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到九点的时候,周周被刘巧娥赶去了睡觉。
小孩还要上学呢,没必要跟着熬夜。
沉沉夜色中,厨房的火光亮到了半夜。
第二天,周周是被樊光挠痒痒挠醒的。
秋老虎还没有降服,温度也就还没降下来。
樊小周听从哥哥的安排,脱下奶奶做的小褂子,换上新买的短袖。
齐整的短袖短裤,加一副精致的相貌,看上去跟城里小孩差不多。
在樊光欣赏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樊亮大喊了一声。
“吃发糕啦!”
食物的诱惑战胜了一切。
樊光率先开跑,周周跟在他身后。
小小的厨房里,三人围在桌子边吃早饭。
醒得最晚的周周疑惑地看了一圈,好奇为啥没看到大伯和大妈。
“爸下地了,妈走亲戚去了,咱们自己去上学。”
樊亮平静的解释,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自己上学的,需要家长陪同的才是少数。
况且樊家的这两个孩子皮是皮,但该做的事情从来不磨叽。
因此,樊守常和刘巧娥从一年级就放了手,让他们自己折腾。
平时早上,两兄弟都是听闹钟自己起,然后轮流热早饭。
加上周周之后,就多了一项喊弟弟起床的分工。
这可是个香饽饽,两人都争着抢着要做的。
毕竟周周脾气好,无论怎么折腾着弄醒他都不会生气。
对于也就三年级的小孩而言,特别能满足他的当哥欲望。
耐心等周周吃完饭之后,两兄弟一人牵一边高高兴兴地带弟弟去上学。
去学校的路就是昨晚回家的路,所以再碰到那只大黄狗也不奇怪。
修长挺拔身姿矫健的狗子追了三人一阵,始终没咬上去。
等人类跑过了路口,它才慢慢悠悠的减缓速度去散步。
而逃过一劫的三小孩像打了胜仗一样,气宇轩昂的穿过校门。
来来往往的小学生中,多的是认识樊光樊亮的人。
他们好奇的打量着被牵在中间的周周,询问两兄弟这是谁。
“这还看不出来啊?”樊亮冲着同学挤眉弄眼。
他得意的介绍道,“长跟我一样帅,一看就是我弟啊。”
“噫,自夸自,羞不羞?”
小女孩用尾指刮脸,鄙视地看了樊亮一眼,飞快跑远。
被糗了一顿的樊亮毫不在意,继续热络的向同学介绍。
旁边的樊光也时不时帮腔,向同学炫耀超好看超乖的弟弟。
从校门口到教学楼不到两百米的路,愣是被他们走出了星光大道的感觉。
一路说到教室门口,樊亮才意犹未尽的闭上嘴。
一年级的教室在一楼,三年级的教室在二楼。
樊光樊亮先把樊小周送进教室,又叮嘱他中午在教室等他们,才依依不舍的跑去了二楼。
上课铃响之后,老师才拎着两摞书走进来。
因为昨天的优异表现,周周被选为了班长。
所以,今天的教科书也由他来发。
秀气精致的小孩抱着书一排排的发过去,手上的发完了就再来讲台上拿。
不紧不慢的动作看得人赏心悦目,也让老师分外满意。
中年老师旋开茶杯,有滋有味的品了一会儿,才开始讲课。
一年级,第一节课,也没啥好讲的。
他先把全班同学的名字点了一遍。
确认没有遗漏之后,再开始教导这群小孩学生该做什么。
比如上课需要遵守的纪律,同学老师之间的文明礼仪之类的……
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周周听了无数遍,也不新鲜了。
他双手交叠平放在桌面上,望着老师走神。
小小的脑袋瓜里什么都没想,像是入了禅定。
在这种状态下,上午的三节课一会儿就上完了。
下课铃一响,一大群小朋友就激动的不得了,恨不得马上窜出教室,不管是那个年级都是这样。
周周坐在教室里,往教室前门望了一眼,正好看见楼梯间的出口。
并不宽阔的口子里,是争先恐后的众多小朋友。
其中,冲在最前头的就是樊光和樊亮。
“周周!走!吃饭去!”
兴高采烈的两人拉起周周就往外跑,没一会儿就冲出了校门。
校门口乌央乌央的都是人,但都和樊家三兄弟没有关系。
樊光樊亮牵着周周往左边走,路过一家炒菜小摊之后再往左拐,进了一间民房。
他们跑得快来得早,所以获得了挑选的优先权。
樊亮眼睛尖,一下挑出了三份肉最多的盒饭。
“朱奶奶,我们拿了啊。”
“好,知道了。”朱老太太应了一声。
老太太一个人独居在学校边上,平时就靠着小饭桌挣钱。
她的收费比外面摊子要便宜得多,所以刘巧娥一直在这里给儿子订饭。
不过对于今生的周周来说,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外面吃饭。
小孩坐在小板凳上,期待的打开饭盒。
泡沫盒子里面分了两个区域,一半是饭一半是菜。
朱奶奶做菜仔细,摆盘也讲究。
番茄炒蛋、韭菜、南瓜都规规矩矩的待在各自的地盘,互不掺杂。
都是喜欢的菜,摆得还好看,周周的食欲一下就上来了。
他捏着筷子从番茄炒蛋吃起,慢慢享用自己的午饭。
相比于樊小周的细嚼慢咽,两个哥哥几乎是狼吞虎咽。
他俩吃完饭,站起来把位子让给了后来的学生,在一旁说话。
“哥,莫老师说给你发奖品的,咋还没发啊?”
“不急,总会发的。”樊光并不焦虑。
虽然有的大人会否认说过的话,但莫老师不是那样的人。
期中考试奖励前三名的本子和钢笔都兑现了,期末的肯定也不会忘。
但樊亮觉得毕竟过了一个暑假,莫老师也可能会忘了。
替他哥着急得要死的小孩想着,要找个机会去问问莫老师期末奖品的事。
可惜樊光不许,他觉得自己还能等。
而且,就算等不及了也该他自己去问。
叫樊亮去问算什么?
光明磊落的大哥拍了拍弟弟,叫他不用操心。
樊光安抚好樊亮,一直等周周吃完饭。
樊小周吃饭一向细嚼慢咽,慢条斯理。
俩哥哥最开始还着急,甚至准备教周周怎么快速吃饭。
但周周还是坚持自己的吃饭速度,甚至振振有词地叙说吃饭慢的好处。
他没能说服樊光樊亮,樊光樊亮也没能说服他。
各执己见之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各吃各的,互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