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 第484章 许攸:这账不对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要成为一个世家。

首先,必须要有人为官,且这个人要做到绝对干净,哪怕是有人对其攻讦,也能保证全身而退,且名声极佳。

因为这是基本盘。

其次便是要有手段肮脏,见不得光的财富积累者,以及野心勃勃,能力顶尖的开疆拓土者,最后便是集中资源所培养的优良继承者。

后三者并非不可或缺。

但清清白白的为官那个人,却是无论如何都少不得,因为他才是传承的保证,有了好的官声与名望,就算下一代不争气,其下下代仍能接受祖辈遗泽。

倘若一个世家当中。

那个当官的人,跑去横征暴虐,跑去做肮脏的下等事,袁绍定会对其不屑一顾,因为这种家族,绝无翻身的可能,最多不过昙花一现而已。

大魏治下有人贪污。

在袁绍看来,那是非常正常的,只不过有人敢对粮仓伸出爪子,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

“粮仓少了近三十万石粮草?”

听完后,袁绍稍微松了一口气,这些被贪污的粮草,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当即询问道:“不知正南这段时日里,可有查出这些粮草的去处?”

“陛下!”

审配闻言摇了摇头,其神色凝重,恭敬道:“粮草之事涉及朝堂数位公卿家族,是以微臣并未一查到底,这些粮草的去处,若不出所料,绝大部分跟着商贾流入的太平府,极少部分卖给了治下百姓!”

“查获贪墨钱银几何?”

袁绍缓缓深吸口气,面上并没有太多情绪。

“回陛下!”

审配神色沉重道:“微臣连日来,多巡视各地粮草,关于调查贪墨一事多浮于表面,眼下只查了巨鹿、安平、河间渤海四郡,余下郡县尚未来得及调查,据微臣所知,四郡查出财物总计,折合不下于九千金。”

“呵呵!”

袁绍闻言笑着道:“仅凭四郡便能查出近万金,冀州倒也不愧为富庶之地,正南下去后,将证据确凿,明日朝会之后呈上来!”

魏国的货币体系。

同大仲府一般,尚承于汉室。

一金指万钱,而非太平府的一金币,双方的货币体系是不同的,双方商会往来皆是以物易物。

如昔日董卓铸的小钱。

那玩意只能在司隶一地,甚至只能在司隶的少数郡内流通,其他各地是不认的,所谓几十万钱一石的粮草,指的就是这种小钱,而非是指五铢钱。

有着太平府的存在。

当世粮草的价值居高不下,据袁绍所知,如今魏国最便宜的粮食,一石便价值七百钱左右,粟、稻等更是过了千钱。

四郡查到的九千金。

换做汉室,或可买一三公职位,或五郡太守,若换做眼下魏国的粮草,也就只能购得十余万石,还比不得前面的三十万石。

当然。

九千金对很多世家豪族而言,那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巨资,甚至很多世家砸锅卖铁都掏不出来,但对四世三公出身,今位居魏国皇帝的袁绍而言,这点财物算不得多。

是以。

他决定明日朝议之后,对下面的官吏敲打一番,交出贪墨的钱银与粮草,此事也就翻篇。

“臣领命!”

审配听完微微蹙眉,也明白了自家陛下的心思,当即躬身作揖应是。

翌日,大魏朝会。

经过朝堂上的一番扯皮,袁绍决定先给鲜卑五十万石粮草,同时由颜良为主将,高干为副将,率五万步骑增兵常山郡。

原本坐镇常山元氏城的张合。

则率本部三万大军为先锋,前往井陉官道的上艾城,只待鲜卑挥军并州,便会在第一时间杀入太原。

朝议结束后。

袁绍拿到审配呈上的证据,将犯事的官吏逐个传来敲打。

许攸自然是其中之一。

而且是两头皆占,其侄于于地方搜刮钱财,数额竟达七百多金,其子也非是等闲之辈,更是公然将手伸向粮仓,所犯之罪较其侄更甚。

“哎!”

离开皇宫的许攸,面上满是愁苦之色,叹了口气道:“该死的小兔崽子,光敛财还不够,连粮仓也敢去伸手,当真是狗胆包天,也不知道府上如今,可能将这笔钱粮补上,否则吾许氏或将迎来天倾之祸啊!”

他本是一家之主。

对自家做下的肮脏事,多少也知道一些,平常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袁绍要上纲上线,更没料到自己儿子给他来了个狠的。

但家族中具体钱粮几何。

他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隐隐觉得,粮草储备可能不太够,钱银倒还好说。

待许攸回府。

立马着人叫来儿子和侄儿。

让两人跪好,这才开始了谆谆教导。

“父亲!”

许攸儿子听完后,面露迟疑道:“眼下府中钱银有三千两百余金,粮草只余六千七百余石,如今离秋收尚远,您看可否以钱银将粮草的窟窿补上?”

作为家族子弟。

他们心中非常清楚,不论如何,许攸的官位都是不能丢的,如今出现难关,必须得竭尽全力渡过,否则万事皆休。

许攸的侄儿跪在一旁,其额头见汗蹙着眉头没有接话,因为据他叔父所言,袁绍认定堂弟窃取了近五万石粮草,哪怕最低也得补上三千两百金。

也就是说。

把他们许氏所有钱银补上去,还差近三百金。

而且还不算他那一份。

若是算上去的话,那得差千金,这也让得他不敢开口。

“用钱银补上?”

许攸面色凝重缓缓捋须,沉吟道:“若能以此渡过此难,倒也不错,尔等往后都给老夫收敛点,老夫在朝堂之中,尚且是如履薄冰,可别到头来被你们这些不孝子给害了!”

“叔父教训得是!”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两人闻言不由松了口气,赶忙老老实实受教。

“嗯!!?”

许攸对两人一番教育之后,立马开始清算钱银,待清算结束之后,其面色立马就黑了下来。

他作为一个高官。

魏国元老级的人物。

家族中有人搜刮百姓,有人窃取国库粮仓,按理说钱银当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的。

不曾想袁绍一翻旧账。

他发现自家的钱银,竟不够补上窟窿,这完全是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情理的,毕竟在许氏没有贪墨之前,本身就有不菲的家底。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

贪墨前家里本就富裕,贪墨后反而越来越穷。

想到这里。

许攸眉头紧蹙,面色一片黢黑,万二分不解道:“这账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