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弘宋,重生赵车神 > 第116章 芍陂水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芍陂原为季节性湖泊,楚相孙叔敖利用局部洼地筑堤蓄水,建水门,灌溉了淮南淮北广大地区,改变了当地无雨则旱、多雨则涝的局面。因为芍陂产生的巨大灌溉效益,楚庄王之后,淮北淮南一带逐渐成为楚国继江汉地区的又一个经济政治中心,春秋末期这里已形成了早期比较繁荣的城市寿春,也就是后来的寿县。

三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楚国在被秦国打败丧失江汉根据地后,楚考烈王随即于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以继续延续楚国统治,修筑芍陂给寿春及淮南地区带来的富庶繁华境况可见一斑。

西汉时期,设有专门的陂官来管理。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时任庐江太守王景治理芍陂,溉田万顷。

三国时期,芍陂所在的淮南地区是曹魏对垒东吴的前沿,也是东吴进攻中原的必争之地。

为解决军队供养问题,曹魏先后在淮南淮北推行屯田制度。芍陂成为保障屯田制度推行的重要水利灌溉工程,当时屯田官邓艾修治芍陂,开渠引水,使得芍陂的灌溉面积逐渐扩大。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循吏赵轨将原本的五座水门改建为三十六座,灌溉渠道总长达到三百九十公里,灌溉面积在唐宋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峰。

一场洪水导致小香门、小土门、祝子下门开裂,原本给百姓带来丰收的水神现在却成了夺舍性命的阎王爷。

这天,就像是为了映照赵景的心情一样,汴梁上方的天空也是乌云密布,不见天日。

后苑御书房内,一干大臣列于两侧,赵景紧抓着安丰来报,面容不善。

“自从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开始便下令全国要紧抓河道堤防,像芍陂这种水利工程更是需要照顾的重点。朕想知道,为什么有严令的情况下还会发生这样愚蠢的事情?下面的陂官是干什么吃的?!”

赵景罕见的大动肝火,群臣多是低头不语,生怕撞枪眼上变成发泄对象。

遥望左右,见无人开口,刑部侍郎裴琅出列进言:“陛下,臣等在朝为官,对地方上的事没办法做到全数皆知,还请陛下恕罪。”

“……”赵景稍稍叹息,没有千里眼,也没有顺风耳,他当然也明白群臣的难处,只是这个事儿发生的太扯淡了,让他不能不生气。

“谁的问题,问题出在哪先放一边,现在需要的是尽快解决问题。”

赵景将信报晃在众人面前。“这是今早的来报,水患已经淹没了二万家房屋,四万七千亩田地,并且发信日期是七天前,也就是这七天内水患还在增加,朕想问问诸卿,谁能给一个解决办法来?”

“陛下,臣有一席愚见。”沈伦甚是给面子的站了出来。

“事关紧要,卿但说无妨!”

“回陛下,臣曾经看过史料,也去实地考校过,

蓄水陂塘是芍陂灌溉工程的核心。

芍陂北边临近淮河,南部是大别山北麓余脉,地形南高北低,南边山溪之水由南向北流入北部洼地,芍陂初建之时,就是利用了这种非常便利的地形条件,把低洼处积水的陂塘汇集在一起,形成蓄水的大陂塘,灌溉周边尤其是北部农田。

芍陂初建时,五座水门中的井门、羊头溪门,就是专为泄洪而设,臣估计是因为暴雨导致水位过载,泄洪不及,所以冲垮了小香等三门。

距离小香门西南方十里之处又一大片洼地,臣以为可以学霍丘县的法子,着急人力开挖坑道,引洪水过去,缓解水患。”

“哦?!”

赵景眼前一亮,刚想开口,没想到沈伦后面还有话说:“只是,洼地与水门之前有一片林园,那是南唐李氏旧贵栽种的杏树,想挖河道的话还需要毁坏一部分的树种,这一点恐怕……”

“怕什么?大难当前,天下万民当同仇敌忾,岂能厚此薄彼?”

沈伦有所顾忌,赵景可不惯着,你大户种的杏树是财产,是粮食,那百姓稻田麦地就不是财产、不是粮食了?

再说了,李唐都亡国了那旧贵算个屁啊?还能留他一条小命过活已经是天恩了,他敢不遵令办事?

“沈相,朕委任你为御史,即刻前往寿州,一是征召军民泄洪;二是彻查闸门崩裂原因,若有不从者,可行先斩后奏之权。”

沈伦往前两步,恭敬地点接过分量极重的金羽令箭。“臣遵旨!”

先斩后奏这个权利巨大到让人害怕,因为持令者可以借机诛杀掉跟自己有过节的人,再往上谎报称被杀者不遵王命、消极怠工云云,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把真实原因盖过去,只要死的人不是啥重臣,皇帝都不会闲的没事去查的。

随着沈伦接旨,这场议事就此结束。

当日下午,他在百骑的护送下,沿着雨幕出城而去。

……

五代时期各国之间有没有互派间谍赵景不知道,但他知道宋朝建立以后赵大疯狂的向诸国派间谍刺探国情,当中最有名地点一个当属北汉国宰相郭无为,只可惜这厮被刘继恩策反了……

宋辽之间每年委派的间谍数量夸张至极,比如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赵大一年内就抓出了辽朝间谍三十多人;而辽在同年也抓到了宋朝间谍五十多人,为此两国在年底分别展开了清扫运动,猛抓间谍,并限制异国人可入境、可逗留的人员数量、时间。

当年,像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间谍反侦查手段甚是高明,一次次躲过搜查留在了敌国。

当下的寿州就有几个辽朝间谍在,他们平日伪装成掏粪工,游走辗转于州内各地,凭着“恶心”的工作、熟练的当地方,愣是没被查出来,至今已经潜伏四年有余。

两县发生水患的第一时间他们便聚在一起打过商量,最终决定安排一人回去报信告知辽廷此事,劝耶律贤可以在此时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