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暖开始忙碌地收拾着要带回广丰县的礼物。
除了准备礼物,林暖还特意亲手为陈行宁做了一件薄棉袄子,棉袄子的面料柔软舒适,剪裁合身,穿在内里既保暖又不会影响外衫的穿着。
要是明年的越州,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走上正轨,她是否可以考虑前往北地一趟呢?毕竟,明年八月陈先生就要参加乡试了。
乡试对于陈行宁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试,无论他将来是否能够考中进士,乡试才是最要紧的一环。
如果他能够通过乡试,那么他就有机会到下县任职,虽然可能无法担任一县县令这样的重要职务,但可以任职县尉或主簿。
当然,要想在官场有所作为,还需要一定的运作和努力。但无论如何,通过乡试能为陈行宁的仕途打下了一点基础。
她特意单独吩咐林堂,道:“这几日你去找卢平大哥,跟着他学一学简单的绘画技巧,到了广丰后,如果陈先生回来了,你就跟着他学。”
林堂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她继续说道:“你要知道,种田可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它是一门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科学,绝不仅仅是整天低着头在地里刨土那么简单,那样的话,你就只是个普通的农夫而已。
但如果你想将来成为一名有所成就的司农,那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可就多了去了。
索性趁着这段时间,小堂你再想想清楚!如果你还是坚持,二姐以你为荣!你需谨记民以食为天,谁都不能轻视种田这个事业!”
林堂能感受林暖对他的期待,看着林暖的眼睛,认真地点了点头。
最后,林暖语重心长地告诫林堂:“你选择的这条路,是你自己决定的。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咬牙坚持下去。等你从广丰回来的时候,二姐会有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你。”
“好!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林堂直视林暖回道。
“二姐信你!”……
时间过得飞快,张梦嫂子和林暖等人紧赶慢赶,在众人出发前将棉衣赶制好了!
周越他们几个虽然去年回过北地的人,但到底年岁小,而且去年有卢氏子弟回去,今年全靠他们自己。
林暖把行路的银钱交给三叔、一丰和秦安三份,再次强调了路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做好保暖,务必注意安全等等
众人纷纷齐声回应,表示明白。
此时,初冬的江南,寒风习习,凉意袭人,仿佛秋天还未离去。然而,只要越过那条江,翻过那座山,便会真正感受到冬日的严寒。
十一月二十这一天,越州的晨雾弥漫,如烟似缕,给人一种朦胧而迷离的美感。这晨雾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心生留恋,仿佛它在挽留着过往的行人,希望他们能多停留片刻。
然而,尽管越州如此热情好客,却仍有一些人归心似箭,渴望回家看看。或许他们离家已久,或许他们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哪怕只能在家中短暂停留几天,也足以慰藉他们的思乡之情。
随着天色渐亮,众人我要出发了。林二虎、林暖等人站在城北小院门口,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默默祈祷他们一路平安。
而留守在越州的人们还有许多忙碌的事情等待着他们去处理。
比如酒坊的建造工程已经完成,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他们需要精心安排和定制酒坊内部的各种器具,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酿造美酒的要求。
与此同时,酒楼的建设也接近尾声,林暖需要亲自前去查验其是否合格。
她会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从建筑结构到装饰细节,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有需要进行细微调整的地方,她需要提出改进意见,以确保酒楼能够以最佳状态迎接顾客。
再比如林暖还需要走一趟越州的周边县,为明年的越州街开业争取更多的客源!
冬季休耕期间也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可以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进一步的修缮和完善。
这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还能为来年的农作物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城北的老百姓已经两年没有好好地猫冬了,但他们都很高兴,毕竟参与到这项重要的工作中,能确保农田水利系统的正常运行,也能让明年收获更好!
今年的城北老百姓是真的大大舒了一口气,水稻一亩粮产达到一石八斗不说,那土豆也是真的争气,一亩基本上五石以上,留够自家吃的,都卖给城北土豆作坊,好大一笔收入!而且县令大人真的没有涨粮税!
好多人家也都置换了新房子,这日子啊,真是美的啊。
【卡文啦卡文啦,大家伙有没有建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