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完颜宗望的命令下,京观被拆除,五千金兵的首级被集中火化并且妥善埋葬。

完颜宗望在延津南寨设立祭坛,告慰战死的五千金军勇士。

此次成功讹诈大宋带来的喜悦,被这京观瞬间冲淡的无影无踪。

所有的金军此时此刻都义愤填膺,可下意识间,内心第一次对宋军有了一丝惊惧!

在他们看来,孱弱的宋兵竟然有能力一次性围歼这么多金人!这事情就很严重了!

以后行军,万万不可托大!

"派人查一查梁山军是哪里冒出来的?之前宋国最精锐的就是西军,怎么突然又来了个梁山军!战斗力还这么强!"完颜宗望阴沉着脸说道。

金军在延津渡口耽搁了两天,埋葬死者筹集船只,终于大军陆陆续续过了黄河北返。

虽然完颜宗望临走之前,已经命令将碑文捣毁,可是这碑文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没过几天,就有宋人过来重新刻了一块一模一样的石碑,连那碑文也是一字不差的被复刻!

此后几年金军数次南下,每次路过都会将石碑砸毁,可每次金军离开后,石碑就会继续被宋人重新树立。

当梁山军撤离,金军渡过黄河彻底北返的消息传回汴京。

宋钦宗也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谢天谢地,自己说话还算好使,梁山军也还听招呼!金人总算离开了!

半个月后,北宋汴京已经重新恢复了秩序再次繁华起来。

这时候,一支庞大的队伍也缓缓回了汴京。

道君皇帝的车队在汴京城门停了下来。

"陛下,咱们回来了!"童贯说道。

宋徽宗赵诘看了眼汴京,眼神复杂!说实话,他这次回来,不是很光彩!

金兵南下,他跑了,如今金兵退去,他回来了!而且是以太上皇的身份!

如果自己还是皇帝,自己的车队不到汴京,百官以及禁军就会提前出来迎接!

如今呢,这么大的车队,就这样自顾自入城,没有任何迎接仪式!

之前拥有皇位的时候,很多平常不过的事情,宋徽宗不觉得有什么稀罕,可一旦没有了,才发现待遇那是天差地别。

宋徽宗感觉有点失落,内心第一次有点后悔,不过不是后悔自己跑路,而是后悔怎么一冲动,拍脑门就把皇位让了出去!

让太子留守监国多好,也说得过去啊!

不过,世界上最买不到的就是后悔药,即便是皇帝也买不到!

"入城吧!"

几盏茶后,车队就到了宫门口,又过了两盏茶的功夫,宫门大开,

钦宗皇帝带着百官闪亮出场。

"父皇,孩儿幸不辱命,金兵已经撤退,如今汴京彻底安全了!让父皇受惊了!"钦宗皇帝跪地说道。

"好孩子,你做的很好,不愧是朕的太子!"宋徽宗上前扶起了赵桓。

父子俩在宫门口上演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戏码!

"陛下,外面风大,还是回文德殿休息,在文德殿再赏赐太子殿下吧。"童贯说道。

"好好好,你说的是!皇儿,跟朕入宫吧!

童贯,你再辛苦一下,派禁军守好宫门,这么多人回来,别出什么乱子?"宋徽宗意味深长的说道。

赵桓听罢,急忙搀扶着徽宗进宫。

"慢!不可!大胆童贯!如今你已经不是什么枢密使了,陛下早已经罢免你的职务!

你不听新皇招呼,擅自带部分禁军跑路!罪大恶极!如今舔着脸回来,还妄想接管宫门!

陛下早已经登基!年号靖康!你还敢称呼陛下为太子殿下!真是罪该万死!"这时候李邦彦跳出来拦住了徽宗父子,当着两人的面开始怒斥童贯!

李邦彦的话,彻底点醒了百官以及赵桓,

是啊,如今新皇已经登基!这童贯竟然称呼新皇为太子?

文德殿为皇帝上朝前后休憩之所。徽宗去文德殿休息?这是想让道君皇帝重新执掌大权?

"太上皇,陛下已经完成了登基所需的所有步骤,如今已经是靖康元年,还请太上皇移居延福宫!"白时中说道。

接着更多的大臣跳出来站队钦宗赵桓。

"哦?朕离开才一个多月,期间金兵围城,皇儿竟然已经走完流程正式登基?朕记得当初朕登基的时候,流程前后走了三个月才正式完成。"宋徽宗假装不知,问向赵桓。

"父皇,金兵围城,当时形势紧急,一切从简,朕也只能照群臣的意思办了。"

此时的赵桓已经反应过来,自己的便宜父亲,竟然还贪恋权利,还想再当皇帝,钻几年下水道。

而此时的钦宗赵桓,刚刚有了点当皇帝的感觉,不用说坐了一个多月皇位!

就算是只坐了一天,也没有再让出去的觉悟!

"父皇,外面风大,朕陪父皇去延福宫吧!"赵桓认真的说道。

徽宗一看这形势,知道自己的便宜儿子是铁了心不让皇位了。

只能接受既定事实,再没有非分之想。乖乖跟着儿子,在众人引领下,走向延福宫。

童贯刚要跟着进去,新皇赵桓回头说道:"童枢密,你就不要跟进来了,在外面听旨吧,朕对你另有重用!"

童贯此时也是无比绝望!他就算是傻子,也能听懂好赖话!

如今自己为了道君皇帝,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已经被新皇记恨了!

自己自从平定方腊回来,权势更盛,当初这太子赵桓见了自己,也是笑眯眯客客气气的!

如今,也就金兵南下一个多月的功夫,自己已经前途未卜,甚至有掉脑袋的风险。

几天后,新皇的一道旨意便从宫中传出,童贯被贬为左卫上将军。

而这道旨意一出,朝臣瞬间知晓了新皇的态度。

于是弹劾童贯的奏疏雪片般飞来。

"童贯真是该死,竟然犯了这么多大罪?"赵桓假装生气的说道。

"陛下,童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李邦彦说道。

"哎,他毕竟伺候了太上皇一辈子,没功劳也有点苦劳,虽然他罪大恶极,还是饶他一命吧!将他流放吉阳军,不许再回汴京!"钦宗皇帝最终下旨!

众臣纷纷夸赞新皇仁德,真是菩萨心肠!

童贯就此退出汴京的舞台,灰溜溜的跟着两个公人,以及照顾的两名仆人,向着吉阳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