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攀金枝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宾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姮带着圣人、皇后的大批赏赐,风风光光的从宫里出来。

一长串的内侍、宫女,装满整个车厢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着实惹眼。

王姮的车马刚刚离开宫门,琅琊公主受到帝后看重的消息,就飞快的蔓延开来。

本就是“热灶”的琅琊公主府,越发变得炙手可热。

各大权贵、世家、新贵的拜帖、请柬等,如同雪片般飞来。

公主府的门房,忙得不可开交。

幸好王姮本就有一整个班底的管事、奴婢等。

进入公主府,经过短暂的休整、熟悉,这些人便快速进入到工作状态。

外院有管事,中庭有管事娘子。

主院里则有傅母。

阿胡负责统领所有的护卫,熟门熟路的安排好班次,将公主府护得密不透风。

吏部已经得到了风声,知道这位琅琊公主不只是样子货,而是真的受宠,便开始认真的为她挑选长史、丞、文书等属官。

公主府的属官,或许不如皇子、王爷府的有前途,却也是有品级的。

且,最重要的还不是有品阶,而是得到了贵人赏识的机会。

若是差事做得好,哄得公主开心,公主便能推荐他进入其他的衙门。

公主府只是一个跳板,是许多没有门路的寒门,或是家族败落的世家子,不错的一个捷径。

更有甚者,有些出身卑微、志向却远大的人,为了出人头地,慢说属官了,就是“幕僚”也愿意。

公主的入幕之宾,名声或许不太好,却有实惠。

就像平安公主,做了公主不到一年,就招揽了若干清俊才子做幕僚。

其中一两个,也已经由平安公主举荐,去了六部做了个八品小官,正式进入仕途。

当然,琅琊公主不是平安公主。

她未及笄,还没有嫁人,也还没有如此的“嚣张”。

王姮:……美人儿?面首?

能美得过我?

美得过隔壁的楼彧?

王姮一介粉嫩美少女,本就不懂男女之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最能想到的就是谁吃亏、谁沾光!

很显然,若以她的条件找幕僚,肯定是她吃亏!

更不用说,隔壁还有个“阿兄”虎视眈眈。

王姮可不想害人——

咳,楼彧这人,若是恼了,定不会伤害她,但别人可就不好说了!

王姮没有亲眼见到楼彧杀人,可她心里就是有股笃定:楼彧,绝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杀人不眨眼?

不,这只是楼彧的基本操作。

他绝对能够笑得如春风拂面,淡然、优雅的轻轻拂去脸颊上的血。

嘶~还是算了吧,王姮不愿枉造杀孽。

王姮需要的就是正常的属官。

楼彧这边早已暗搓搓的帮忙筛选——

公主府的长史,基本上就是负责公主府外院的管理事宜。

包括对皇宫,对各家族的应酬、来往,以及其他属官、侍卫等的管理、调度。

长史还肩负着劝谏、训导公主的职责。

“首先,必须人品端正,行事稳妥。”

“其次,年纪不能太轻。”年轻容易气盛,还容易——

“最后,容貌要端正,阿姮是个看脸的,太丑的,会让她吃不下饭!”

楼彧默默的罗列着条件,并以此作为标准,进行挑选。

然后,他便选中了一个落魄世家的庶子。

三十多岁的年纪,早已娶妻生子,就是仕途不太顺利。

十几年都在各部衙门的底层打转,虽然没有晋升,可也没有被拉出来当背锅侠。

无法晋升,未必是能力问题。

可始终能够在衙门里游刃有余,却是有些本事的。

世故却不油滑,出身世家却不清高孤傲,十几年混迹底层,却也没有怨天尤人。

好,就是你了。

“穆盛,祖上邱穆陵氏,本是武勋,后转为文官。”

楼彧拿着从吏部弄来的资料,仔细跟王姮介绍。

“他在礼部、工部和鸿胪寺等都做过文书,差事办得不错,也懂人情世故!”

做公主府的长史,负责公主府的迎来送往、宴请待客等,很是合适。

关键他是北境的老牌勋贵,家族败落了,可根基还在。

姻亲故旧遍布京城。

或许未必都是达官显贵,可在大大小小的衙门,都有熟人。

还有东西两市的诸多豪商、大户,穆盛也都有些交情。

俨然就是京城的坐地户。

这样的人物,即便做不了大事,但处理起琐事来,则会十分便宜。

“我特意见了他一面,略略透了些意思,他惊喜不已!”

楼彧行事,最是滴水不漏。

作为高位者,习惯了直接下达命令。

但,他又是真心为王姮筹谋,不想招个“心不甘情不愿”的长史进府——

公主府长史虽好,却也不是人人都愿意。

万一这个穆盛是个“有傲骨”的,不愿来公主府,楼彧也不好强求。

他倒不是怕穆盛不满,也不是没有手段让穆盛屈服,他真正担心的,还是会因此而引得阿姮不快。

所幸穆盛是个聪明人,拎得清轻重——

在六部、三寺等衙门,穆盛最高熬到了正八品,升迁还极难。

可若是进了公主府,他就是正六品的长史。

那些他曾经无论如何都高攀不上的达官显贵,作为公主府的长史则可以直接打交道!

甚至还能被巴结、被讨好!

至于有可能会有的嘲讽、污名?

呵,他一个三十多岁,却始终混迹于底层的老男人,若真能成为公主的入幕之宾,亦是荣耀!

“阿兄觉得好,那便是好!”

王姮只是不想嫁给楼彧,对于他,王姮还是信任的。

他挑选的人,定是极稳妥、极靠谱,是最合适的。

“阿姮既满意,那就让吏部那边下发任命文书。”

楼彧知道自己是为阿姮好,但,看到对方领情,他还是欢喜的。

“明日,穆盛就可来公主府。”

“两日后的暖房宴,穆盛便可以长史的身份,负责待客宴饮等一应事务。”

楼彧这么快的选好人,也是想尽快、尽好的让王姮省心省力。

暖房宴,自有管事、管事娘子等操办。

可这些人,大多都是从沂州老家带来的。

他们对京城并不十分熟悉。

虽提前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却终究不如穆盛这样的地头蛇,更为擅长。

那些管事等,还是负责公主府的其他事宜吧,比如店铺、田产等。

“还有阿胡,他被正式任命为公主府亲卫校尉,品阶正六品!”

阿胡是王姮身边的老人儿了。

是王廪分配给王姮的部曲之一,最早被王姮所招揽。

当年楼彧被陷害,亦是阿胡出手相救。

对于阿胡,楼彧也能关注一二分。

“阿胡叔有了正经的官身?”

王姮眼底闪过喜色。

好事儿啊!

阿胡是部曲出身,是家奴。

如今,摇身一变,不但抹去了奴籍,还成了校尉。

正六品的武官啊,品阶不算高,可对于阿胡这样的人来说,已经是跨越了阶级。

换成其他人,想要由此蜕变,非战功不可。

阿胡却靠着王姮,达到了同类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攀登的人生巅峰。

自此,他以及他的后人们,再也不是奴婢。

“嗯!阿胡武功不错,人也忠心,给他一个官身,他日后定能更加用心的服侍你!”

对于齐国公,提拔一个校尉,并不难。

不过,楼彧从来都不是多管闲事的人,即便是举手之劳,也要看有无价值。

阿胡是阿姮的人,给了他前程,他便能加倍的效忠。

楼彧觉得值。

公主府外院的属官,文有穆盛,武有阿胡,算是初具雏形。

四月初六,宜出行。

琅琊公主府,大张旗鼓的举办宴集,庆贺公主进京、乔迁新居之喜。

清晨一大早,公主府府门大开。

门房的小厮们,穿着簇新的靛青色衣衫,守在门口,恭敬的迎接宾客。

上午时分,开始有马车、轿子等涌入公主府所在的街巷。

不多时,巷子便被挤满了。

车水马龙、宾客如织。

不到中午,公主府就已经热闹非凡。

宾客们下了车、轿,在门口时,便男女被分开招待。

男宾由新上任的长史穆盛,招呼着去了前庭。

女宾则在管事娘子、百福宫女官的指引下,去了中庭。

安国公府,亦在被邀请的宾客名单之中。

所以,安国公夫人,那位京城有名的独孤夫人,带着女儿,被奴婢们簇拥着,来到了公主府。

进了门,顺着抄手游廊,一路来到中庭。

期间,自有诸多景致。

不过,中庭的景致更多,亭台楼阁、水榭假山,布置巧妙,引人入胜。

独孤夫人缓缓走着,没有左右环顾,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

这公主府,气派中不失精致,很显然,修建的时候,定是用了心思。

而暗中负责的人,就是——

“阿娘,阿兄的国公府也在此处吗?”

说话的是个女童,穿着华美的衣裙,梳着可爱的双丫髻。

八、九岁的年纪,容貌十分精致,俨然有了小美人儿的模样。

她抬起头,好奇的问着独孤夫人。

独孤夫人抿了抿嘴唇,想到夫君给她看的舆图,目光投向远处的山林。

她微微颔首,“嗯!亦在此处!”

明明是自己的儿子,明明自己也进行了补偿,还因为连累了夫君,可她还是没能与楼彧彻底和解。

楼彧回京,已有好几天。

他进了宫,去了东宫,还为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忙来忙去,却始终连安国公府的大门都不肯踏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