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目前统计出来的受灾情况已经出来了。”
县令战战兢兢地将手中整理好的册子递给太子。
太子接过,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受灾的数字:死亡数十人,房屋倒塌数千间,农田被淹数万亩,受伤待安置百姓数百......
越仔细看,太子的脸色愈发沉重,他将手中的奏折递给萧奕淮。
萧奕淮脸色同样不好的放下奏折,他站起身,“太子殿下,此次洪水受灾远比预想的要严重太多,还需要早日返回王城,将此间情况禀明父皇。”
他跟太子领的是修建加固堤坝的命令,谁都不曾想,洪水竟来的如此凶猛,接连突破了几道堤坝,造成了洪灾,要不是他们守住了最后一道堤坝,怕是整个县城都要被淹没了。
如今,虽然保住了县城,但被洪水肆虐过的几个村庄,还需要尽快安置,他们得立即将具体情况传回王城,请崇庆帝示下,拿出章程,派遣人手,运输物资。
萧奕淮静静地等着太子的决定。
太子沉吟后点头,“四弟,你说的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须尽快将情况禀告父皇,争取更多的支援。但我们也不能坐等,要立刻采取行动,先安置好受灾的百姓。”
他站起身,拍拍萧奕淮的肩膀,“孤需要留在这里主持大局,你带着长风、云起、芸棠他们先行回宫,向父皇禀明情况。”
“我......”
萧芸棠刚想出声。
太子摆摆手,“长风为救孤伤了腿,云起也折腾了一通,留在营地里休养条件不好,你善医术,这一路便照应着他们回去。这里的情况你不必担心,父皇定会派遣大批人手过来的,倒是皇祖母那里,反而是更离不开你的。”
想到太后,萧芸棠便没有再坚持留下了。
走出营地,便能看到大片被淹没在洪水中的庄稼,跟洪水半退后倒塌掉的房屋,见此情形,一队人的心情都不算太好,沉默着赶路。
一路行至宫门口,被连日大雨倾刷过的宫墙倒显得更加威严华贵了。
萧奕淮骑在马上,出神地望着宫墙,萧芸棠跟陆云起两个人扶着伤了一条腿的叶长风下了马车。
“哥哥?”
萧奕淮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走吧,换身衣衫便去御书房求见父皇。”
萧芸棠看了看他身上穿着的临时在营地里找的士兵的衣裳,经过一路疾行,鞋子跟衣裳下摆上还溅上了不少泥点子。
“哥哥,就这样直接去吧。”
萧奕淮皱了皱眉,“不太体面。”
萧芸棠呲牙笑了一下,“这样去见,也让父皇心疼心疼我们。”
萧奕淮看向萧芸棠,妹妹看着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带着人行船去救他时,也展现出来一股不让须眉的干练之气,现在又这么一副俏皮可爱的小模样。
余光看到旁边的陆云起眼睛也不眨地偷偷在瞄她。
萧奕淮“哼”了一声,他这样子能干又古灵精怪的妹妹,可不就把某些傻小子迷的死死的。
想是那么想了,可眼中却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暖暖的笑意。
“那就依你。”
到了御书房外,得到消息的福安总管急急迎出来,看着他们有些狼狈的样子,顿时表现出一副心疼关切的模样。
“奴才见过两位殿下,陆世子、叶公子,哎呦哟,怎么磨难成这副样子了?叶公子怎么还伤了腿?正巧,陛下正在御书房里和几位大臣议洪水的事呢,老奴这就进去禀报,几位稍后。”
“有劳公公。”
萧奕淮客气地拱了拱手。
没一会儿,福安总管便又小碎步地跑出来迎他们进去了。
崇庆帝之前已经从回来传信的侍卫口中知晓了几人的情况,那是担心、骄傲、庆幸跟自豪各种情绪并存。
可此刻真正看到他们狼狈的样子,更多就是心疼了。
“见过父皇\/皇上。”
萧奕淮跟萧芸棠行礼,陆云起也扶着叶长风欲要下跪。
“快起来,快起来。”崇庆帝赶紧叫起,“你们可终于回来了,长风这腿怎么还给伤了,赶紧赐座。”
“谢陛下。”
叶长风也不推辞,一屁股坐下,拍拍自己打着夹板的小腿。
“陛下,这腿看着严重,但臣皮实,养几天就好了,您不用放在心上。”
从他们一进来,就盯着孙子心疼地瞧的叶侯爷按捺不住了,一巴掌扇在叶长风的后脑勺上。
“腿伤成这样,还在这儿冲硬气!”
叶侯爷又气又急,心疼得不行,嘴上却还得说着教训的话,“做事情这般不小心,别忙没帮上,反而给太子殿下跟四皇子添了麻烦。”
叶长风怪叫一声,伸手揉着后脑勺,“爷爷,你都不了解情况,就动手打人,怎的这般不讲理!”
叶侯爷作势又要扬起巴掌。
萧奕淮赶紧开口,“叶侯爷莫急,长风这腿乃是为了救太子所伤,说起来惭愧,当时洪水突然冲垮了原先营地上的那道堤坝,我跟云起被困,好在有长风在,才及时救出了太子。”
“救太子是他分内之事,可若不是他自己鲁莽,定不会伤了腿,还累的殿下们操心。”
叶侯爷嘴上依旧说着嫌弃的话,但巴掌却是立马放下了,边说他还边用余光瞄了瞄崇庆帝。
崇庆帝立马表示,“舅舅,长风救下太子乃是大功一件,朕心里有数,可是要重重赏他的。”
“不值当、不值当。”
叶侯爷口中连连推辞着,但嘴角却忍不住翘起来一点点。
“太子没事儿吧?怎么不见他人?”
一听太子之前陷入险地,崇庆帝没功夫理会叶侯爷的小心思,急急地看向萧奕淮,追问道。
“父皇放心,太子哥哥身体无虞,只是当地受灾严重,他要留下坐镇,命儿臣等先回王城向父皇汇报。”
萧奕淮将太子拟好的奏折呈给崇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