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如眼一眯:
“姐姐倒是提醒我了。弘历孝顺,怕我担心。所以让奴才们瞒着不让我知道,但我知道了就不能不管。”
“这次,咱们也甭掖着藏着了,直接查。”
“姐姐可是有了主意?”
耿悠然笑了笑:
“如今你帮着皇后协理六宫,这皇子遭人算计受了伤,你直接让人阖宫搜不就得了。”
“可咱们不知道这人,还有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啊?”
“不用知道,谁心虚,就是谁。”
玩儿的就是人心。
虽然胤禛没有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那‘正大光明’牌匾后放的名字是弘历。
有巴结的,自然就有嫉妒的。
“听姐姐的,明日一早,妹妹便带着人搜。”
次日,整个后宫乱了起来。皇后宫里满是找皇后要个公道的。
“皇后娘娘,今日清早,臣妾还没起,那些奴才们便进来了。把屋子翻了个乱七八糟。”
“是啊皇后娘娘,这要是皇上在,岂不是犯了龙怒。”
“切,说得好像皇上去你那儿似的。”
“你什么意思,皇上怎么就不能来我这儿了。”
皇后只觉得这些人叽叽喳喳地吵死了。
昨天傍晚熹妃的确是来了自己这里,说是后宫中有人要谋害皇子。
听说她手里已经有了证据,特意来跟自己请示。
弘历是皇上看好的储君,平日对她这个皇后还算恭敬。
既然熹妃都求到自己这儿了,她自然不能不答应。
但她没想到,这个熹妃竟然让人把后宫翻了个遍。
这么多人,她怎么可能查得过来,真是荒唐。
“都给本宫闭嘴,还嫌自己不够吵吗?一个个嘴巴这么伶俐,留着在皇上面前说去!”
众人见皇后恼怒,一个个的都把头低下了不出声。
但有一个人,被皇后注意到了。
她摆了摆手,指了指那个人,小声问道:
“那个穿绿衣服的是谁?”
“回娘娘,她是顾常在,几天前刚封的。”
“去,跟熹妃说,让她仔细查查这个顾常在。”
“嗻。”
要不怎么说是皇后呢,眼神就是毒辣。
刚刚她也是不经意间看了一眼,觉得这个女子的容貌很是出众,也不说话,半低着头,一副顺从的可怜的样子。
但稍微仔细一点,就能发现她手上的动作,不停地在搅弄着手上的手帕,似乎很紧张。
旁边有人跟她搭话,她也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另一边,熹妃正着急着。
她派出去那么多人,查了快一个上午,一个有用的消息都没有。
这会儿,皇后派的人来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跟皇后回禀一声。就说本宫回头亲自上门感谢。”
“是。”
熹妃婉如带着人亲自去了顾常在的院子,进了屋,发现屋子不大,好东西却不少,想来都是皇上赏的。
果然,没多久,黄鹂从顾常在的床下发现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个荷包,明显是男人用的。
荷包旁边,放着一把磨石。
熹妃婉如眼一狠:
“去,帮本宫去承乾宫,跟姐姐把小安子借来使使。”
之所以要借小安子,是因为小安子手上有个从梁九功那里学的一门手艺。
那还是先帝年间的事了。
“奴才小安子叩见熹妃娘娘。”
“起来吧。小安子,待会儿,本宫可能要麻烦你一下了。”
“娘娘有事,尽管吩咐便是。奴才一定尽力。”
这之后熹妃婉如便让人把顾常在带到了宁寿宫。
“说说吧,这东西从哪儿来的?”
“回熹妃娘娘,嫔妾从未见过这东西。”
“那这荷包呢,也不是你的?”
“熹妃娘娘说的这是什么话,嫔妾一介宫中妇人,怎么会有这男子的东西。”
熹妃婉如冷笑道:
“本宫可从来没说这是男人的东西。说,这些东西都是哪儿来的?”
“嫔妾说了,从来没见过这些东西。”
“没想到,你是个有骨气的人。没关系,本宫有的是办法。”
小安子这次专门在永寿宫的偏殿审人。而熹妃婉如则是让顾常在在院中跪着。
从偏殿传出来的尖叫声一阵高过一阵,顾常在的嘴唇都咬破了。
一个时辰过去。顾常在已经跪不住了。
“娘娘,晕了。”
“让她清醒清醒,没有本宫的话,不准她晕。”
“是。娘娘,小安子那边儿已经完事儿了,招了个干干净净。”
“是长春宫?”
“黄鹂点了点头。”
“没想到她还不死心。”
“娘娘,这三阿哥从皇上的儿子一下子成了一个落魄贝子的儿子,齐妃必定存着恨呢。”
“哼,本宫知道。不过,这顾常在,本宫该审还是要审的。杀鸡儆猴,还是有必要的。”
熹妃婉如这次是真的起了杀心。
不到半个时辰,顾常在便交代了她和弘时的苟且之事,并把让人谋害四阿哥的事情全部交代了。
“娘娘,接下来怎么做?”
“去,禀报皇后。”
“是。”
是死是活,她就不管了。
而她这一招,也确实起到了震慑后宫的作用。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再敢造次。
纵然齐妃不甘心,但皇上的旨意是不会收回的。
雍正五年,弘时抑郁而死,终年二十四岁。
“娘娘,弘时阿哥他……”
“本宫已经猜到了。可惜了,这孩子原本可以有个好前程的。”
“娘娘,您别怪奴婢多嘴,其实奴婢觉得,这些都是弘时阿哥自己选的路。”
耿悠然叹了口气,身处皇家,哪来的自己的选择,无非就是在别人给出的选择中选一个而已。
“齐妃那边怎么样了?”
“回娘娘,还在绝食,听说皇后娘娘和熹妃娘娘都去劝过了,但都没什么用。”
耿悠然自嘲地笑了:
“皇后娘娘不会又让本宫去劝吧?”
“娘娘放心,这会儿皇上应该去了。”
耿悠然愣了一下,这她倒是没想到,她以为胤禛不会再想见齐妃了。
“娘娘,听说是四阿哥和五阿哥劝皇上去的。”
“这两个孩子……”
耿悠然稍稍放了心,这次弘昼做得对,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兄弟。
然而祸不单行,雍正六年,皇上最喜欢的小儿子福惠,年仅八岁,因病夭亡。
为此,胤禛大病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