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大号鉴宝,小号鉴宝贝 > 第159章 吴青峰的邀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泉正沉浸在泸州寻宝的乐趣中,突然接到远在北京的老师吴青峰的电话。

电话那头,吴青峰兴奋地说道:

“林泉啊,咱们写的古钱币大全要出版啦!你可得来北京玩几天,顺便也帮我看看我这几年收的那些物件儿。”

林泉一听,心里也乐开了花。

“老师,那可太好了!我这就安排行程,和刘白一起过去。”

挂了电话,林泉转身对刘白说:“刘白,我老师叫我去北京呢,古钱币大全要出版了,你去吗?”

“而且他还有不少宝贝想让我帮忙掌掌眼。”

刘白眼睛一亮:“那太棒了,咱这就出发。”

两人简单收拾了行囊,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一路上,刘白兴奋地叽叽喳喳。

.泉哥,你说你老师都收了些啥好东西啊?会不会有那种超级珍贵的古玩?”

林泉笑着说:“到了就知道了,老师的眼光向来不错,肯定有不少惊喜。”

到了北京,刚出机场,就看到吴青峰站在一辆造型奇特的汽车前冲他们招手。

那车车身贴满了各种古钱币的贴纸,车顶上还绑着一个巨大的仿制古钱币模型。

随着车子的行驶晃来晃去,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林泉和刘白对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来。

林泉走上前去打趣道:“老师,您这是把古钱币都搬到车上来了啊?”

吴青峰哈哈一笑:“这叫个性,让你们一眼就能认出我来。”

上了车,吴青峰一边开车一边说:

“我最近从老朋友那边整了个青铜鼎。”

“老师你想进去啊?”

“滚蛋,人家就是叫我帮忙研究的。”吴青峰笑骂道。

青铜鼎好啊,如果有铭文一个比一个刑。

不过吴青峰有关系,可以申报。

反正他作为特级鉴定员,家里青铜器还真不少。

到了吴青峰的住所,刚进门,就看到客厅里摆满了各种古玩。

林泉眼睛都看直了,小心翼翼地在这些宝贝间穿梭。

吴青峰指着角落里一个蒙着布的大物件。

“就是这个青铜鼎,我看着它造型古朴,纹饰精美,可就是没找到铭文。”

林泉走上前去,轻轻揭开布,仔细端详起来。

他拿出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查看,表情时而凝重,时而舒展。

刘白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过了好一会儿,林泉直起身子说:

“老师,这青铜鼎确实是个老物件,从工艺和纹饰来看,应该是西周时期的风格,但没有铭文,价值上可能会受些影响。”

“不过总体来说,也是个难得的宝贝。”

吴青峰听了,松了口气:“那就好,我就怕看走了眼。”

值不值钱先不管,最起码年代得对。

况且他就是负责帮忙鉴定。

正好学生过来,多一层保障。

别人可能不行,但林泉的眼力,他是认可的。

要不然也不会跟林泉一起写书。

他之前看也是西周。

“对了,你们在泸州肯定也收获不少吧?”

林泉笑着把在泸州的经历一一道来,尤其是和村长砍价买象棋的趣事,逗得吴青峰哈哈大笑。

晚上,吴青峰带着林泉和刘白去吃全聚德烤鸭。到了饭店。

服务员把烤鸭端上来,吴青峰一本正经地对服务员说:

“姑娘,这烤鸭可得给我们片好了,要是片不好,我这两位朋友可都是古玩鉴定大师,他们手里的小物件儿可比这烤鸭值钱多了,小心他们用古玩把你这饭店给换了。”

服务员被逗得掩嘴直笑,林泉和刘白则是一脸无奈。

“这么厉害啊?”

“那可不!”吴青峰说完,自己也笑了。

来北京一定要吃烤鸭,这是外地人对北京的刻板印象。

而且还是要全聚德的。

……

第二天,吴青峰带着他们去参加一个古玩交流会。

会上人来人往,各种古玩琳琅满目。

林泉正和一个摊主探讨一个古玉佩的真伪时,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吵闹声。

原来是一个买家和摊主在为一个瓷器的价格争执不下。

买家觉得价格太高,摊主则坚称这是宋代官窑瓷器,不能便宜。

林泉和吴青峰走过去,看了看那瓷器,林泉悄悄对吴青峰道。

“这瓷器看着像是仿品,工艺上有不少破绽。”

吴青峰点点头,然后上前去调解。

他本想自己在古玩界的威望,让对方消停。

“老头,你他妈谁啊。”

吴青峰:“……”

草!你们吵就吵吧。

老子特么不管了。

吴青峰一脸黑线的带着林泉两人离开了。

“哈哈哈,老师你也有吃瘪的时候啊。”林泉笑道。

吴青峰摇头苦笑道:

“害,我名声可能还不够啊。”

交流会还是有不少人认识吴青峰的,只不过岁数普遍都在四五十。

在交流会的角落里,林泉发现了一个小摊位,上面摆着一些古旧的文房四宝。

他拿起一支毛笔,仔细观察,发现笔杆上刻着一些小字,似乎是某位古代文人的名字。

林泉心中一动,和摊主攀谈起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成功地买下了这支毛笔。

回到吴青峰家,林泉继续研究那支毛笔。

他感觉这毛笔能到代。

但现在回来仔细看,怎么看怎么不对。

“怎么了?”

“老师,这毛笔是老物件吧,这狼毫年代够老。”

哪怕是到了明代,狼毫笔就被称为鼠须笔。

这东西初看是明代,细看…有点狗屎。

吴青峰接过林泉递来的毛笔,仔细打量起来。

他先看了看笔杆的材质,又端详着刻在上面的小字,随后轻轻拨弄着笔头的狼毫。

林泉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毕竟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急切地想知道老师的看法。

吴青峰看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

“这毛笔啊,确实是个老物件,但不是明代的,而是民国仿明代的。”

“你看这笔杆的工艺,虽然有几分古意,但在细节处还是略显粗糙,不够精致,这是民国时期仿品的一个典型特征。”

林泉疑惑地问道:“老师,那这狼毫怎么看出来是到代的呢?”

吴青峰用手指捏起几根狼毫,解释道:“这狼毫的质地、色泽以及弹性,都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

“在明代,狼毫笔盛行,制作工艺也较为讲究,但到了民国,很多工艺失传或者简化。”

“所以在笔杆的制作上就差了些火候,而这狼毫可能是当时留存下来的老材料,被用来制作仿品。”

“就好比一个人穿了一身华丽的古代服饰,可配饰却都是粗制滥造的现代仿品,整体就不协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