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上无奈叹气:“良辰,你同朕没有必要如此小心谨慎,朕知道你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朕。

你昨天去刑部,只用几句话就为朕解决了心头大患,今天在朝堂上领赏的时候又怕功臣不满封赏牺牲了自己的功劳。

朕心中都是感激的,在朕心中是真的把你当兄弟的,所以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同朕直说。

在这世上也就你真的为朕考虑了,我们该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如果是前世皇上同赵良辰说这番话,他肯定感激涕零,会真的同皇上推心置腹。

但是重活一世,让他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再加上苏沁总是没有安全感的焦躁更是不断的提醒着他,君是君,臣是臣,君臣是永远成为不了朋友的,所以他没有真把皇上的话放在心上。

“皇上,今天能够站在朝堂上的官员都是真心为了皇上考虑的。

严太师,太傅,鲁国公,武宁侯,童大人......他们都为了皇上,为了朝堂殚精竭虑, 只不过他们受身份的约束,有些事情做起来不方便,就只能臣来,但是这不表明他们不明白皇上的难处。”

这话皇上是认的,虽然梁王对他的背叛让他十分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发现支持他的人也十分多。

这些人不管是为了什么,但是对他肯定是忠心的。

不过这样的官员还是太少了,想起了朝中空缺了大半的官员,他还是十分发愁的。

这整个虞朝每天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无数,报到朝堂的大事就数不清,以前都是四大辅政大臣筛选过后再把一些重要的递到他这里。

可是现在缺失了这么多的官员很多事情就忙不过来了,再加上他还想亲政,没有辅政大臣的帮忙,他可能会累死的。

“对于空缺官员一事,你可有建议?”

这件事在苏沁走之前,他们讨论过,他们知道梁王造反失败后,朝中肯定会空缺很多的官位,这些官位需要快速有人补充上来,但是去哪找这么多熟悉朝政,懂得民生的官员来呢?

就算是加恩科,快速选拔上新的官员,但是这些人初出茅庐,没有经过历练,也不敢往重要的位置上放啊。

赵良辰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皇上不必忧心,这件事也不是那么难解决的。”

皇上眼睛一亮立马问道:“你有办法?”

赵良辰谦虚的说:“也不算是办法,就是有几个建议。”

皇上立马来了兴趣:“你说。”

赵良辰:“朝中虽然缺的官员很多,但是高位的不是很多,三品以上的缺失可以从下面往上升。

三品以下的京官可以从地方上往回调,年底不是许多官员会回来述职吗?从中挑选一些政绩好,风评好的留京。

这样层层往上拔,那最后缺失的就是底层的低品阶官员,这些官员可以从这一届新科举子中选,他们年轻身富力强,有才学,又有一腔的抱负,正是干一些事实的时候,就是缺乏一些经验和阅历,外放到外面周线为官,正好可以锻炼他们。

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梁王对其他的州府的渗透有多少,这些新科举子,都是天子门生,正好作为心腹可以去外面替换,成为新的血液,成为皇上的耳目,等到他们有了一定的阅历,再调回来为官,那到时候这朝中就都是皇上的心腹了。”

赵良辰的话让皇上十分的心动,不过他还是有些顾虑:“短缺的官员实在是太多,新科举子不一定能把空缺补齐。”

赵良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可以放开一些条件,选一些特殊的人才,有些人是十分有能力的,但是不一定适合科举考试,比如之前澶州水患的时候,臣在城外的灾民中认识一对父子。

他们全是举人,但是屡次不中,尤其是父亲,臣的老师见过他,说他学问很好,但是为人太实诚,有些观点不符合科举要考的内容。

儿子呢,倒是有能力,观点也好,但是身体不好,坚持不下来九天的考试。

臣觉得这样的人肯定还有很多,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学识不够,而是被各种理由拒之门外了。

皇上可以多增加一些名额,放宽一些条件,这样也可以多选出来一些人才备用,这些人来自民间,才把他们派回民间肯定更加得心应手,反正每年吏部都有考核,不合格的罢免就是了。

至于朝中高品级的官员不够调用的话,还可以从一些世家大族中挑选。

这些家族的子弟全都是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但是这些家族一般每一代只出一个子弟入仕,其他人并不入仕。

皇上可以下旨广纳贤才,从各大家族有能力的入仕,这样既能拉拢这些世家的支持,还能填补空缺。”

第一条皇上觉得可行,但是第二条他还是有些顾虑的:“那些世家大族根基很深,如果入仕的子弟太多了,他们家族的势力会更加大,往后恐怕不好控制。”

赵良辰:“皇上也不必忧心这些,这些家族也不是十分的团结,他们之间也都有矛盾,您在选人的时候,只要利用好些矛盾,挑选有矛盾的世家子弟入仕,那么他们之间就会相互制衡,他们都不会看着彼此壮大的。

而且一些重要的官职,皇上您还是用自己人,那些人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就行。

具体的严太师他们肯定比臣更懂,您可以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皇上刮目相看的上下打量赵良辰:“良辰,你如今懂的是真的不少啊。”

赵良辰惭愧的说:“臣哪懂这些啊,这些只不过是臣之前像老师请教的。”

皇上想起来曾老了,之前的许多计划就是曾老建议的, 他忙问道:“你可不可以问问曾老愿不愿意入朝为官?”

赵良辰摇头:“皇上,您也知道老师志不在此,否则也不可能教这么多年书,而且他的年岁大了,太过劳累的话他的身体吃不消。”

皇上有些失望,但是也没有强求,不愿意硬把人弄来,也不一定能起到好作用。

他又问了一下军中的事情:“武宁侯世子养的那些私兵你觉得怎么处理好?是并入禁军,还是成立一个别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