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暖暖而生 > 第145章 人员安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人员安置

原本林暖还在心里暗暗盘算着,接下来的这几天时间里,自己恐怕得肩负起给这几位大人物引路的重任,带着他们四处逛逛越州城。

然而,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几个人第二天一大早竟然就跟着老父亲一同前往城北的田地去了。

林暖起床后,发现人已经出门了。还是问了余织,这才得知原来那一群人都身着朴素的棉麻布衣,一大早就出门说是要去城北找三叔。

得知这个消息后,林暖心里不禁暗自高兴起来。她心想:“爹爹的‘外交’能力还真是不错呢!”

毕竟,她自己和李老爷、魏老爷等人交谈时,总是感觉有些吃力。不仅要表现得真诚,还得时刻留意着不能过于随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相比之下,老父亲似乎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这些人相处,根本不会去在意他们的身份地位。

林暖不禁感叹,或许像老父亲那样才是最自在的吧。不必过于拘谨,也无需刻意迎合他人,只需要保持真实的自我就好。她还想念起远在北地的陈行宁,要是陈先生在这,估计应付起来也比她好上不少。

她也没闲着,先去找了祝长青和卢光,让他们这些日子格外注意城中巡视和防护,也不说可能是谁来了,毕竟大佬不让提,只说跑了趟临安,会有客商到越州运酒。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将福禄寿喜和瑞生、八九个小乞儿的身契和籍契全部落在林暖名下,谷阿婆和谷红菱单独直接落户,与祝长青和卢光商议后,这些人暂时住在城北小院和养殖场的西林村。

与云玉辽协商后,福嬷嬷、禄嬷嬷和寿嬷嬷进入学堂教那些唱戏曲的男女们跳舞或唱曲和练习乐器。

云玉辽也松了一口气,幸好简单的用字已经教了不少,接下来就是分类分天赋学习了。他身上的担子也松不少。

瑞生也进了城北学堂,不过他还需要去灶房帮厨,毕竟他是作为下人被买回来的。

八个小乞儿,林暖也给他们取了名字,名字都以“瑞”字打头,后面分别跟着“安康顺遂、吉祥如意”这八个字。

瑞安等几个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来到越州后,不仅有了崭新的衣服穿,还有房子可以住,更重要的是,主人竟然还给他们取了名字!而且主人还说,让他们要么学习文化知识,要么学习武艺,当然,平时也需要干活……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少爷小姐般的生活啊!要知道,在以前,他们连想都不敢想这样的日子。

因为除了褔嬷嬷之外,其他的禄嬷嬷等人都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她们看到这几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时,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这种关怀和爱护,让这几个孩子心中的温暖已经到达了顶点。

以前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候好不容易有贵人施舍点啥,还会被抢,他们临安城小乞儿队伍也不稳定,常常会多几个,可过了不久又会少几个。

就像瑞安,他知道那些少了的都已经不在了,甚至他有一次在河边看到了一只碗,那只碗破的很有自己的特色,它的主人是个只比自己小一点点的女娃娃,她经常跟在自己身后乞讨,所以他记住了。可破碗还在,人却不见了……可他根本没有能力去悲伤,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

幸好那两个少爷来问他们愿不愿意离开临安去另一个地方种田的时候,他赌对了!他真的赌对了!

原来他真的会有明天,只要他能好好学东西,好好给姑娘干活,他的明天会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田地,甚至娶个媳妇,以后他的孩子就不会是小乞儿了。

瑞安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一切的改变都要归功于林暖姑娘。是她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让他们摆脱了困境,重获新生。

第三件事,与谷阿婆、谷红菱签订了五年的契书,主要是由谷阿婆传授养蚕织丝的技术给城北几个村适合的人。

当然这项技术的教授,林暖并不是无偿的,所有参与学习养蚕织丝的人必须与林暖签订契约,每月需缴纳五文学习费用给谷阿婆,两年内所产的丝绸都归林暖,两年后林暖按市价收购。

至于人选则由各村自行决定,每村暂时只给三个名额。

养蚕么从种桑开始,所以城北的各村从这年头开始,好些家院里都会种上几颗桑树,田边地头也多少不少。

东山村还听了林暖的建议,搞起了桑基鱼塘,东山村就是林暖最大的水产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