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不能忘却的197653 > 第34章 军兵败白马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52年深秋,一份来自朝鲜前线的紧急电报,传到了北京的总参谋部。

当看过电报的内容之后,包括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在内的各级干部们都不由得大惊失色:“志愿军第38军在对南朝鲜军队的作战中失利,伤亡人数达到了6700多人!”

要知道,38军在当时可是我军的精锐之师,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38军凭松骨峰一战名震天下,荣获“万岁军”这一光荣称号,成为了各志愿军和解放军学习和崇拜的榜样。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在原军长梁兴初被调离之后,白马山一战,第38军对战韩伪9师,却损兵折将,吃了大亏,付出了伤亡6871人,其中阵亡2802人的代价,这样的伤亡在此前是前所未有的!

这场本应是新任司令江拥辉展现实力的战役,却成为了一场令人难以接受的惨败。江拥辉本是38军副军长,曾在第二次战役中参与领导38军作战,1952年3月,梁兴初因病回国,江拥辉奉命担任代军长职务。

同年8月,梁兴初被调往朝鲜半岛西海岸海防司令部任副司令,江拥辉就正式成为了38军的新一任军长。江拥辉虽然不像梁兴初那样有名气,但也是一名常胜将军,年仅35岁便担任了王牌军的军长,足以见其实力。有他在,外加政委刘西元的辅助,相信三十八军也不会出什么乱子,但岂料就在江拥辉就任军长后不久,政委刘西元竟然被调回了国内,他的职位由副政委接任,这两个副手搭班子,局面就有些不好控制了。

“巨济岛事件”爆发后,举世哗然,即使是西方世界,也对美国人是指责声一片。

美国人为了转换视线,在1952年7月13日提出一个增加了遣返人数的“新方案”。

克拉克为了逼迫我们签下这“城下之盟”,精心策划了大规模轰炸行动,不但要轰炸平壤,还要轰炸平壤至开城间的交通线,轰炸北朝鲜所有的目标,甚至还要轰炸开战以来的禁区——中朝两国共享的鸭绿江上的水丰发电站。

此外,他还不断调兵遣将,进行了一系列军事调动:将三艘航母调到了朝鲜西海岸,又空降了一八七团到前线,然后不断开展各种战斗演习。

克拉克本人还携手范弗里特、李承晚频频高调亮相,到各部队演讲,给士兵打气。

美国海军部长费克特勒也配合着出面讲话,故作神秘地向媒体透露,称原子弹运载机已部署到南朝鲜。

志愿军方面,这时由邓华担任了志愿军代司令员。

邓华看着美国高层这一波又一波的操作,又好气又好笑。

我一、二线的坑道工事已经完成了,第三防御地带重点地区的核心工事,也已经动工构筑,已经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反“绞杀战”,前线供应应有尽有,前线拥有的大中口径火炮已达三千八百多门,只要敌人来犯,就管教他们有来无还。

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敌人的主动进攻。

经过和第二副司令杨得志、副政委甘泗淇以及“联司”的朝鲜副司令商量,邓华决定出动八个军对敌人的六十个目标展开攻击,既然你不敢过来,那我就打过去!

1952年9月18,中朝军队在一百八十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动手。从9月18日到9月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的攻击次数就达到了74次,以伤亡1万人的代价,杀伤敌军2.7万人,占敌阵地17处。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三十八军在白马山走了麦城,志愿军的“九月攻势”堪称完美。

白马山地处中韩交界的铁原地区,整座山形似横卧的白马,主要包括394.8阵地和281.2阵地,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因联合国军军事补给线位于白马山南,导致白马山成为战争双方攻守的焦点。

双方进入了阵地相持阶段后,白马山这个战略要地在联合国军的控制范围内,这里是联合国军驿谷川北岸的“桥头堡”,如果失去了这个阵地,美军第9军就要南撤,并失去这片区域的交通网。

志愿军如果占领了白马山,就可以进一步向联合国军的控制区进行渗透,同时掌握了白马山一带,可以布置地雷等障碍,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考虑到白马山的重要性,志愿军必须占领它。

这个战略要地,由韩伪9师镇守,师长为韩国陆军上将金钟五,参谋长就是后来的韩国总统朴正熙。韩军除了使用钢筋水泥修筑工事,还埋了许多地雷和坑道。联合国军在秋季攻势中,从志愿军42军中夺取了白马山阵地。为了夺回阵地,42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结果以失败告终,南朝鲜军志得意满,吹嘘白马山是“钢铁阵地”。

志司认为不应该让42军再继续打下去了,必须要换部队。

1952年9月,志愿军总部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万岁军”38军。38军与42军换防,是志愿军总部特意作出的安排,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赢得了“万岁军”的光荣称号,又在1952年上半年更换了苏氏装备,战斗力不可谓不强。

对于这项重任,38军全军上下欢呼雀跃,新任军长江拥辉更是摩拳擦掌,准备打好这一记“当头炮”。

38军各级军官也都跃跃欲试,江拥辉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道:“我军基层部队求战心切。”

第38军派出114师的2个团,112师的1个团和113师的1个团,共计余人,组成攻击队伍。

为了确保这场仗能打出个样,38军在战前6周就开始了训练,同时又用一个月的时间筹集了大量物资,包括182门火炮,17辆坦克,122挺高射机枪和59门高炮。

训练要求十分严格,以训练潜伏为例,战士们专门找一个有青蛙的地方训练队伍行进,如果途中出现了青蛙叫,则视为训练不合格,一直训练到潜伏行进没有青蛙叫才算合格。通过这种严苛的训练方式,整个部队最后练成了来无影去无踪的“隐形部队”。

值得一提的是,38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也做了很大提升,全部换成了苏式新装备,以及最新的通讯器材,重型武器大炮和坦克也增强了,此外还有100多挺高射机枪以应对美军的飞机轰炸,可以说是准备充分。

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10月2日这天,38军第340团7连的一名文化教员叛逃到了敌营,此人名叫谷中蛟,原先是国民党军中的一员,1949年6月,解放军进军江南时,谷中蛟跟着起义部队一起加入了解放军,因为有些文化底子,部队就安排他在军中做了个文化教员,差不多是副排级干部。

对于贪生怕死的谷中蛟来说,做一个文化教员挺不错的,但是他的功利心却比较重,谷中蛟认为做文化教员没有晋升和立功的机会,于是报名参加了114师340团第三营的突击队。在他心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自己镀金,并不是真的想去冲锋陷阵。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支突击队成了第一个攻击地方阵地的队伍,谷中蛟后悔不已。

当时后勤部给前线送来一批棉衣,此时的朝鲜半岛气候寒冷,于是38军在得到补给后,经过协商,决定棉衣先提供给伤病员,剩余的暂时存放进仓库。谷中蛟在得知自己没有发到棉衣后,心中更加愤懑,自己都要上前线了,却连一件棉衣都舍不得发!

越想越气的谷中蛟,觉得自己上战场也注定会死,那不如投降好了。

谷中蛟出身蒋军,意志本就不甚坚定,借着一次到前线查看地形的机会,跟连长说,要去侦查一下敌情,然后趁侦查的机会,悄悄摸去韩军阵地,主动投降。韩军非常意外,韩军跟我军交战多次,见过无数不怕牺牲的志愿军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拼杀,可贪生怕死的还真不多见,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韩军高层。

韩军立马提审谷中蛟。我军实行的是军事民主政策,所以谷中蛟虽然只是一个文员但也掌握到很多部队的部署问题。谷中蛟主动交代了我军很多信息,其中有一条很关键,那就是我军准备攻打白马山,并说出了一些计划。

虽然谷中蛟知道的计划不多,但是却让我军失去了先机,“突袭”变成零作用,已经起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且,这一次的韩军,也很不一样。

一直以来,南韩部队在朝鲜战场都是累赘的代名词,不单我军瞧不起他们,就连联合国军也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南朝鲜都弥漫着一种自卑的气氛,而时任南韩领导人的李承晚也发觉到了这一点,因此,为了提振士气,获取民心,也为了获得美国的重视,拿到更多的帮助,在白马山战役开始前,他就向山上的驻军伪9师下达了死战的命令。

一边告诉他们,如今的韩军早已备受歧视,绝对不能再出现被轻易击垮的情况,一边又鼓励到,只要伪9师守住,那统一朝鲜半岛就有了希望,届时他们就将是全体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们的壮举就将载入史册。

没有哪个人能够拒绝名垂青史的诱惑,再加上一直以来的屈辱,这也就让韩伪9师的全体官兵一改此前的懦弱,获得了不惧生死的勇气,这一点是三十八军未曾想到的。

而且,韩伪9军还在美军的帮助下,重新进行了部署和调整,投入了更多的预备队,并针对性的加强了炮兵的投入,美国第九军也增派了三支炮兵营进行支援,甚至还出动了一百多架轰炸机,为了更好更精确的打击志愿军,美军更是提前测绘了阵地。

等到一切布置完毕,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和火力配置,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逆差,而此时38军还浑然不知。

谷中蛟的临阵叛逃,让38军军长江拥辉不得不面临一个抉择:打还是不打?如果不打,此前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那也太可惜了,如果打,那是趁现在敌人没反应过来立刻打,还是延后再打呢?

为此38军军长江拥辉召开多次会议,专门商讨这件事。

他说:“我们现在面前无非也就两种选择,打还是不打?如果不打,我军上上下下上万人辛苦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活动就差最后这一下了,现在停下来着实有点可惜;

如果要打,也要分情况,要么就现在马上开打!

趁着谷中蛟这个叛徒刚到敌军阵营,敌军也才刚得知消息,还在辨别消息的真伪或者还没来得及部署的时候就发动进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要么就再等十天半个月再打!因为敌军刚知道消息后肯定会严加防守,我们贸然进攻肯定攻不破自己还要吃亏;但是我们十天半个月都没有动作的话敌军就会松懈,会揣摩我们的心思,这时候找个时机突然攻过去,打他个猝不及防。”

会上有人提出,38军已经为此战准备了一个多月,就差这“最后一哆嗦”了,此时放弃,太吃亏。

可是也有人提出反对,谷中蛟已经叛逃,美军必定做好了充足准备,此时进攻,部队损失太大。

于是在经过反复的商讨后,江拥辉便向上级请示,他提出两个方案,第一立即进攻,兵贵神速,趁现在美军还在审查谷中蛟,提前进攻,打美军一个措手不及。第二个是延迟进攻,把进攻计划向后推迟半个月,等到美军对谷中蛟产生怀疑,放松警惕时,发起突袭。

这两个作战方案各有各的优点,可是此时的第三兵团司令王近山,否决了38军的方案。

王近山听完江拥辉的汇报,直接说:“你拿那么大一把牛刀,杀只鸡还哆嗦?”

而此时早已经得到了情报的韩9师立刻加强了阵地防御,不仅连夜建造150多个掩体,而且还增设了多层铁丝网,埋下了大量地雷。

同时请求美军援助,美9军调集六个炮兵营,两个坦克连共44辆坦克,美坦克73营也连夜出发增援。

美3师也调集预备队前进,美第5航空队也派遣战机支援,同时韩8师也调集三个炮兵营支援。

韩9师还提前准备至少可供一周消耗的粮食,弹药以及饮用水,韩9师全体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就在江拥辉思考对策之时,志愿军总部发来命令: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定于10月6号,届时所有部队都将一齐进攻。这下不用他做决定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江拥辉也下定了决心啃下白马山这块“硬骨头”。

白马山战役在10月6日正式打响。

白天志愿军的突击部队在高地潜伏了一天观察敌情,随后于6号傍晚朝着白马山高地发起了进攻。

114师第340团一共6个连发动了首次攻击。其中4个连一起进攻的是白马山394.8高地,驻守这里的是韩九师30团部队,同时,另外两个连假装攻击联军部队中法国部队驻守的281高地吸引火力;随后志愿军部队还投入了两个连的兵力去攻占394.8高地。

但与此同时等待志愿军的是早已准备多时的韩军,他们按照提前布置的战略战术,对我军部队疯狂狙击。

联军的炮弹轰炸之密集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他们设置了炮兵观察所可以进行范围性、覆盖性的攻击,据美军战史资料记载,美军一个炮兵连,每门榴弹炮平均两分钟一发炮弹,加上其他的攻击,火力密集程度可想而知。

而这也是敌军的优势所在——足够多的炮兵营、近乎无限供应的弹药物资;于他们来说,打持久战是十分乐意的,因为我军物资补给被阻断后持久战肯定是打不下去的。

在和韩伪九师打了一夜后,我军伤亡惨重,兵力和武器弹药都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伤员及时救治和运送也要消耗部分兵力,而对比韩军,他们背靠后方就有源源不断的物资和支援;虽然也会被我们的火力迅速打残,但是他们随时残了就补人,所以他们的阵地每个步兵团随时都是满人的状态,而我军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这场战斗由于谷中蛟对我军情况的泄露打得无比艰难,形势也很严峻;但是38军作为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是不可能轻言放弃的。

鉴于我军力量在不断被削弱,次日我军预备队第342团借着支援投入到战斗,韩军方面派出了他们9师的主力兵团第28团;我军投入4个连争夺的高地反复易手,联军方面随即展开了增援,美军派出空中部队——立即召集了几十上百辆飞机对我军实施疯狂的轰炸。

由于联军在空中作战的优势很大,我军一下子处于劣势地位。

10月8日,志愿军38军的主力团334团开始加入战斗了,主力团加入战斗战果明显——当天下午就成功占领了白马山顶。占领山顶后由342团接任驻守白马山顶,但是随即却遭受到了敌军大炮的疯狂射击,342团难以招架,韩军29团也在此刻加入战斗,394.8高地又被夺了回去。

但是这样的结果不是因为我军实力和战术的问题,而是敌方对我们的战术部署有了了解而且早有准备,还是联合作战,美军部队对韩军给予了大量的支援。

美军的空军部队派出了轰炸机749架,各种投掷弹约4000枚,火炮炮弹达到18.5万枚!战斗开打了一周,持续到14日的时候,志愿军38军部队已经投入了5个多团的兵力,参与到这场战斗里了,第二梯队的部队全部上过战场了,但就算如此,高地也还是没能打下来。

这时美军3师也在计划加入战斗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损耗肯定会更大,这样的持续消耗,我们是撑不住的!

江拥辉也十分明确这一点,下命令让全军在15日凌晨撤离了战斗。

江拥辉后来回忆起这场战争的时候,很痛苦,“我们冲出去的兵瞬间就被敌军的火力扫射清掉了,正面冲实在行不通……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最后把自己的颜色全部烧毁,身上绑满手榴弹,拿起手里的铁锹和其他武器冲出敌方,和南朝鲜的士兵贴身肉搏……无数次回想起他们这最后一幕,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们是伟大的中华战士!”

这场战斗从6日开始一直持续了9天8夜,各方都伤亡惨重,根据我方统计:志愿军方面伤亡人数6700余人,敌方伤亡人数更高,有9400余人。由于是联军,所以这个数据是包含了韩军、美军和法国、荷兰军队的总人数。

美军派遣的战斗机被我军成功击落26架,击毁敌军坦克5辆。

由于最后这场战斗是以我军撤离白马山结束的,所以韩军方面把此战称作“白马山大捷”。

战后,韩9师被李承晚誉为“白马师”,成为南韩军队的王牌。

说起来,朴正熙也正是籍此战为政治资本,奠定了他的事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