?

想到这里,安连虎的心头一阵火热,连忙派人联络西军,想要缔结同盟之好,共抗明军......

孙可望还在摸索在黔西的发展路线时,安连虎的信使将想要联盟的讯息传递到了他这里,正好是瞌睡碰到了枕头,孙可望心思电转,他正好可以利用安连虎的态度来发展壮大自己,于是便爽朗的同意了此事。

在得知西军同意结盟后,安连虎焦虑之心稍缓,他现在对抗明军又有了一份把握。

正当安连虎沉浸在与西军联盟的美梦之中时,一个惊雷打掉了他的美梦,孙稷侠率十万明军从云南武定府进入贵州普安州!

安连虎一屁股跌坐在老虎椅上,结结巴巴的道:“孙......孙.....孙稷侠来了?”

......

同一时间,贵阳方面也派出了使者来到了位于毕节卫的西军大营,来者正是张览,他受孙稷侠全权委托,以幕府参军身份,向孙可望等西军将帅开出了诏安条件。

“什么?要将我大西军缩编为一个军七千人?阁下莫不是失心疯了,可知我大西军现在拥兵两万,随时可与贵阳李将军一战”,刘文秀生气的说道。

“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虎落平阳被犬欺矣~”,艾能奇更是口不择言,只想一刀将面前的张览斩杀才好。

孙可望和李定国却同时沉默,神情沉重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纵使身处敌营,张览却完全不虚,他谈笑清风的说道:“两位将军此言差矣,此一时彼一时,两位将军可能还不知道现在的局势情况,我五省总督孙稷侠孙大帅目前已经统帅十万大军入黔,不日将十面张网,合围水西安家,贵州平定就在眼前,将军等不过一介残兵败将,何苦再迟迟与朝廷相抗呢?”

一席话将艾能奇和刘文秀说得哑口无言,神情萎靡。

张览乘胜追击道:“何况我家大帅完全没有亏待诸位,要知道我军一军主将可谓是叱咤风云人物,多少人求之而不得呢,军中待遇更是远胜其他明军部队,绝不会亏待诸位,必将与我军一视同仁!”

张览咽了咽有些发干的喉咙,然后神情肃然,声音中竟然带了一丝颤抖,“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清入关,我万里河山,亿兆生民尽丧于胡虏之手,悲哉哀哉!若我汉人再不知同心抗击清军,恐你我剃发之日不远矣~”

张览最后这一席话终于是让李定国动容,在川地,他看见清军肆意乱杀无辜,逼迫百姓们剃发,这已经脱离了一场王朝更替的战争,俨然是汉人的一场浩劫。

李定国在张览的这一席话中隐约找到了另外一个新的政治理想,那就是抗击异族入侵,像岳飞和朱元璋一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他开口劝道:“大哥,不如听从张参军的话,招安了吧.....”

刘文秀也附和道:“我们从四川被清军赶到了重庆,之后又从重庆来到了贵州,清军战力之强,我们都已经有所领略,我们就算能占了这贵州又能如何?势单力薄之下,还是要被清军赶走,到时候我们又退到哪里去呢?不如招安算了,至少明军与我们还是同为汉人,不会让我们留那该死的猪尾巴”

艾能奇顺势接口道:“是啊大哥,我听说孙稷侠待部将都不错,虽然只给了我们一个军的编制,但来日方长嘛,迟早有我们弟兄出头之日”

孙可望知道现在的形势已经不是他能左右的了,军队士气低下,众将人心不齐,他忽然感到一阵心力憔悴,他虽然竭力的想当张献忠之后的大西国新皇帝,但是现在既没有地盘,又没军队,怎么当?不如招安后,徐徐图之,就算是义父张献忠当年不也在襄阳投降过明军嘛。

随后他摆了摆手,起身向后堂走去,风中传来他的余音:“定国,你与张参军接洽招安事宜吧,吾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