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行了,我就是想来和你分享这个事情,让你提前知道,心里有个底,没想到还来蹭了一碗梨汤喝,那我就先回去了。”说着,周大娘将碗里最后一口梨汤喝完,就打算离开。

陆母喊住了她,“等等,我熬了挺多的,本来就打算一会给你送一盆,正好你过来了,你带回去吧,给彭然和两个孩子尝尝。”

周大娘脸上笑成一朵花,“那我就不客气了,真是太麻烦你了。”

“这还,咱们俩家说这话就见外了,再说了,这梨还是你给我的呢。”陆母说完就起身往厨房走去。

周大娘跟在后面,念叨着,“我那梨不值钱,都是院子里树上结的,往年结的多,吃都吃不完就浪费了,没想到还能熬梨汤。”

陆母小心翼翼地端起那盆刚刚煮好、还冒着热气的梨汤,轻轻地吹了几口气后。

接着,她又从柜子里找出一块干净的布,仔细地把盆包裹起来,然后再盖上一个比盆口略大一些的盖子。

陆母微笑着把这盆精心准备的梨汤递到周大娘手中,关切地说道:“现在外面的雪下得可真不小呢!我怕这一路上会凉掉,所以就在上面多给您盖了一层盖子。不过这个盖子可能稍微有点大,但应该能起到保暖作用的。你回去的时候啊,一定要在路上慢慢走,千万要小心些,可别一不小心摔倒喽!”

周大娘接过梨汤,感受到陆母的关怀与温暖,她连忙点头应道:“放心吧,我都知道的。这么冷的天,真是辛苦你啦!”说着,她向陆母投去感激的目光。

“这有什么的,这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喝点暖和的对身体好。”陆母将周大娘送到门口,周大娘便让陆母回屋了。

“行了,快回去吧,我就在隔壁,你就别出来了,现在有点冷了。”周大娘看着陆母回屋,她也端着那盆热乎乎的梨汤,小心翼翼的往隔壁走去。

周大娘刚走出陆家的院子,正要往自家院子拐进去,就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猫叫声。

她顺着声音看过去,发现一只小猫躲在墙角的大石头下,此刻正在瑟瑟发抖。

周大娘心疼极了,可双手捧着梨汤腾不出手。

犹豫片刻后,她决定先把梨汤放在一边干净的石头上,然后抱起小猫。

小猫在她怀里直哆嗦,周大娘用手轻轻抚摸它试图让它暖和些。

这时,陆婉从屋里跑出来上厕所,便看到了这一幕。

“周奶奶,您在干嘛呀?”陆婉问道。

周大娘简单说了情况,陆婉说:“周奶奶,您抱着小猫先回家吧,我把梨汤给您送过去。”

周大娘连声道谢。

陆婉端着梨汤,慢慢地走向周大娘家。

彭然打开门看到陆婉很是惊讶,得知缘由后不住夸赞陆婉懂事。

“真是太谢谢咱们婉婉了,这事交给老师就行了,你快回屋吧,这都下湿了。”彭然说着还帮陆婉拍了拍身上的雪花。

陆婉嘿嘿笑着,“彭老师,我没事,一会回到家中这些雪花就化了,那您快回屋吧,我这就回家了。”

周大娘也忙道:“甜甜,虽然就俩步路,可雪下可厚了,你慢着点。”

“知道啦,周奶奶。”

陆婉说完就匆匆往回赶,回到自家院子里,先去了厕所,然后才回屋。

陆母看着陆婉身上的雪花,连忙让她脱掉衣服,过来烤火,“这下雪天上厕所就是不方便,外面冷了吧,快过来暖暖手。”

“现在可冷了,奶。”陆婉边说边还打了个寒颤。

陆婉暖了身子后,就静静地站在窗前,目光凝视着那漫天飞舞、越下越大的雪花。

晶莹剔透的雪花如同鹅毛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就在地上堆积起厚厚的一层。

她不禁喃喃自语道:“奶,您看这雪下得这么大,现在就已经积得这么厚了,要是等它停下来,还不知道会有多深呢!也不知道我爸妈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说完,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担忧和思念。

坐在一旁的陆母听到孙女的话,也抬头望了望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日子。

然后,她转过头来,微笑着对陆婉说道:“乖孙女,别担心啦!按照时间推算,等你爸妈他们回来的时候啊,这雪估计早就消融得差不多咯。”

说着,陆母伸手轻轻摸了摸陆婉的头,试图用温暖的笑容和话语安抚她那颗牵挂父母的心。

“那可太好了!”陆婉心情又好了起来。

毛毛此刻却说道:“就是咱们家的柴还没捡够呢,这雪来的太突然了。”

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操心家中的事情。

陆母扭头又和毛毛说道:“大孙子,这些柴管够咱们家用了,等柴没的时候,你爸他们就回来了,到时候让你爸他们上山捡去。”

毛毛点点头,他们的力气还是太小,每次都带不了多少。

临近晚上,等吴宝菊和景巧玲都回来后,这雪还没停。

“哎呦,这雪可下厚了,幸好我在厂里放了件替换的衣服,我就这样搭在脑袋上回来的。”吴宝菊一进门就开始说。

景巧玲也在旁边附和,她也是这样回来的,“是啊,的亏听妈的,在办公室也放了一件衣服,要不这雪这么大,眼睛都睁不开,路上更难走。”

这时候,陆母适时上前,先递给吴宝菊一碗梨汤,“来,喝点暖暖身子,进屋烤烤火。”

“好嘞,谢谢妈。”

“巧玲,你也是,快喝点,今天这梨汤管够,妈熬了很多。”陆母一视同仁,将另一碗梨汤也递给景巧玲。

景巧玲笑着接过来,“知道啦,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