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个小厮搬着四张正方形的高脚桌,放到三人面前,还有一张放到王若弗身边的空椅子前。

看着多出来的一张桌子,几人心照不宣,没说什么。

没一会儿,石韫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长串人。有人端着净手用的水盆,里面装满温水,边上放着一块白色的棉布。有人端着用餐的餐具,剩下的拎着食盒。

“父亲,母亲,安。”

“咳,如儿来了。这位是于大人。”说完,盛紘转头对于大人说道:“于大人,这位是小女,在家排行第五。”

“于大人,安。”

“请坐。”

于行和吐出两个字就绷着脸不说话了,一整个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喜怒,放在身侧的手却轻轻的摩擦了一下衣摆,把手心的汗擦干。

石韫将他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只当他是明白了上门蹭饭这一行为有多丢脸。

她一坐下,身后的女使开始行动起来,先是端着水盆来到盛紘等人身边,等净手完毕,剩下的女使开始往小桌上摆饭。不大的桌上,只能摆下两盘菜,一碗羹,还有筷子勺子等餐具。

一切都摆好,盛紘朝于行和做了请的手势,“于大人,请。”

“哦,盛大人也请。”

于行和看着眼前的小碗还没他巴掌大,盘子里的菜突出了一个摆盘精致,好看,以及分量少。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等着他先开动,于行和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鲈鱼羹,鲜美无比,他失神片刻,回过神来细细的品味嘴里残留的余味。要不是盛家人还盯着他看,他都想仔细舔一下勺子了。

他二十二年的人生经历中,这道鱼羹是他吃过最好吃的食物,没有之一。

于行和心里笃定的想着。

他一动,盛家人也开始动筷。

盛紘夹了一筷子菜,问道:“时间匆忙,准备的有些仓促,不知道合不合于大人的口味?”

“很美味。”

于行和吃了一口摆盘精致的菜肴,把它列为平生吃过最好吃的食物之一,跟刚刚尝过的鱼羹并列第一。

盛紘好像找到了话题,围绕着美食,时不时的跟于行和聊两句。

石韫竖着耳朵听,把他们的聊天当下饭节目,边听边吃,一筷子菜一勺鱼羹,很快她就吃饱了。

其他人吃的也不慢,尤其是于行和行伍出身,就算再怎么收敛,底子在这,是第一个清空盘子的。盛紘自然发现了,还没等他吩咐,边上的女使早就得到石韫的吩咐,第一时间撤下盘子,摆上新的菜肴。

同样的鱼羹,不一样的菜肴,于行和沉浸式干饭,整整吃了五轮,盛家三人早就吃饱停了下来,看他一个人不停的吃吃吃。

石韫看着他的吃播,对他的满意度上升,当即决定就选他了。三人之中,石韫本就对于行和更满意,要不然也不会把他的册子放在第一个,长相身材达到要求,吃饭还贼香,跟他一起吃饭胃口一定更好。

入乡随俗,那也要找个顺眼的。

吃了五分饱,于行和不好意思的停了下来。他假装若无其事的看了眼石韫,跟她对上视线,得到了一个笑脸,于行和耳朵尖泛红。

于行和:完了完了,五姑娘不会把我当成饭桶了吧?可是我才吃了五分饱。

心里有点小委屈,面上神情越发冷冽,一张冷酷脸是他最好的伪装。如果耳朵尖没有红红的话,他的伪装确实很成功。

盛紘看他停了下来,说道:“于大人,要不再吃点?”

“不必,在下已经饱了。”于行和忍痛拒绝。

等下人将东西撤下,漱口又净手一遍,他起身告辞,“多谢盛大人款待,在下也该回王府给桓王殿下复命。”

“殿下送的字画甚好,劳烦于大人代为转达鄙人的谢意。”

“一定一定,那在下先走一步,盛大人留步,不必送。”

盛紘正想坚持去送他出门,被王若弗拉了一把袖子,她眼神看向石韫,盛紘一下子就懂了,“大娘子,你跟如儿送送于大人。我去前面看看小厮有没有好好照顾于大人的马。”

找了个借口,盛紘提前一步去盛宅大门口等着。

于行和也没有拒绝,他本来就是来相看的,而且他还没跟五姑娘说上话呢。接下来应该就是他们俩单独聊天的时间。

果然,一起走了没几步路,王若弗就找了个借口离开,原地就剩下石韫和于行和以及远远的跟着他们的喜鹊等女使。

两人中间隔了有半米的距离,一起走了几步,于行和先开口表明心意。

“五姑娘,我出身不好,祖上都是种田的泥腿子,还卖身当过小厮。小时候村子遭匪徒劫掠,只有我幸存了下来,还是多亏了陛下带兵剿匪救了我一命。”

“从那之后我就跟在桓王殿下身边,陛下一家宽厚,待我恩重如山。我跟着桓王殿下识字习武,立下功劳后,桓王殿下做主销了我的卖身契,之后我便一直在殿下手下做事,我能有如今全靠桓王殿下赏识。”

他边说边悄悄的观察石韫的表情。心里想着,如果五姑娘有所不满,那这门婚事就此作罢。于行和虽然很满意这门亲事,但是如果五姑娘自己不愿意,他也不会勉强。

石韫神色没什么变化,反正于行和没看出来,他没忍住直接磕磕巴巴的问出声,“那个,五姑娘,我对你很,很满意,不知道你对我是什么看法?”

石韫没有回答,反问道:“你刚刚是不是没有吃饱?”

“啊?”

被问的有点懵,反应过来后,于行和心里暗自想道:“不会因为我是个饭桶,这门亲事就凉了吧。其实我也可以少吃点的。”

就在他后悔刚刚不应该吃那么多的时候,石韫朝身后的喜鹊看过去,喜鹊立马拎着手里的大食盒靠近。

打开食盒,石韫从里面端出一盘点心,递过去,“鲜肉酥,尝尝。”

于行和一脸懵逼的接过还冒着热气的点心,在石韫催促的眼神下,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半块鲜肉酥消失不见。

他眼睛一亮,另外半块也消失在他嘴里。吃完一块,他一时间拿不住身边的人是什么意思,不敢再吃。

干巴巴的张嘴夸了两句好吃,很好吃。

“我平日里喜欢研究一些好吃的,不过我胃口比较小,一道道菜尝过去就饱了。今日看你吃饭挺香的,我觉得胃口比往日好了不少,希望以后也能如此。”

“好,一定。”于行和下意识的回答。

他还没想明白,手里被塞了一个食盒。石韫指着食盒还有身后几个女使手里的食盒,说道:“我也不知道你胃口有多大?喜欢吃什么?就让人都准备了些,这些糕点有甜的有咸的,下次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口味喜好。”

于行和的脑子宕机,心里好像在放烟花,咻嘭咻嘭~,吵到了他的脑子,让他没办法思考。

两人脚步不停,王若弗在前面等着,见他们两个过来,于行和手上还端着盘点心,另一手还拎着食盒。

“怎么能让客人亲自拎东西,女使是干什么吃的?”

王若弗责怪的看了眼石韫,“如儿,你先回去,接下来我送于统领就行。”

石韫从善如流的退下,接下来没她什么事了。盛紘和王若弗也不可能真让她送到大门口。

她转身离开,还能听见身后于行和手足无措的解释。

“不关五姑娘的事,这点东西不重,我能拿的动……”

离得远了,直到看不见于行和的身影,喜鹊凑上前,喜滋滋的说道:“还是姑娘眼光好,奴婢瞧着于大人对姑娘颇为上心。”

喜鹊身为贴身心腹,自然知道那三本册子上的内容,在她眼里石韫做的都是对的。

另一边,于行和还有他的几个手下,人手拎着一个食盒回到桓王府。

桓王看到于行和满载而归,调侃道:“看来盛家对你挺满意的,连吃带拿。”

“殿下,这是五姑娘送的。”于行和解释道:“五姑娘心细,看我没吃饱,就让人给我送了些点心。”

桓王眼睛一亮,“可以啊,行和,好样的,你这门亲事成了。我这就进宫跟父皇请旨赐婚。”

于行和一脸为难,桓王看了又重新坐了下来,脸色稍淡,问道:“你,不满意这门亲事?”

“没有。”于行和连忙摆手解释:“属下很满意,就是不知道五姑娘是什么想法?”

桓王诧异的指了指食盒,又指了指于行和,表情仿佛是在说“你在逗我?”

于行和一脸苦恼,患得患失的说道:“五姑娘说她平日里喜欢研究些好吃的,不过胃口小吃不了多少,还说看我吃饭挺香的,她看着胃口也好,还说下次可以跟她说一声我的口味喜好。殿下,你说五姑娘对我应该是满意的吧?”

桓王看着他,表情一言难尽,“本王懂了,你是来跟本王炫耀的,你赢了。”

然后他一声令下,让人把于行和带来的食盒全部拿走。

“这些点心就当是本王进宫请旨赐婚的酬劳,本王也带一点进宫给父皇尝尝。”

撂下一句话,桓王脚步匆匆的离开。

于行和眼巴巴的看着食盒全被人拿走,摸着还有点饿的肚子,良久才委屈的小声说道:“我没炫耀啊。好歹给我留一点,我才吃了一块。”

王府的小厮贯彻执行桓王的命令,只给他留下一个无情的背影。

皇宫里,皇帝听完桓王说的话,哈哈大笑,“好,一晃这么多年,行和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朕这就给他和盛家的五姑娘赐婚。”

“儿臣代行和谢过父皇恩典。”

桓王起身后,拿了块点心,“嗯,这点心不错,盛家姑娘是个心灵手巧的,父皇也尝尝。”

“朕也跟着沾沾喜气。”

能送到皇帝面前的食物,都是验过毒的,这对天家父子一人一块就着茶水,边聊边吃,干了五盘点心。

下午,盛家就接到了赐婚圣旨。

盛老太太马不停蹄的从玉清观赶了回来。

寿安堂里,众人落座,老太太喝了口茶,不慌不忙的问道:“说说吧,怎么回事?”

她才离开了不到一天,陛下怎么就突然给五丫头赐婚。

王若弗跟盛紘对视一眼,然后开口回答,“母亲,您前脚带着明丫头去玉清观,后脚桓王妃就突然登门拜访,我也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中午官人散衙,官服还没换下,那于行和就登门拜访,说是桓王得了幅字画,派他来送字画给官人评鉴。”

老太太接着她的话说道:“所以,你们见过于行和,对他很满意,当面允了这门婚事。”

“那孩子确实挺好的……”

“糊涂。”

老太太气的拍桌子,打断盛紘的话。

盛紘跟个鹌鹑一样震了一下。

老太太指着他的鼻子骂,“你到底是看中于行和,还是看中他背后的桓王。他可是桓王的心腹,如兰嫁给他,咱们盛家就彻底跟桓王绑在一起。”

“是,如今桓王如日中天,是官家的嫡长子,未来大有可能继承皇位。可这皇宫大内的事哪有那么简单的,你就看先帝时期,为了夺嫡出了多少事。如今官家正当年,后宫还有个得宠的刘贵妃,她膝下可也有个长成的儿子。”

“咱们先不说那么远的事情,就说朝堂上的派系,禹州一派因着从龙之功崛起,是陛下的心腹,在朝中有几分权势。他们的权势是哪里来的,是瓜分汴京旧臣手里的。那些人焉能甘心?”

“朝堂上的事你比我清楚,也罢,横竖圣旨都下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

老太太气的不行,却也知道这事由不得他们做主,桓王妃亲自上门,桓王亲自进宫请旨,可见他们对于行和的看重,这桩婚事哪能说拒绝就拒绝。

“罢了,也不怪你们,盛家拒绝不了。说起来我也有责任,只顾着明丫头的婚事,没想着帮五丫头也相看相看。要是早点给五丫头定下,就不会有今日的事。”老太太自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