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大的殿宇之下,卢象昇整个人都是晕晕乎乎。

两年之前,他还在这里参加殿试,两年之后,却一跃而成为未来皇太子的师傅。能为师傅者,无非是以学问胜、以声望胜、以功勋胜。

卢象昇十分年轻,只有二十七岁,品级只有从四品,官位仅仅是个知府。

不论单拎出哪一项,他都心虚极了,因此拱手回道:

\"禀陛下,臣学问稀松,德行浅薄,实在不堪为五殿下师,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另择贤良。\"

常洛目光灼灼看着卢象昇,说道:“朕意已决,卿不必过谦,就这样定了。”

卢象昇心中叫苦不迭,刚想说话,常洛却抬手制止了他,问曹化淳道:\"传庭来了吗?\"

\"禀陛下,孙提督正在文华门外候着。\"

\"宣。\"

孙传庭快步走进殿内,行礼参拜。

常洛看向二人,缓缓开口:“传庭,象昇,朕今日将二位爱卿一同召来,就是为皇五子豫教之事,皇五子今后就托付给你们了。\"

孙传庭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成为皇五子的师傅,皇五子将来承继了大统,自己就摇身一变成为帝师了。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荣耀,更是一步登天的捷径。

这几天,到孙传庭府上送恭贺的好友、同僚简直络绎不绝。

人怕出名猪怕壮,提督京营已经够显赫了,现在又锦上添花成了皇五子的师傅,孙传庭不能不生出高处不胜寒之感。

\"陛下,臣……\"

孙传庭刚开口,常洛便挥手打断了他,向朱由检挑了挑眉,道:\"五哥儿,还不见过孙师傅、卢师傅。\"

孙传庭、卢象昇俱是面露难色。

朱由检走下玉阶,向着二人长揖而拜。

孙传庭、卢象昇赶忙避让,连称不敢。

朱由检见过孙传庭几次,卢象昇则是第一次见,不经意间多看了卢象昇几眼,高而瘦,脑袋小,脖子长,细皮嫩肉,脸色惨白,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

常洛问起改组京营的事有些什么困难。

孙传庭答道:\"最棘手的是冗员太多,京营每年耗银一百多万两,绝大部分却养了闲人。不将这些冗员裁撤干政,京营的战力根本无从提高。\"

常洛问起山东的情形。

卢象昇回道:\"徐鸿儒之乱后,山东满目疮痍,更兼这两年大旱,山东饥民不少,很多人下海与倭寇搅到了一起。曲埠孔府被难之后,很多士绅到巡抚衙门请愿,要求寻访衍圣公后裔,重建孔府,以延继孔圣祭祀。还有山东运河堵塞严重,很多漕户度日艰难,有些跑到梁山泊为盗,有些渡海跑到辽东走私食盐、铁器、布匹、貂皮、人参。\"

哪儿都不消停,常洛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山东沟通南北,又是京师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裁撤京营冗员砸了很多人饭碗,鸣冤叫屈的人能从东直门排到西直门。”

朱由检站在一旁,暗暗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

常洛看向卢象昇和孙传庭:“朕希望两位爱卿不仅在学业上教导五哥儿,也要让他知晓治国理政之道。

又说了几句话,孙传庭和卢象昇退了出来。

卢象昇向孙传庭作了一个长揖,说道:\"孙提督名重海内,给殿下当师傅实至名归。可是象昇不才,如何能够胜任?\"

孙传庭还了一礼,答道:\"九台公客气了,以我这种七窍通了六窍的学问,给五殿下的师傅实在是一种罪过。\"

卢象昇道:\"孙提督都这样说,象昇更加无地自容了,将来给五殿下讲授课业的重担,算是全落到孙提督肩上了。\"

孙传庭笑道:\"彼此彼此。\"

二人走到正阳门外挥手道别。

卢象昇站在城墙脚下,想了好一会,向着袁可立家中走去。

袁可立正在家中生着闷气,老管家呈上一张门帖,袁可立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门生卢象昇】。

泰昌二年的会试,袁可立是主考官,因此这一科的进士都算是他门下的弟子。

卢象昇科考的名次并不拔尖,只是二甲二十五名,但质朴憨直的个性很对袁可立的脾气。

如此年轻就当上了帝师,真是后生可畏啊!

袁可立说了一声:\"请他进来。\"

卢象昇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老远就长揖而拜。

袁可立笑哈哈道:\"建斗,恭喜你,要当帝师了!\"

卢象昇本就苍白的脸唰地红了,讷讷道:\"连老师也这么说,象昇只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象昇今日前来,就是想向老师打听一下,这差事是怎么落到我头上的?\"

袁可立笑道:\"这你就问错人了,我也是刚从河南回来的,朝中的事也不甚了了。\"

卢象昇满脸茫然,\"我自己都是肚皮空空,拿什么教殿下?朝野内外多的是饱学之士,请谁当师傅不好?我寂寂无名,又远在山东,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我?听说教皇子读书,经史子集都要通达,简直愁死我了!\"

袁可立拍了拍卢象昇的肩膀,安慰道:“莫急,陛下既然选了你,自有你的过人之处。”

卢象昇大摇其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自己还是知道的。我本来是要坚辞的,可以陛下一个眼神,我就噤口不敢言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袁可立道:\"陛下要你做你便放心做吧,不用七想八想。\"

卢象昇道:\"我在京师也没房子,今后就赖在老师家里混吃混喝,夜里好好背背书,恶补恶补从前落下的功课。”

袁可立哈哈大笑,\"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也不必怕成这样。五殿下读书又不是为了考进士,哪里就用得上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

袁可立孤身一人在京师做官,妻室儿女全在河南乡下。

卢象昇真的在袁可立家里住下了,也真的读了一夜书,一大早就守在袁可立房门外。

他听见袁可立起了床,忙捧着厚厚的一卷书走了进去,问了一大堆问题,连吃早饭的功夫也不肯放过,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请教。

袁可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

卢象昇突然拍着大腿叫道:\"我要是有老师一半的学问,也不至于怕成这样!放着老师这样的大儒不用,为什么偏偏选中我这种三脚猫啊?\"

袁可立笑而不语。

未来的皇太子拜师是一件国家大事,常洛着礼部紧锣密鼓地筹办。

礼部尚书文震孟遍查历代皇室子弟拜师礼的规制,写成了一份仪注,呈给常洛御览。

朱由检虽然没有正式册立,但皇太子之位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因此他的拜师礼完全是按照皇太子拜师的礼仪来的,极尽繁琐庄严。

拜师前七日均须沐浴斋戒,拜师前一日须到太庙祭告。

拜师当天,到了钦天监选定的良辰,皇太子身着青衿,在四名礼官的导引下,到达学宫门外,先下跪,然后起立。

然后又有四名礼官前来,簇拥着皇太子来到学宫东阶之下,等到师傅在师位坐定之后,皇子又在另外四名礼官的引导之下进入学宫。

皇子身后跟着三名执事,一人手捧拜师帖,一人手捧美酒,一人手捧文房四宝。

皇子进入学宫大门后,走到西阶之南,向师傅行跪拜之礼,师傅答以一揖。

当师傅答礼的时候,必须避让以显示尊重。

然后皇子向师傅双手呈上拜师帖,师傅接受之后,皇子三揖而拜。

拜师帖内有压帖礼,师傅及两名以上见证人在拜师帖上签字之后,才算进入师门,成为师傅的入门弟子。

礼部将拜师吉日选在了八月初一日。

七月三十日这一天,常洛入祖庙祭告。

昏暗的殿宇中,常洛跪在老朱家历代祖先神位前禀报:\"臣常洛第五子由检出阁讲学,以孙传庭为师,以卢象昇为傅。\"

祷告毕,常浩站了起来,望着跪伏在地的朱由检厉声喝道:\"五哥儿,抬起头来!\"

朱由检慢慢抬起头来,神思恍惚间,仿佛两道冰冷的目光直穿他的心脏,惊得他浑身上下打了个寒战,吓得他忙趴在地上。

\"知道我为什么选孙传庭、卢象昇给你当师傅吗?\"

朱由检大气不敢出。

\"问你话呢,哑巴啦!\"

朱由检觉得胆儿都破了,怯生生回道:\"儿臣不知……\"

\"记住我说的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我管不了你一辈子,因此选了孙传庭、卢象昇管你。他们都是忠贞不二之士,你尽可以放心大胆地任用他们,不可生出轻慢之心,更加不可生出猜忌之心。如果你发了疯杀了孙传庭、卢象昇,到了阴曹地府里我也是不会放过你的。只要有他们二人在,大明亡不了,朱家亡不了,你也亡不了。记住了吗?\"

\"记住了……\"

\"大声点!\"

\"记住了!\"

八月初一,礼部派出两乘十六抬大轿,将孙传庭、卢象昇抬到学宫,孙传庭居左,卢象昇居右,在师位上正坐。

张惟贤、朱纯臣在左下首侧坐,孙承宗、袁可立、文震孟在右下手侧坐。

朱由检在完成了一系列繁琐至极的礼节之后,终于在四名礼官的簇拥下进入学宫,在三次跪拜之后,向孙传庭、卢象昇递交拜师帖。

孙传庭、卢象昇收到各自的拜师帖之后,各自签上了自己的姓名,然后张惟贤、朱纯臣、孙承宗、袁可立、文震孟作为见证人,也郑重其事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朱由检分别向孙传庭、卢象昇敬酒,献文房四宝,然后再行跪拜之礼。

这一次,孙传庭、卢象昇亦还以跪拜之礼。

朱由检行跪拜之礼是感激师傅教导之恩;师父还以跪拜之礼是感激学问得以传承之谊。

朱由检退出,拜师之礼方告完毕。

然后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代替皇帝向师傅送来束帛五匹,束酒二斗,束修一案。

然后是谢师宴。

这一天可能是孙传庭、卢象昇一辈子最高光的一天了,勋臣、辅臣下首作陪,未来的皇太子一次次向他们行跪拜之礼,皇帝亲自赐宴,亲自斟酒。

卢象昇虽然当上了朱由检的师傅,常洛却并没有将他留在京师。

半个月后,常洛命朱由检随卢象昇一同前往济南。

临行的时候,常洛对朱由检说道:\"真正的学问,并不在书斋里,你到了济南之后,忘掉你天潢贵胄的尊贵身份,多到民间走一走,好好了解升斗小民的真实生活。千万不要整天泡在书斋里,多多了解政务运作,刑狱审理,田亩丈量,傜役征发,赋税征收……\"

朱由检轻车简从随着卢象昇一路来到济南。

卢象昇带着朱由检微服私访了当地受灾的百姓,到处是衣衫褴褛的老人,面黄肌瘦的孩子。

随后他们又去了运河堵塞地段,看到数以万计的挑夫从船上卸下粮食,然后后肩挑背驮转运数十里。

朱由检给常洛写信,说:

\"儿臣到了济南,跟着卢师傅去了很多地方,方知老百姓的生计何其艰难,终年辛苦劳作也不能养活妻儿老小,遇有水旱灾害,背井离乡者有之,卖儿卖女者有之,妻离子散者有之。儿臣更知道了,解运到京师的每一斗米,每一升盐,每一文钱,每一尺布都来之不易,今后再不敢奢靡浪费了。\"

卢象昇每日都会安排学习不同事务,或刑狱审理,或田亩丈量,或赋税核算,或账目清查,或水利规划。

朱由检在济南待了短短的三四个月,却比过去十年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泰昌四年十月,朱由检奉命回京,卢象昇一直将他送出山东。

临别之际,朱由检恋恋不舍地拉住卢象昇的手,说道:\"做个师傅这样的为民请命好官更不容易。任用一个好官就是造福一方百姓,任用一个坏官就是祸害一方百姓,焉敢不用心!\"

卢象昇闻听此言,心中无比欣慰。

朱由检回京后,常洛命他帮忙看奏折。

他惊讶地发现,朱由检比从前接地气多了,不再是那个站在空中楼阁里的城中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