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日。
赵峥下诏,开科取士,同时在天下设置村学。
“诏曰:惟闻古之善为国者,未尝不旁求正士。博采直言,勤而行之辅成教化者也。....”
诏书只用了7天就传到了燕国120县。
杞县城下
一众百姓纷纷聚集在一起。
“安户曹,你是县里第一个当官吏的,给大伙儿说说,这大王下的什么诏书讲的甚么事情?”
一众民众,期待的看着安小鸟。
看着贴完诏书的安小鸟,看着这些愚昧的同胞,心里的优越感爆棚。
不过讲解政令本来就是他的工作。
安小鸟是个聪明人,自从大燕建国并坐稳天下后,他就想尽办法,留在了杞县的县城,跟县里的汉人学习汉话。
为了彰显自己亲近汉人,还改了姓氏,以安为姓氏。
后面果不其然,大燕缺乏基层的官吏,他直接被提拔做劝农使的副手,随后又在县里做小吏员,后面学习了汉字后,也算是平步青云,做到了县户曹主官。
算是走上了扶余人在大燕官场的天花板了。
安小鸟自衿一笑:“大王说了,7月21日,明经科开科取士,考过者,可以参加28日的进士科考试。只要考中就能任京官!那可是京官啊!”
京官赵峥肯定不可能找个小学文凭的来做,起码你得有自己的政治思想。
赵峥考核的不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四则运算,三字经,诗词这些东西。
他考核的是,你为官一方,怎么发展经济,怎么管理基层治安,怎么治理贪腐等等。这些5-10年内都跟扶余人不会有太大关系。
只可能偶尔有个别天才能脱颖而出,才有机会被赵峥任用。
这些道理这些遗民心里也都明白,不同于安小鸟的向往,他们反而兴致缺缺。
“切~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连汉话都不会说,字也不会写。都是那些汉人的好事罢了!”
“走了,走了,没意思,跟我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这里的巡捕房都不收我们新罗人,我们只是大燕的下等人罢了!哼!”
“鼠目寸光!本户曹还没说完呢!谁说这道诏书,只有一道政令的?后面的大好事,你们要是不听,就算了,本户曹还不稀罕念呢!”
“还有好事儿?”
“安户曹别生气!这是我从超市买的糖果,你拿去甜甜嘴。快帮我们说说还有什么好事儿?”
众人七嘴八舌的好言相劝,安小鸟这才轻哼一声。
然后继续道:“这道诏书一共三道旨意,第二道对我们也是大好事,但凡家中子,入县小学,并完成学业毕业的,可以去县里六曹投递求职申请。六曹也会经常放出招聘名额。这是第一等的好前途!若是不能入县衙六曹为吏,则可以向县里的国营工厂投递,待遇比普通的力工强出不止多少倍!而且县小学增加寄宿模式,即,家庭偏远的,可以交钱让孩子住在学校。”
“什么?入县小学能毕业,就能做官?”
安小鸟本能的想反驳他,是吏员,算不上官。
但是一想,自己也是从小吏做到了如今的从九品户曹,从九品虽然是最低的官阶,但是自己确实就是官!
而且诏书也放开了对他们的压制,若是考核的好,还可以升到州里任职。
若是能入州做户曹,就可以连升两级,成为从八品的官员了
想到这里,他不仅没反驳反而点头道:“若是能进衙门,那就打开了做官大门!”
“太好了,我每天打三份工,供我儿子在县小学读书,如今已经是五年级了!若是没有意外,下半年就能毕业了!真是不枉我这般为他辛苦!”
旁边其他百姓,羡慕坏了,杞县的县小学建的算晚的,能今年就毕业说明是最早送进去的那一批学生,还能连续五年不留级。
这家看来要从草窝飞出来个金凤凰了!
“黑齿也木,你小子还真有眼光!敢花这么多钱供孩子读书!”
扶余百姓,想重新学习一门语言,需要付出的努力与金钱是远远大于母语者的。
就像是黑齿也木家的儿子,如果只是入学,他就是只打一份工也供的起。
但是想不留级顺利毕业是需要付出很多的。
书本、笔墨纸砚、教辅资料都是需要钱。
他还给孩子请了家教。
黑齿也木是落魄贵族出身,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这才敢赌一把。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只要他孩子顺利毕业,就能有办法进县衙工作。
不过进县衙也有年龄要求,吏员必须满16周岁,晋升则需要满20周岁。
自己儿子如今才14,自己觉得自己可以试试咬牙让孩子读个初中,不然毕业后荒废两年,估计就白读了。
若是初中能顺利读完,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位置可以坐的比安小鸟更高!
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自然是如黑齿也木这种有远见,还敢付出巨大代价赌一把的。
大燕哪怕是对扶余人任职的吏员,待遇也是没有区别对待的。
能进大燕的政府单位,那就是同工同酬。
安小鸟为什么能这么拿捏,这么有优越感?
他一个月的薪资加各种福利是这些苦哈哈一年都挣不到的!
只要不犯错,干到60岁退休,退休金多到不需要儿子都能养老。
甚至可以偷偷养个年轻漂亮的外室。
这般大的差别,他岂能不骄傲?
而且政府各个品级的官员,吏员的基础待遇都是公开的。
扶余人自然也想进编制,但是经过建国前两年的紧急扩编后,后知后觉的人,早就没什么机会了。
因为赵峥没给机会!
如今阶层跨越的大门再次打开,由不得这些扶余人不疯狂!
随后第三道政令安小鸟也公布了出来。
就是设置村学,所有村落,村长都可以申请建设村学的资金,申请后,资金和村学先生都会在两个月内到位。
村学入学年龄很宽松,4-16岁都可以,村学学的好的,可以选择参加考试进入小学。
算是给了,这些扶余的最底层的农民一个晋身的机会。
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他们自己了。
本来一些进城买东西的扶余百姓有些失落,觉得这些跟自己关系不大。
但是如今一看,跟自己关系也很大啊!
若是自己的孩子有天赋,就可以去读小学了。
县里的小学允许寄宿,那就自己不用舍弃自己的土地,给孩子钱就行了。
实在不行,农闲的时候,经常去看看就好了。
孩子若是能小学毕业,那就有机会做官了!
到时自己还需要累跟牛马一样种地吗?
完全不需要啊!
这些乡村的百姓,口口相传,不足一个月,连最偏僻的村落都知道了,只要上学上的好,自己家就有机会直接跨越阶级了。
但是他们很明显忽略了一个事实。
岗位是有限的,他们卷的狠了,很快就会发现,政府的招聘标准会升到初中学历、中专学历,乃至以后的高中大学等等。
这道诏书,对汉人其实吸引力不是很大,