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杰同志那略显简陋但充满温馨的屋子出来之后,我的脚步没有丝毫犹豫,径直朝着炊事班所在的方向快步走去。这一路上,可以看到战火无情肆虐过后所残留下来的种种痕迹。
那些曾经坚固无比的房屋如今已变得破败不堪,只剩下残垣断壁孤独地矗立在原地,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战士们那一张张坚毅而果敢的面庞。
他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胜利的执着追求。正是这种无畏无惧的信念,使得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当我终于踏入炊事班时,一股浓郁的烟火气息瞬间扑面而来。抬眼望去,只见老黄正全神贯注地忙碌着。他那双粗糙有力的大手熟练地摆弄着各种炊具和食材,手中的活计一刻也不曾停歇。
时而切菜、时而炒菜,动作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偶尔,他会直起有些微微弯曲的腰身,用那洪亮而沉稳的嗓音给身旁的战士们有条不紊地布置一些任务。尽管工作异常繁忙,但他的声音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仿佛只要听到他的指挥,所有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不知为何,每一次来到这里,映入眼帘的都是老黄如此忙碌的身影。岁月如梭,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却从未向我抱怨过哪怕只是一句关于劳累的话语。
这时,小鬼风风火火地冲了进去,扯着嗓子喊道:“老黄,旅长来看你啦!”老黄闻声,迅速转过头,目光一下就锁定了我,随即三步并作两步朝我走来。等距离近了些,他看清我脸上的伤,脚步陡然加快,满脸焦急。走到我跟前,他带着几分质问的语气急切问道:“这伤是咋回事?”
我赶忙摆摆手,轻松地说道:“为了搞到情报,给小鬼子演了场戏,没啥大不了的。”老黄那急切的语气和真诚的关心,像冬日里的暖阳,让我心里涌起一阵暖意。可我的话一出口,老黄却沉默了。
在他的认知里,我作为一旅的军事主官,还亲自去涉险,这事儿肯定极为重要。我笑着环视老黄的炊事班,称赞道:“老黄,你这儿的食材可比我预想的好啊!”
老黄憨厚地笑了笑,回答道:“之前得了物资,或者打了胜仗,再加上上级给的补给,咱都是精打细算着用。咱经历过长征的苦,老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物资多的时候,容易存放的就多存点儿;物资少的时候,也得保证战士们能吃饱。”
我笑着调侃:“老黄,你还挺会盘算,这炊事班班长你算是干得明明白白的。今天晚上准备准备,吃顿好的,食材在路上呢。咱们又要进行一次战略决战了。”
听到“战略决战”四个字,老黄不由地哆嗦了一下。似乎每次我来找他,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每一次战略决战,都意味着会有许多战友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好像我每次来,带来的很少是好消息,更多的是让他沉默的消息,然后便是让他准备一顿好饭,给战士们饯行。
没过多久,一个士兵匆匆跑来向我报信:“旅长,张团长在粮道上截击成功了,几货车的物资正运往咱们旅!”我笑着对老黄说:“你看,物资这不来了嘛!”接着转头告诉那个士兵,“传令给张元同志,继续灵活作战,以夺取物资为主要目的。
多派些会开车的同志到张元部,截几次后人手就不够了,直接把货车开到旅部炊事班。”然后又对老黄说:“把炊事班都调动起来,从今天起,每天都有物资运过来。这几天都吃好点儿,好储存的储存起来,不好储存的就都做了给战士们吃。咱这些士兵,年纪小的还在长身体,咱们旅的伙食可得比其他部队好!”老黄默默点了点头。
说完,我便准备回旅部。一路上,脑海里不断思索着接下来的战斗。回到旅部,我站在地图前,仔细端详着。与我们对峙的是一个日军满编旅,侦察兵传回来的消息显示,旁边还有两个团,与这个旅呈掎角之势。
看着地图,我深知,如果不除掉这两个团,一旦日军补上大部队,再加上这两个团,必将是一场血战。要是敌军采用人海战术,战士们就算拼尽全力,也很难守住阵地。这两个团虽说不足以让我畏惧,却像两根随时可能扎过来的针,让人心忧。
我让小鬼把韩永康、张云生以及王流同志叫过来,准备和他们商量应对之策。不一会儿,韩永康先到了。我招呼他坐下,说等一下其他同志,然后笑着问他:“做好战略决战的准备了吗?”
韩永康坚定地点点头,说道:“现在咱们士气正盛,敌军已经被截了一次物资。再截几次,跟一群连枪都拿不稳的鬼子打,要是输了可太丢人!”
我笑着说:“张元那边正在造势,颇有诸葛亮借东风的架势啊。”我拿着铅笔在地图上又做了两个标记,“敌军这个师团附近的这两个团,就像咱们防区外的两根针,随时可能扎咱们一下。
我的意思是,这次战略决战,针对的不仅仅是对方这个师团,而是咱们防区附近的所有敌军,一次性全部扫清。根据地图和得到的粮道信息,这两个团和这个师团都依赖同一条粮线。以张元的能力,这两个团也别想得到一点儿补给。
从他们上次和国民党军队战斗的情况来看,打赢了就往前冲,他们武器辎重多,士兵也就手里有个一顿半顿的口粮。我刚得到消息,张元已经成功截断了他们一批供给,这会儿正往咱们旅部运呢。趁人病要人命的道理,你肯定懂。”
这时,张云生同志和王流同志也到了。等人齐后,我先把和韩永康商量的内容告诉了他们,然后说道:“这次是敌军最弱的时候,我打算一并消灭这两个团,不能让他们在防区外盯着咱们。
要打扫战场,就得打扫干净!”张云生和王流同志都表示赞同我的战略决战思路。我也不再啰嗦,指着其中一个敌人的团部说:“这个团人数多,攻克对方师团后,马上集结力量,把炮团一分为二。由韩永康同志和张云生同志率领一团和张元的二团,在炮团的配合下,全歼这个日军团级单位。
现在张元在外执行任务,这段时间由韩永康同志代理二团,提升战士们的士气。至于另外一个团部,由王流同志和念北同志带领炮团去攻克。”我又在地图上标记了一个方向,“这个团的驻扎点不太理想,从这个方向进攻,用炮团在敌军团级阵地进行炮轰,很容易将其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