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众将领们围聚在一起,每个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那张摊开在桌面上的地形图,神情专注而又严肃。他们有的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有的则是抱起双臂,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战略部署。
“依我看呐,此处地形险要,出入镇子的主路线就那么一条,怕是不好直接硬攻啊……”一名将领率先开口说道,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瞬间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
另一名将领紧接着附和道:“不错!待我们派出人马一靠近,敌军说不定立马有所察觉。”
就这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人主张主动出击,派出人马轻装上阵快速袭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有人则认为应该稳扎稳打,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动。
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争论声此起彼伏,一时间整个场面变得嘈杂无比。
尽管现场气氛热烈,但朱常之、太守和军司马三人只听,没轻易参与讨论。毕竟他们一开口,基本就要对行动做出定性,在心里没有一个确切的行动计划前,还是先保持沉默的比较好。
只是这样一来,现场的争论就像是被点燃了的火药桶一般,瞬间炸开了锅。人们各抒己见,声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这屋顶都给掀翻过去。
在如此激烈的讨论氛围下,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来。毕竟大家级别相同,谁也不服谁,谁都认为自己的方案才是最完美、最可行的那一个。
而想要成功地说服别人接受并认同自己的方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说辞显然是不行的。
就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不断持续之时,一些将领渐渐失去了耐心,他们对无休止的争辩感到厌烦至极。
其中一名将领索性不再参与这种毫无意义的口舌之争,而是猛地一扭头,将目光径直投向了站在前方的朱常之与军司马身上。
只见他面色凝重,眼神坚定,双手抱拳于胸前,向着二人躬身施礼后,高声请命道:“将军!属下愿亲率本部人马,即刻出发,定要将那可恶的敌军一举剿灭,一个不留!还望将军恩准!”
其他将领见此,亦是有样学样,躬身施礼后同样疾声请命道:“将军!属下愿率人马去剿灭敌人,望两位将军和太守大人能够恩准。”
这些请命的将领虽基本都是朱常之所率领的部下,但他并没有立马自作主张回应,而是转身看向太守和军司马,“两位大人,二位觉着呢?”
太守被朱常之和军司马夹在主位中间,他看似神情专注地倾听着底下一众将领们激烈的争论声。然而,实际上这位太守并非出身于行伍之间,对于军事战略和战术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
尽管刚才那些将领们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毫无遗漏地传入了他的耳中,但他那不太擅长思考此类问题的大脑,此刻就如同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根本无法从中梳理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或者形成自己的见解。
更别说是让他在这纷繁复杂的局面下拿出一个明智的主意了,就连跟上将领们讨论的节奏都显得有些吃力。于是太守正了正身子,微笑着说道:“行军打仗之事,本官不善于此,此事就由朱将军和军司马一起商讨定夺吧!”
听到太守大人这样说,朱常之看向军司马,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要让军司马发表出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方案。
“还是听朱将军的吧!在下听令就是。”军司马略微沉吟了一下后,如此推让起来。
要是没有朱常之在,现在的军事安排军司马自该当仁不让。但朱常之是顶着北地最高将领齐满园的命令到俞枫城来的,就连原先听从他调遣的四千将士,现在都被划拨到了朱常之帐下听命,他再越权指挥有点说不过去。
若是朱常之不在此处,那么当前这军事安排,军司马自然会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来,毕竟他原先就是俞枫城的最高军事长官。
然而,现在朱常之却是身负着来自北地最高将领齐满园的命令,来到俞枫城指挥对付敌人的战事。更让他不好插手的是,连原本听从他这个军司马调遣的四千名将士,如今也都被划归到了朱常之的麾下,听候其差遣。
如此一来,军司马若还要强行越过朱常之行使指挥权,恐怕就有些难以说得过去了。毕竟,军令如山,不可轻易违背!
“大人此言差矣!要论对于这俞枫城附近地形地貌的熟悉程度,那可是无人能与大人您相提并论啊!在此关键时刻,想必大人心中已有了对策,还望大人您不吝指教!”朱常之这话说的不卑不亢,既是对军司马的尊敬,也是真心想要听听其见解。
不管怎么说,这军司马对此地是最熟悉的将领,他的意见不能不听,至于意见的好坏,还有是否要采取,听过之后再做打算就是了。
而军司马听到朱常之这样讲,并且其脸上的表情和神态,也都是真心求教的意思,军司马也不好再继续推脱。
“既然朱将军都这么说,那在下就献丑了,有不当之处,还望朱将军能够多加海涵!”军司马缓缓说着,并拱手进行示意。
接着,军司马继续说道:“敌人所在的镇子,进出的道路都不太适合大军大规模行进。依我看,分三路前去征伐最为合适。一路为主力,另两路绕过镇子到后山,沿着山脚进行堵截或围攻都是不错的选择。”一边缓缓说着,军司马一边还用手在桌上的地形图指出路线和地点。
听完军司马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地阐述完他所提出的方案之后,朱常之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地点了点头。
其实,在此之前,朱常之刚刚听到这个方案的大致框架时,心中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和想法。而随着军司马进一步详细地讲解每一个步骤和细节,朱常之内心对这个方案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常之虽觉得其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小瑕疵或者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这个方案已经相当出色了。可以说,朱常之对它已经有了七八成的认可。
理了理脑子里的思绪,朱常之开口道:“从昨夜与敌人的交手情况来看,这些敌人大概率是不会选择正面和我们硬碰硬拼杀。这样,所有前去征剿的人马一律轻装上阵,除了从主路进攻的人马外,另两路人马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弓箭,不要让敌人有逃进深山里去的机会…”
其实此次的袭击行动,弓箭的作用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效用,就算这样,朱常之依旧让人马配备一定数量弓箭的目的,是给那些箭法不错的将士配备的。
拥有了弓箭之后,尤其是那些箭法精湛的将士们,如果能够配备上这一利器,那么即便是置身于茂密的山林之间,他们也依然能够从远处精准地射杀敌人。
面对这样一群一心一意只想搞破坏、却又不愿意与我方正面对决的狡猾之敌,弓箭无疑成为了我们手中最为理想的克敌法宝。
当这些箭术高超的将士手持弓箭穿梭于山林时,他们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猎手,悄无声息地寻找着最佳的射击时机。每一支利箭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带着凌厉的气势和致命的威胁,直直飞向敌人的要害部位。
无论是藏身于树林中的敌兵,还是企图逃窜的敌军首领,只要进入到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面对可以远距离攻击的弓箭,都难以逃脱被一箭穿心的命运。
而且,弓箭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其远程攻击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我方将士在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有效地打击敌人。相比起近身肉搏那种需要直接面对面交锋、风险极高的战斗方式,利用弓箭进行远程狙击显然要稳妥得多。
如此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我方将士伤亡的概率,同时也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不敢轻易靠近。
随着朱常之的讲解,一些原本还心有疑惑的将领,也慢慢知道了朱常之的用意。同时,也就知道了此次前去征伐敌人,弓箭该分配给哪些将士,在座的将领们也基本心中有数了。
听完朱常之新补充的作战方案,不少将领觉得这回敌人能再逃脱的希望已经不大。
这便代表着,如果有哪位将领有幸得到此次作战任务的指派,那么他借此立下赫赫战功、建立卓越功勋的可能性就会大幅提升。
毕竟这样难得一遇的作战良机,对于任何一位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来说,都无异于天赐之机,只要能把握住这个机遇,严格遵照计划行事,再充分发挥自身的军事才能和智慧谋略,便极有可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从而捞上足够的军功。
面对这样诱人的机会,众将领们跃跃欲试,两眼放光地注视着朱常之,期望朱常之可以给自己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