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极力劝阻并表示愿意同行提供支援,可最终文墨态度坚决。

“别为难自己了。”

我无奈只能放弃强求,嘱咐他处理完毕后尽快赶上我们会合。

尽管心中感到不快但也知道无法改变对方的想法。

此时我也明白,在很多关键时刻是文墨帮助过我们才脱离险境。

想到这些心情便复杂起来。

但愿一切平安无事!

最后,跟着二叔回到原来的位置,四周水迹已被抽干留下些许湿印,似乎从未经历过那些惊险。

### 第八十一章 奇怪的古墓

我们检查了圆形祭坛的顶部,发现装有地下生物的棺椁仍在原位,不过黄沙不知被水流冲到哪里去了,也许已经进了甬道中的无底黑洞。

绕过祭坛后,我们来到主墓室的门前。

原本用于封门的巨大石门已缩回石壁中,露出了一扇雕刻着花纹的玉门。

元宵好奇地看着这扇门问陈二叔:“陈二叔,门后面会不会就是匈奴单于的安葬处?”

陈二叔摇了摇头,“不一定!”

这扇玉门背后的区域并不一定是主墓室,从刚才旁边石门背后的情况推测,可能还会有一段通道连接到这里与主墓室之间。

此处可能是整座古墓最讲究的地方。

元宵接着问道:“那会有很多冥器摆放在这里吗?”

陈二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未做回答。

我本来还想调侃几句,却突然在左侧深黑的地方看见一束光一闪而逝,等再回头看时又什么都消失了。

“怎么了?”

陈二叔注意到我的反应,问道。

我指了指那边,“似乎有动静。”

陈二叔皱起眉头示意我们先不动声色地走近左边的门,并且意外地发现其中的一扇已经被推开一条缝。

我们彼此看了一眼,谁也不明所以。

既然如此打开的,那为什么我们之前没有看到?

最终陈二叔做出决策,我们便鱼贯进入了这间墓室。

刚一踏入,一股刺鼻的腐臭气息就迎面扑来。

尽管大家都想用防护装备但并未带齐,只得以手捂鼻尽量忍耐。

继续向前几步后,忽然听见一声轻微的断裂声。

定睛一看才发现是一根类似动物骨骼的东西。

陈二叔回答说这是动物骨殖而非人骨,提醒我们要加倍小心。

此时周围地面布满各种类似的骨头碎片,令人不寒而栗,犹如步入阴森地宫。

正当大家感到不安之际,陈二叔忽然做出了禁声的手势并示意关闭照明设备。

于是整个墓室内只有陈二叔手中的手电亮着。

顺着他的指示看去,在昏暗角落里确实存在着一些微弱光芒。

元宵显得非常紧张,他结巴地问道:\"那个是什么?\"

为了安慰他,我轻笑说道别小题大做,这点光线有什么可怕的。

但他坚持说我没看到什么异样,并且示意我也仔细看看亮点附近——原来有个影子正静静地矗立着。

我猛然一惊!

陈二叔拔出 ** 低声警告,若非对方自报姓名:“是陈二爷吧”

,险些引发冲突。

随着光源恢复,这个黑影的真实身份也被暴露出来,竟是在先前消失不见的人之一:远征队成员袁老。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逢和眼前的局势,元宵因先前鲁莽攻击落了个四脚朝天。

陈二叔询问关于失踪的队员,而袁老仅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转而将话题引到其他方面。

当我们转移视线回到之前注意到的闪光点时,却发现是一颗葡萄般大小且散发着淡淡荧光的小珠。

尽管有些怀疑它的安全性但在得到保证之后还是允许其取出。

以上便是我们在古墓内的经历以及那些意想不到的经历。

这时,二伯向李成询问:“李师傅刚才在这墓室中伫立良久,想必对这里的种种怪异已经有了头绪,希望能指教一番!”

李成连摆手,“哎,我也是刚到,很多事情还在思索中。”

我对他们的对话毫无兴趣,而且也听不太懂,就转向林曦的方向。

林曦正在仔细翻查干尸,不仅取下了一个葡萄大小的珠子,还找到了一些金饰和玉佩。

林曦把东西全部拿开后,兴奋地向我走来,举起那颗珠子说:“这珠子在黑暗中会发光,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我们发了!”

我有些不安地说:“你别光顾着高兴,这个墓室很古怪,我担心会有机关,咱们还是小心些。”

林曦却不那么担心,“没关系,还有李叔和二伯在呢,他们会想出办法的。”

他转头问他们:“两位前辈,你们看明白了没有?”

二伯和李成走近,我看向二伯问道:“怎么样,二伯?”

二伯答道:“这墓室确实诡异。

第一,地面散落大量碎骨,不像是人类造成的;第二,这个 ** 虽然衣着华丽,显见其身份高贵,但死后却无棺椁葬在此处,不合常理。”

我也觉得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于是决定多了解些。

正说着,二伯继续解释道:“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这座墓位于养尸之地。”

第八十二章 阴阳路

“养尸之地?”

我和林曦惊讶不已,异口同声地质问。

“是的。”

二伯点头,“所谓养尸之地即古墓阴气最重之处,** 放在此不会腐烂,但也因此很容易变得不正常。”

“这种地方这么危险,为什么还会放 ** 呢?”

我感到不解。

李成接过话题:“风水好的古墓地下有宝穴聚瑞气,对应的也会有阴气浓厚的养尸之地。

天人相和,墓主要占据宝穴,必须放置另一个 ** 占位。

否则空缺会打破阴阳平衡,并导致养尸之地被邪物占据。”

林曦指向地上的 ** ,“这就是为什么要放它在这里吗?”

他的提问让大家都静了下来。

半晌,李成才说:“这具 ** 衣着贵重且陪葬品价值极高,证明此人地位特殊。

但这与 ** 未用棺椁葬于此处显然不符,按中原文化或游牧民族习俗都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