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顺利完成。
这一回没有在出什么差错。
很快就放榜了。
裴思文榜上有名。
再就是殿试。
因为闻玉这一回也参加监考,那些试卷,她也看了。
闻佑谈起那些举子的学识也不避讳着她。
“这个叫孟大生的才学不错,但是为人迂腐。”闻玉道。
“怎么说,”闻佑问她。
“你看这题目跟女学毫不相干,他偏还有拐弯抹角的隐射,这人必定是个心胸狭小之人。”
孟大生正是那些考官商议出来的三甲人选。
闻佑并不训斥女儿插手朝政,反而赞同道,“玉儿说的有道理,那依你之见,还有谁可入三甲。”
“爹,这个,”闻玉取出一份试卷交给他,“这个叫陈达的学子,观点新颖,言辞犀利。”
闻佑略看了看,便笑道,“果然不错,那就是他了。”
闻玉一句话,内阁中推出来的状元人选便被撤下了。
............
第二日,上朝时。
闻佑公布名单。
内阁的文大人先跳出来反对。
“皇上,这孟大生文采斐然,文章做得极好,而且,那日殿试上您不也夸他了吗。”
“朕是夸他了,可朕也夸了许多人,再说这孟大生是二甲头名,要入三甲嘛,朕觉得还差一点,你们是觉得朕没有权利确定三甲状元,一切都要依照你们的意思吗。”闻佑皱起眉头,俨然是一副要发怒的前兆。
文大人立刻熄了火。
其他的人也默不作声。
“朕觉得陈达可为状元,剩下两位不变,传旨吧。”
底下人有些讶异,陈达是二甲第三名,圣上却把他点为状元。
有些朝堂的老油条,知道这是圣上不满这群老臣把持朝政,想提拔新人。
很快就放榜了。
陈达成了状元。
陈达并非世家出身,只是普通人家的读书人。
本以为自己只能进入二甲,没想到一举成为了状元。
他自知只论才学,他还不能胜任状元,无非就是上头看重了他的观点。
当了状元之后,陈达虽欣喜若狂,但还是极为小心谨慎。
这一日,他突然接到了裴思文的帖子。
裴思文同他同届,以前两人也见过面,也曾相交过。
突然看到这张帖子,陈达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去赴约。
思虑良久,陈达还是去了。
但约他见面的不是裴思文。
房间里是一个小女郎。
那女郎生的极为俊俏,眉宇间有一股英气。
陈达看了一眼,目光触及她腰间的那块碧玉时,便急忙跪倒在地。
“参见元昭公主。”
“你以前见过我。”闻玉微微抬眸。
“公主穿的是女学的衣裳,还有那块玉佩。”陈达答道。
“不错,是个聪明人。”闻玉轻轻点头,指着旁边的一把椅子,“你坐下吧。”
“臣不敢。”陈达不敢抬头。
“有什么不敢的,本宫今日是微服出巡,听父皇夸赞你的才学,所以才想见你一面。”闻玉道。
陈达站了起来,可还是不肯坐下。
闻玉也不强求了,只道,“听说,你是安城人。”
“是的,公主,臣的老家在安城。”
“这倒是有缘了,本宫的舅母也是那里人。”闻玉轻笑。
陈达心里微微有些疑惑,这位公主把他叫过来,是什么意思呢,莫非是来闲话家常的。
闻玉问了陈达老家的一些习俗。
陈达一一作答。
“本宫听闻,你父亲早逝,是寡母养大了你,”
“对,若没有臣母亲,恐怕臣无法求学。”
“倒真是一片慈母之心,等本宫回去禀告母后,定让她嘉奖你母亲。”闻玉道。
“臣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呢,你自幼是寡母养大,自然知道女子生存艰难,陈达,你想不想与本宫改变这一现状。”
闻玉说这话的时候,眼眸微微亮了亮。
陈达心里轻轻一咯噔,他想过许多人来拉拢他,独独没想过元昭公主会来。
而且还是第一个人来的。
“实话说,张首辅想立的状元不是你,是我让父皇改变想法,...。”
闻玉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淡淡的道。
都说元昭公主最得圣心,没想到圣上连这都肯听她的。
陈达此刻内心波涛汹涌,公主独自见他,又同他说了这番话,这目的不言而喻。
他要答应吗。
“陈达,你是纯孝之人,又有一腔抱负,想在这官场上实现你的理想,只靠你一个人,远远不够,你必须要一个同盟,你好好想想,这个同盟该是谁。”
闻玉说完这番话,便把茶杯放下了。
“我该回去了,等你想好之后,我再过来吧。”
等她走后。
陈达一个瘫倒在椅子上。
本朝的元昭公主竟然有那么大的野心。
而且圣上也无比宠信她。
可是还有两个皇子呢。
可是,他不选择元昭公主,又该选择谁呢。
是内阁的张首辅。
他虽未做官,但父亲曾是小吏,知道官官相护,官场上单打独斗,寸步难行。
更何况,张首辅心里的状元不是他。
他大概早就被张首辅默认是元昭公主的人了。
想到这里,陈达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世人都道,元昭公主仁慈宽厚,给她做事,似乎没有那么差。
....................
闻玉同他说完之后,便去了女学。
她今日过来只是只是为了提醒陈达,除了她,这朝中,他再也不可能投靠任何人。
她摇着扇子,心情极好。
跨步走进了书院。
书院里欢声笑语,她们正在玩一种投壶的游戏。
见到闻玉进来,便连忙让给她。
“公主,到你了,你快掷。”
闻玉接过来,一投即中。
连投几次,都中了。
旁边的那些姑娘都拍起手来,“公主真厉害。”
玩闹过后,闻玉回了房间。
林珠寻了过来,给闻玉倒了杯水。
“公主去见了陈达。”
“嗯。”
“那他答应了吗。”
“大概没有理由拒绝。”闻玉轻轻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