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暖还需要巡视越州街的建设和酒楼的进度,越州街修建了三分之一,商用、住宅层次分明,从越阳山(越州县内的一座矮山)上往下看,很有画面感。
酒楼已经在收尾了,基本上集齐了文娱、美食、住宿与一体,林暖暂时也不会开业,她在等,等越州街同步修建完成,这样整体的规划更能吸引人。
见还有大半月秋收,林暖又带着秦云飞等人跑了一趟广陵。
结果刚到广陵便遇上了风暴雨,那刮的风让人眼睛都睁不开。
林暖在卢氏广陵别院客房中休息,听着屋外风雨声,内心还是有些焦灼的,不知道越州那怎么样了,这么大的风雨会不会影响收成。
幸好这种天气基本两三天左右就过去了,林暖便继续找销售路子,顺便看看能不能带走几个劳动力。
她真是想念上辈子的天气预报,虽然江南的鬼天气就算上辈子如此牛b的天气预报有时候也会出错,但总体大方向是没啥问题的。现在实在料不准这种短期急性的天气变化,实在也让人犯愁。
广陵待了五天,但因为来回路途相对较远,差不多也用了小半个月时间,林暖又带回来六个小乞儿。
回到越州后,林暖让人将六个小孩带到林西村褔嬷嬷处,然后便听林二虎说了前段时间的暴风雨又让很多民居倒塌了,城北就丧生了四五十人。
田地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林暖家林林总总也有十来亩地的稻谷被吹倒,林三叔已经让人收割了,谷子还有些瘪,舂一舂也能吃,余下的还需再过十来天才行。
林暖对于田地的损失其实也是有预料的,但人口的流失实在也太容易了。她又巡视了城北,发现那些后来新修的几个村的屋舍都挺坚固的,比如东阳村、竹后村和林西村几个村就没有人因为房舍倒塌而丧生,但其他几个村那些村民自建的茅草屋还是太弱了。
林暖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一个法子,她又找上了她的世叔和义父,将党房屋置换的事情说了一下。
这事情放后世就跟拆迁也差不多,东阳村就是从两口村置换过来的,祝长青和卢光接受度也良好。
虽然是想着给那些想要去北地的老百姓或难民准备的,但估计是城北神雷实在是太恐怖了。
君不见这次暴风雨城北的狂雷啊,看的人两股颤颤!只有到了城北才会看见那漫天的雷电被几座高峰接引而去。
城北此次村民丧生大部分都是因冯雨太大而屋舍倒塌所致。
宜早不宜迟,林暖连忙在城北小院中,召集了毛坞村、庙前村和庙后村三个村的村长族老以及在城北书院中进学的学子,将房屋置换的事情安排下去,当然也不是想换就换。
一则,在本次风暴中房屋倒塌的居民享有优先选择权,但需缴纳一百文保证金。免得人心不古,贪得无厌。
二则,居民们在事后还需缴纳新屋建造费用。不过,考虑到他们的经济状况,一部分费用可以用老屋舍进行折抵,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三则,由于屋舍数量有限,所以符合条件的居民需要先报名,先到先得。
四则,待秋收之后,屋舍置换村民田地将进行重新划分,以更好地生产劳作。
五则,完全自愿。
林暖将房屋置换的事情一说,这些村长族老便开始讨论起来。
房屋置换这事吧,说不是好事,那绝对好事一桩,但还是会有很多后续。
当时有个族老便说“那我们合族都分开了,这……”
“对啊对啊,咱一个村的都是亲戚,有事搭把手,这去了外村这就说不好了……”又有人担忧。
“唉,但房子还是得换,每次大风雨,我都担心得很,整夜整夜不敢合眼啊……”
“自建也挺贵的。上次遇上向义小哥,问了他一下说是拆除自建好一些的房舍,没有三五两银那基本不成的!现在可以用老房子抵这不挺好的。”
“说是这么说……我还是不是很想离开俺们村啊。”
“你们家房子很新啊,倒也没啥必要!”
……
讨论声此起彼伏。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是抱团取暖,能更好地生活下去,所以很多都是整个族群生活在一起,林暖很理解。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站起身,抬手压了压,现场便安静了不少,然后用一种平静而坚定的语气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刚才说的话,我都听到了。”
稍稍停顿了一下,她继续说道:“我呢,始终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了。”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大风暴什么时候会来,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甚至可能就是下一刻。”
“所以当有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大胆一点,再则若你们担心邻里关系,我会着人安排一个村的人基本重新归入一个村,免得分散,当然前提是新村有空余屋舍。”
她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似乎是在强调这句话的重要性。“选择都在于自己,机会我已经给你们了!需要报名置换房舍的,请到城北书院云先生处登记。好了,各位请便,我先回去了。”
众村民起身恭送林暖,随后又开始讨论,行动力强已经往村里赶,报名也是宜早不宜迟啊!
林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过几日便又要秋收了,这可是一年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