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下课铃声响起,秦风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他的脑海里一团乱麻,各种想法和念头相互交织、碰撞,但始终无法理出头绪。
本子上依旧之前那般状态,没有多出一个字。
显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苦苦思索,秦风仍然没能想出一个满意的结果来。
一听铃声响起,秦风果断将桌上的本子合上并收进桌堂内。
秦风心里很清楚,虽然他此刻还未能找到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再过两天也会毫无头绪。
有时候一味地苦思冥,不仅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反而可能会让自己的思维陷入僵局,走进一条死胡同。
与其如此,倒不如暂时放下这个困扰,给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间,说不定在不经意间灵感就会突然降临了呢。
反正距离下周一还有几天时间,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找寻答案,不需要局限在这一天。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在后面做着后勤保障。
哪怕他到最后关头依然没有丝毫头绪,他完全可以依靠“灵光一闪”功能,瞬间打开思维的枷锁。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的最后关头,他并不想依赖这个系统。
他担心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自己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变得过于依赖系统的帮助。
那样的后果,是他无法接受的。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现在太穷了!
【.......】
【我更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秦风抬头看了一眼写在黑板上的课程表,下节课要做什么他已经计划好了。
他低下头,将书包里面那本写有《兄弟》的本子拿了出来。
本子大概有一指宽的厚度,沉甸甸的,前面六分之一部分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这正是他这段时间的劳动成果。
白天只要有空闲,秦风就会抓紧时间写上一点,尽管白天课程紧凑,写的会相对少些,可积少成多,现在也有不少字数。
至于回家后的那点宝贵时间,则被他分配给了另外两部作品,一个安排在周一、三、五,另一个则在周二、四、六。
主打的就是一个均衡。
秦风拿起笔,笔尖轻触纸面,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在纸上书写起来。
故事剧情早已在他脑海中盘旋,根本不必再去熟悉。
“李光头的母亲在刚刚失去丈夫的时候有些神志不清......”
秦风的笔触流畅而细腻,勾勒出李光头母亲在那段艰难岁月中的情感纠葛与生活琐碎。
他细致地描绘着李兰在失去丈夫的巨大打击下,精神世界的脆弱与坚韧并存,那份母爱在混沌与理智的边缘徘徊,既显得无比坚强,又透露出难以言喻的脆弱。
秦风深知,要表现一个人物即将发疯却还未发疯的微妙状态,需要精准的拿捏与刻画。
他将李兰放置在了情感紧绷的极限状态,就像一根已经被拉到极致的皮筋,再稍稍用力,就可能断裂。
但秦风并非无情之人,他不会让李兰彻底陷入绝望,彻底疯掉。
因为她还有着最后的生命寄托——她的儿子李光头。
在生活的重压下,秦风让李兰依旧保留着对儿子深沉而坚定的爱,那是一种即使世界崩塌,也要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的坚韧与不屈。
他细致地刻画着每一个细节,让李兰的形象在文字间逐渐鲜活起来,她的眼神时而空洞迷茫,时而闪烁着母性的光辉,那是一种即使身处绝境也不放弃希望的光芒。
但只有这些,对于剧情张力的表达还远远不够。
只因为真正的悲剧往往源自于现实的无奈与人性的挣扎,
因此,秦风在李兰的故事中融入了更多的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让读者能够透过李兰的遭遇,窥见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缩影,感受到邻里间的冷漠与疏离,以及在最需要帮助时,那些看似熟悉的面孔却变得陌生而遥远的残酷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风笔下的文字渐渐汇聚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与视觉的冲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代与环境中,与李兰感同身受,并心生怜悯。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在沉重的主题中穿插那些细微的温暖与光明。
比如:
李兰在深夜的月光下,抱着李光头流连忘返,指着桥下的河水、河边的树木、天上的月亮、飞舞的萤火虫,温柔地告诉儿子:“这叫河,这叫树,这叫月亮,这叫萤火虫......”
这些简单而温馨的瞬间,如同一缕缕温暖的阳光将之前的阴霾驱赶。
写到这里,秦风不由的长出一口气,这段文字确实过于沉闷与悲情,但为了真实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变化,这样的描写是不可或缺的。
若非为了凸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他绝不会愿意将笔触深入到如此痛苦的境地。
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剧情,为了构建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故事世界。
同时,这也是对前文李光头父亲之死的一个深刻回应。
在秦风看来,虽然他所写的是一个虚幻的故事,但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如果一个人的离世,尤其是与他最亲近的人的离世,都不能在另一个人心中激起任何波澜,那么这样的故事便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李兰抱着李光头在深夜的月光里流连忘返,有一次和宋凡平相遇了....”
故事写到这里,算是李兰与宋凡平第二次相遇,而第一次相遇则是在那个令人心碎的时刻——送李光头父亲的尸体回家。
秦风这个时候让李兰遇到宋凡平当然不是简单的重逢,而是带着几分宿命的相遇,给绝望中给李兰一线生机。
这一安排,不仅是为了在小说中引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更是为了后续情节的发展做出情感上的铺垫。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续要写的内容,现在还未真正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