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你人皇幡都冒邪气了,还装赘婿?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批量生产大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批量生产大炮

此情景赵奉倒也没有过多的为难。

这种火器可以在一夜之间摧毁敌军的阵营,杀伤力自然非同小可。

许奉指了指炮膛内部的弹药陷入沉思。

大炮不像是枪支可以直接装填弹药,弹药需要在膛口处塞入火石,然后推入到炮膛中,再把火石从炮膛里取出来。

火石的威力是不可估量的,这个时代的火药是无法储存的。如果不小心没有做好防潮防湿措施,等到真正上了战场就会变成一门哑炮。

想到这赵奉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看来后续需要改良经济的地方还有很多。

“如今大炮的口径已经超越了二万斤的负荷,所以威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以后大炮就是咱们战胜倭寇国的底气,在未来三年的时间,我们要实现批量性的制造。”

众人闻言纷纷附议,“对,许大人说得极是。”

“那咱们就继续研究吧。”

“遵命。”

许奉点了点头,继续和诸葛先生进行探讨。

“许大人,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利用炮膛里的这种弹药,让弹药的速度变快,并且还能提高威力。”

诸葛先生的脑海里不断地回想着刚才炮弹爆炸的一幕,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改良计划。

“我们可以在炮弹里面加上数十倍的火药。”

不过这个计划很快就被赵奉否定,先不说如此大批量的火药不好制造配给。

就是生产大炮的原材料未必也能耐得住如此高温,一旦炮弹所产生的摩擦热量超出了大炮原材料所能承受的高温,恐怕这枚炮弹还没有落入敌人的营地,就已经在自己的手上炸开。

到时候势必会引发不可不良的后果。

许奉看了看诸葛先生,“我认为,咱们可以先在炮膛上制作一种特殊的铁板,然后在炮膛外壁上镶嵌一层厚厚的皮壳,保护弹药能够安全落入弹孔内。“

“弹药落入炮膛之后,就算是在炮膛内也不会被炸裂掉。”

“而且炮膛的弹药是由钢板组成的,即便是在炮膛的外壁也能承受一段距离,所以弹药落入弹孔的速度也会变慢很多。”

听到这里诸葛先生的眼前一亮,随后连忙吩咐身边的人按照许奉所说的制造出了一块铁板。

……

大约三日之后,诸葛先生拿着成品一脸兴奋地找到了许奉。

“许大人,请看。“

诸葛先生将铁板的外表涂煅烧成黑黝黝的颜色。

许奉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知道这些炮台可以运行多久?”

“按照咱们这种火炮的速度来计算,最多半年的时间炮台就能完工。”

“那这个时候炮台已经能够投放炮弹,咱们的火炮的射程又会增长多少?”

许奉思索了片刻,“最低可以射击一千五百米”

听完许奉的解说诸葛先生都是大喜过望,若是这座炮台真的能够投放大炮,那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天助我大顺。

“许大人,炮台的炮管呢?”

“炮管就留在炮台内,等炮口安装好之后,炮弹才会投送进入炮膛之内。“

许奉看着诸葛先生说道,“炮台的口径越大,投放的炮弹越多,也越能发挥炮台的威力。”

“好,许大人,这件事情我交给你全权处理,若是炮台投送炮弹不及时,咱们的炮台就得撤走。”

“放心吧,这炮塔可是关系到我大顺国的未来,我肯定不敢马虎大意。”

“嗯。”

经过了一年左右的发展,大炮的生产速度和发展力已经远远是不同往日。

在许奉的大力支持之下,大炮生产坊立马打造出来了三百门大炮。

“许大人,咱们有了这些重量型的杀伤性武器,就可以实现对倭寇国的跨海作战。”

许奉手下的几个将领早就已经迫不及待。

可是族谱单开一夜泼天的富贵,若是真能接住,恐怕子孙后代都会享福了。

“我已经上奏皇上,等到圣旨抵达之时自然会给大家建功立业的机会。”

许奉轻轻地拍了拍几名将领的肩膀,“对倭寇作战可是一场硬仗,别看咱们现在有了大炮这种杀伤性的武器,但也不能马虎大意。”

“遵命。”

经过这几年的修炼,许奉已经达到了开龙巅峰,与此同时,红莲也修炼到了开龙初期。

临海郡这些年在许奉的带领下发展也蒸蒸日上,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巅峰时刻。

至于许奉手下的一干将领更是骁勇善战,甚至于出海作战的计划,大家都有些显得蠢蠢欲动。

……

京城皇宫内

皇帝接到了许奉的奏折之后立马召开了群臣会议。

皇帝将许奉的奏折交给群臣传看,“众位爱卿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

“启奏陛下,臣以为对倭寇作战的计划太过草率,而且现在时机也不成熟。”

“臣以为我大顺王朝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跨海作战一说,这一次许大人想要贸然出击,恐怕难以大获全胜。”

“臣启奏,若是贸然对外发动战争,势必要调动国家的国库中的银两和粮食,可是现在国库空虚,恐怕……”

一时间丞相大人以及三位尚书大臣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

皇帝冷冽的目光扫视了一眼群臣。

这些朝中的文武百官平日里食君俸禄,但是关键的时候却不为君分忧。

其实倭寇袭扰大顺的安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是每一次提到对倭寇国作战朝中就是有不少的大臣会提出反对意见。

虽然这些意见听上去的确是有些道理,可是皇帝心里却憋着窝囊的慌。

大顺王朝自开国以来就一直把对倭寇的作战计划提上了国策,可真正为之努力而又办实事的人却又少之又少,想到这里皇帝自然有些心存不满。

似乎每一次提起来对倭寇作战,朝中的重臣都会用相同的理由搪塞过去,最后如此重大的国策却就不了了之。

“列位臣工先不要着急提出反对建议,不如再看一看许奉交给朕的第二份奏折,再做决定。”

话音刚落,身旁的高公公立马将第二份奏折拿下了御阶率先递到了丞相大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